初三语文第一学期形成性目标检测(一)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关联词语填空。(每空0.5分,共6分)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 )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 )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2)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 )投降,( )可以做大官,( )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3)孟子的这些话,( )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 )直到现在,( )有它积极的意义。
(4)半路上,我( )被另一个男孩手中的哨子的叫声吸引住了,( )用我所有的铜币换了他这个哨子。
二、阅读
(一)
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前两种人的具体表现。(6分)
第一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作者否定了前两种人,请你根据本文的思路写一段话:(3分)
我们肯定的是第三种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①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②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③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④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⑥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⑦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4.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请用‖在原文上标明层次关系并写出各层的意思。(8分)
(三)信誉
一位知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名我国留德高材生,毕业后在德国四处求职,可是他拜访了很多大公司都被拒绝,就是小公司也是大门紧闭。气急败坏的他最后才知道,原来是他居然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这在严肃的德国人看来,大概那是永远不可饶恕的。
我当初听见这件事,只是想这位留学生不该贪小便宜,以至因小失大。直到最近,不断听人说起,国际经济就是信誉经济,似乎才明白了德国人为什么把逃票的小事看得那么重要——一个人在三毛、两角的蝇头小利上都靠不住,你还能指望在别的事情上可以信赖他吗?
一个人的信誉、人格当然要靠自觉去做,但如果全凭自觉,怕是就很难。人人都自觉,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放纵,而放纵的结果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而真正自觉的人只能越来越吃亏。一味强调自觉只能说明这个社会还不成熟,还太软弱。
还听人说过,在新加坡机场看见一个旅客拿着机票没有登上飞机,因为有证据表明,他借阅的图书还没归还图书馆。而那些曾经在新加坡有过劣迹的,他就别想再踏上那片国土,因为他从前的行经都已经记录在案,有关部门随时都可以查到。
一个成熟的社会,一个有力量的社会,不但要考察每一个人,而且还要为他们建立必要的档案,这个档案是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你的可信度的。这样,银行才可以借钱给你,公司才好聘用你……。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你就可以受人尊敬的通行于这个文明社会。
如果你不讲信誉呢?只要你敢欠钱不还,或者你敢乘车逃票、偷税漏税、化公为私,总之,只要你敢有一次不讲信誉,你就会上了没有信誉者的黑名单,你就会失去许许多多的机会,银行当然就不可能再借钱给你,哪家公司都不愿雇佣你……你在这个文明社会就难以立足。
6.第五段中“这样”一词指代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上下文,谈谈第4段所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从下面的寓言中找出一两个问题加以论述。
农夫
一个农夫,一大早起来就赶着驴和山羊到城里去卖。他哼着小曲,悠然自得,山羊跟在他的后边,脖子上挂着的铃铛“叮当,叮当”地响着。
有三个小偷盯上了农夫。一个说:“我去把山羊偷来。”另一个说:“我去偷驴。”第三个说:“好吧,那我就去把他的衣服全偷来。”
第一个小偷趁农夫在前面赶驴,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悄悄解下来,拴在驴的尾巴上,把山羊偷走了。
过了一会儿,农夫一回头,发现羊不见了,着急起来,刚巧第二个小偷走过来,农夫就向他打听:“你看到我的山羊了吗?”小偷装作想了想的样子,对农夫说:“刚才有个人牵着一只山羊进了那边的树林。”农夫请求小偷帮他照看驴,自己到树林里去找山羊。第二个小偷暗暗高兴,等农夫一进树林,就把他的驴偷走了。
农夫追寻了好一阵子,连山羊的影子也没看到,只好回来牵驴,想不到驴也不见了。农夫伤心地坐在道边哭了起来。
哭着哭着,突然发现有个人向他走来,他在边走边哭,似乎比他还伤心。
农夫急忙向来人打听:“出了什么事?你这么伤心?”
来人是第三个小偷,他谎称把一口袋金子掉进路边的池塘里了。农夫是个善良的人,急忙问:“那你为什么不赶快下去捞呢?”小偷说:“我不会水,怕淹死。如果你会水,帮我捞上来,分你一半金子。”农夫听了很高兴,心想:这是老天帮我补偿丢失驴和山羊的损失。
于是,农夫脱掉衣服,下了水,小偷把农夫的衣服全拿走了。农夫爬上岸时,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参考答案
一、1.①既,又,因为,才 ②只要,便,但 ③虽然,但,还 ④却,于是
二、(一)2.第一种人:只是空想,说空话,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第二种人:一天忙到晚,做事只根据习惯,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去做,却从来不想为什么做这种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从实际出发,既脚踏实地,认真做事,又善于动脑筋,借助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把事情做得更好。
(二)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①‖②③‖④⑤⑥‖⑦
第一层:提出问题。第二层:概括了前八十年和后八十年。第三层:论证。第四层:总结。
(三)6.一个成熟有力量的社会,应该为每个人建立能够向有关方面证实可信度的档案。
7.说明只靠公民自觉不行,还应建立具有可信度的档案约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