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语文检测试卷

2014-5-11 0:10:41下载本试卷

初三语文检测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当它(ɡá)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如果希巴女皇住在气窗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会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皇后的珠宝和首饰相形见(chù)。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D.入则无法家(bì)士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殉职 徇情枉法 经纶 语无伦次

  B.骄艳 矫揉造作 纯粹 鞠躬尽瘁

  C.雅致 哑雀无声 夜宵 九霄云外

  D.勘测 疲惫不堪 譬喻 不言而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B.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D.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B.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柠全民公投,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

  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怀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③④②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6、名句默写:(12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作者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2)《岳阳楼记》总写岳阳楼上所看到的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3)《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____ _________

(5)请用三个诗句依次写出春天来到人间时,草木生长,绿色由少而多的不同景象:                          

               。 

(6)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7—11题。(10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7.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政通人和,百废(  )兴  ②(  )国怀乡

(  )酒临风        ④不(  )物喜,不以己悲

8.把“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句:               

9.文章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2分)

一是                   

二是                   

10.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1.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2——16题(13分)

2050年,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科学家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现在升高0.5至3摄氏度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六个地区的1103个动植物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这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跨国合作研究。

  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点。据保守估计,这六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失15%至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像哥斯达黎加的小丑箭毒蛙、墨西哥的囊鼠和欧洲的灰喜鹊等珍稀物种很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也将越来越少。

  在澳大利亚接受研究的24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五分之一的巴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稀有品种。科学家们预计,在该地1700到2100个植物物种中,39%到48%的物种将在未来50年内消失。

  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几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大地区的动植物。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11%到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交嘴雀,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究的 1870种动植物,三分之一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在许多庭院花卉的家乡——南非,研究的300种植物中的三分之一将要灭绝,包括该国著名的山龙眼类花卉。

  负责此项研究的英国利兹大学的克莱斯·托马斯教授表示“当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他们都希望能最终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没有得出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要严重得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低估了生物物种面临的残酷生存环境。

12、通读全文,说说第6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指的是什么?(2分)

                                 

13、阅读文章3至5段,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地区

研究物种

研究结果

澳大利亚

欧洲

墨西哥

14、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

                                   

15、文章为什么详细地介绍气候变暖对欧洲地区物种生存的影响?(2分)

                                   

16、全球气温升高对物种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我国的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4分)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A. 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B. 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C. 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

D.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8.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分)

                                   

19.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20.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瘦马”比喻      。(2分)

21.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4分)

                                    

                                  

(四)阅读《谁赶走了鸟类》,完成22——28题(16分)

  ①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的两只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靠这两只脚走出来,我知道。

  ②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

  ③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条林阴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鸟和候鸟大会师的时候,希望能在浓阴处听场鸟的演唱会。

  ④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⑤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⑥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当然也没骂一句。我 A 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 B 他是枪杀无辜的刽子手,我是目击者,是证人。

  ⑦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

  ⑧“冷静” 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人爱护鸟类。

  ⑨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事,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

  ⑩我们的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的“异常举动”。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

  ⑾我会写文章吗?或许。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

  ⑿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

  ⒀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⒁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

  ⒂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

  ⒃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⒄“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⒅“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⒆我们这亲友待“朋友”太“好”。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的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

  (21)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22. 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是“谁”指的是什么人?(2分)

  答:                              

23. 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2分)

  答:                               

24. 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 (3分)

  ①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②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答:                                 

                                  

25. 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详写?(4分)

答:                               

                                  

                                   

26. 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⑥段A、B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A. 甚至 虽然 B. 甚至 何况

  C. 但是 虽然 D. 但是 何况

27. 第⒂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2分)

答:                                

28. 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3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 (15分)
  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29.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 (3分)

                                  
 30.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4分)

                                   

                                  
 3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 (5分)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1)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    ”。
  (2)句②中,词语“      ”使用不当,应改为“        ”。
  (3)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33.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3分)

                                  

                                   

四、作文(60分,其中包括5分书写)

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

3×9=(27) 4×9=(36) 5×9=(45) 6×9=(54) 7×9=(62)

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道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可以继续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C

6、(1)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气象万千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4)苛政猛于虎也

(5)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城春草木深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①同“俱”,全,皆。 ②离开。 ③持、执(端、拿)。 ④因(因为)。

8.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9.遭遇阴暗凄凉的景象而心生悲凉 看到清明亮丽的景物而其喜洋洋。

10.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示例: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2、全球气温升高将使地球上许多物种灭绝。

13、蝴蝶 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红嘴雀 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1870种动植物 1/3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

14、“一丝”说明变化之小,但即使是如此小的变化对动植物来说也是灾难性的。

15、因为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坏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详细介绍这个地区物种生存的影响,更能显示出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16、略  17、A

18、(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9、(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

(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20、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

21、例:我从小体质不好,体育成绩很差,但我不气不馁,寻找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今的我身强体健,在体育中考时三项成绩均获得了满分。

22、枪手和伐木者以及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

23、突出强调了鸟的稀少或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24、①句好. ①句中 “理直气壮” 和 “信手” 形象地写出某些人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表达了作者的强烈不满.

25、详写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显示了像“我”这样的“好人” 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详写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我的剖析, 告诉人们,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人有责的, 不能只是“心动”, 而无行动. (意思正确, 言之成理即可)

26、A  27、“我”; 喧闹  28、“渐远的” 还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