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2)
全试卷共五大题,卷面总分155分(包括附加题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班级、学号写在左上角)
一.本试卷书写分(5分)
漂亮的书写,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准确、工整、美观。
二.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Pò(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jiàn( ),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wù ( ),才不至于被回忆侵shí( )。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处。(2分)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真诚是戈壁滩上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生的伟岸与执著。我爱真诚,爱它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 ;爱它如小桥流水般 ;爱它如梅兰竹菊般 ;爱它如高山流水般 ;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
A.激越 B.淡泊 C.清静 D.高洁
3.根据要求或提示默写((1)—(5)题必做,(6)—(7)两题任选一题)。(8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大地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生活中既要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6)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写出连续的两句: 。
(7)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请你写出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 , 。
4.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请按要求增改。(3分)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正是“ , ”。③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晚上也可能梦见做数学题。④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的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⑤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而自己毫无判断辩别的能力。⑥这时候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
(1)第⑤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予以订正。(1分)
答: 。
(2)第②句横线上可填入一句俗语是 。
(3)第④句是病句,请进行修改
改成 。
5.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式,再仿写两句,使句子通顺,语意连贯。(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班要举行一次名著阅读交流会,要求每位学生在规定的书目中任选一本,围绕下列话题将发言的内容写在下面。(3分)
书目:《水浒传》《骆驼祥子》《童年》《格列佛游记》
(1)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
(2)我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此题答案在40字以内)
7.综合性学习。(6分)
(1)目前,我省正积极响应国家文化部的号召,集中精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家乡人,你认为家乡的哪一项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或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值得保护,请说明理由。
保护项目:
理由:
(2)介绍家乡的两处名胜古迹。并选择一处作简要介绍。
第一处: ;
第二处:
理由:
8.附加题。(5分)
(1)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14日在北京闭幕,著名作家铁凝继茅盾和巴金后当选为新一任作协主席,请写出她的一部作品_________________。
(2)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写不满封建制度的平民青年_______________,千方百计向上爬,最终被送上断头台。
(3)______________,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漫画家、作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静观人生》等。
(4)“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代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金庸的一部作品名称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爱的弧线(17分)
①母亲胳膊腿疼的毛病,是在生产队担沙的时候落下的。记得我都上小学五年级了,还拿母亲开玩笑。母亲在灶火堂一边烧火,一边说,今天的胳膊疼痛很厉害,该变天了哦。我便趁势学着电视里天气预报的口气,高声播报:胳膊疼,腿疼,下雨天阴。
②那会儿,更多的事情不懂。有一次,母亲到大队里,为队部洗床褥被单。那些床褥被单,时间太久了,臭气难当。当我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当着母亲的面说,丢人,竟然去给大队洗被褥,梁顶的四茹他妈都不会干,你却去,胳膊腿疼,活该!父亲拿起笤帚就揍我,一边揍,一边骂,不多挣个义务工,你拿什么去上学?虽然母亲竭力地袒护着我,但我内心里依旧充满着对母亲的不屑和蔑视。
③但什么了阻隔不了母亲对我的爱。有一年,母亲来县城的高中看我。换粮的车队临时有事,到马市口去了,母亲只好中途下车,离城里还有十五里的路呢。母亲背着个大包袱,硬是一步一步,拖着疼痛的双腿到了县城。看到我的时候,母亲哆索着站不住,就坐在学校大门口的水泥台上,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揉搓着有些肿了的双腿。母亲走的时候,我要送她一程,母亲说:“妈没事,妈没事,你回去吧。”说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结果,没走出几里路,母亲便疼得一步也走不动了。
④大二的寒假,我用做家教的钱破天荒地给母亲买回几瓶治关节炎的药。母亲高兴极了,却把药放着,舍不得吃一粒。逢左邻右舍的过去,才从柜里拿出来,说:“这是小子给买的。”言语中充满着喜悦和自豪。后来,我上了班,再给母亲买药回去,她便责怪起来:“贵巴巴的,买这个干啥?我的胳膊腿又没事,好好把钱攒下来,等着买房的时候用吧。”有一次,母亲悄悄地把我拉到柜边,把上面的米轻轻扒开,露出几张钞票来,说:“这不,妈也正给你攒着呢。”
⑤我不禁泪水朦胧。
⑥好不容易,房买下了,账也还清了,母亲该享几天清福了,有一天,母亲打电话来说,她把村里的二十几亩稻田包下了,准备种几年。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一天到晚胳膊腿疼的,还包稻田,简直不要命。我给姐姐打电话,劝妈妈把地退了。然而,母亲最终还是没有听我们的。我说:“你不把稻田退了,将来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可别想让我们管!”说完后,我不管母亲的反应如何,就气呼呼地把电话挂断了。
⑦这两年,教重点高中,我一直顾不上回去。今年春节的时候,硬着头皮和学校请了个假,我和妻儿从平原回到了家。母亲似乎早已忘了我对她的“训斥”,忙着杀猪、压粉条、磨豆腐,乐呵呵地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甘九的晚上,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一边喝酒,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上学的事上了,姐夫说,他们村的小旦,今年考上了大学,结果家里拿不出钱来,去不了。说到这里的时候,父亲端着酒杯,把杯凑到了我儿子唇边,说:“咱小宝不用发愁,你奶奶说了,再多包几年稻子地,一定把你上学的钱攒出来。”说完,父亲笑了,儿子笑了,一家人都笑了,而那一夜,我却喝醉了。
⑧初四,我们张罗着回单位去上班。将走的时候,姐姐、姐夫、小外甥一家人出来相送,母亲腿脚不方便,我没让她出来。我们在车里坐定,朝着窗外的人挥手,就在这时,我看见不远处的土坡上,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风很大,母亲倚在墙角,也正向我们告别,她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没起来,又试了一下,还是没起来,车已经启动了,当我向那坡上扫去最后一眼的时候,母亲的手臂已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
⑨一条比疼痛更长的,爱的弧线。
9.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4分)
10.本文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中写道:“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从中看出胡适先生的母亲又有怎样的品性?(4分)
(1)本文中母亲的品性:
(2)胡适先生母亲的品性:
11.从文中第4段看,同是儿子给母亲买药,母亲前后的态度却完全相反:由“高兴极了”到“责怪起来”,对此该作何理解?(3分)
12.“我不禁泪水朦胧。”“父亲笑了,儿子笑了,一家人都笑了,而那一夜,我却喝醉了。”这两句话分别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
13.文中有多处刻画母亲的句子,请找出一句,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的角度加以品析。(3分)
(二)绿色塑料(15分)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对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硷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简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4.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4分)
15.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16.阅读第②段文字,说说什么是“绿色塑料”?(2分)
17.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
18.第②段中划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一)约客(4分)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9. 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 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雨声、蛙声。(2分)
20.全诗通过 表达作者 思想情感。(2分)
(二)马说(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执策而临之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策之不以其道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伯乐不常有 B. 不以千里称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不以臣卑鄙
C.其真无马邪 D. 马之千里者
俟其欣悦 水陆草木之花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2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借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三)(10分)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荫。及至暮反席于树下,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荫,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身逾⑤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独一棵树。③衽(rèn):卧席。④濡:弄湿。
2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复徙衽以从阴 (2)其身逾湿
(3)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4)而患露之濡于身落
26.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2)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荫。
2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3分)
五.作文(60分)
题目:我喜欢这样的 (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2007年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2)
答 题 卷
(请把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左上角)
一.本试卷书写分(5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另有附加题5分)
1.(4分)( ) ( ) ( )( )
2.(3分)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3.(8分)
(1)
(2) 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 ,
(6) ______ , __
(7) ______ , ____
4.(1)(1分) 改
(2) 。
(3)选 句,改为 。
5.(3分) ______ , 。
6.(3分)
(1)
(2)
7.(4分)(1)保护项目
理由
(2)第一处: ;
第二处:
理由:
8.⑴ ⑵ ⑶ ⑷ ⑸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 爱的弧线(17分)
9.(4分)答:
10.(3分)答:(1)
(2)
11.(4分)答:
1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_
(二) 绿色塑料(15分)
14.(4分)
15.(2分)
16.(2分)
17.(4分)
18.(3分)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一)约客(4分)
19.(2分) ;
20.(2分) ;
(二)马说(10分)
21.(4分)(1) (2) (3) (4)
22.(2分)
23.(2分)
24.(2分)
(三)(10分)
25.(4分)(1)徙 (2)逾 (3)是 (4)患
26.(4分)(1)
(2)
27.(3分)
五.写作(60分)
2007年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2)
参 考 答 案
一.本试卷书写分(5分)
按照要求求酌情给分。
二.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
1、 魄 鉴 悟 蚀(4分)2.B C D A (2分)3.略(8分)
4、 (1)辩别改辨别(1分)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1分)
(3)改为“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因为不能主动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 (1分)
5、 略(2分)6.略(3分)7.略(6 分)
8.(5分)(1)、《玫瑰门》、《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2)、于连
(3)、丰子恺 (4)、陶渊明 (5)、《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鹿鼎记》等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爱的弧线(17分)
9.(1)母亲为队部洗床褥被单(2)母亲来县城看我(3)母亲把钱攒下(4)母亲把村里的二十几亩稻田包下(5)母亲为我们回家过年而忙碌(6)母亲向我们告别。(4分)
10.(1)任劳任怨、关爱子孙(2分)
(2)对子女要求严格些 (2分)
11.“高兴”是因为母亲感到儿子长大了,很懂事了;“责怪”是指母亲在“我”上班后仍为我操心,想为我攒钱买房子,不舍得花钱。(3分)
12.我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体贴而感动、自豪。(3分)
13.“母亲哆嗦着站不住,就坐在学校大门口的水泥台上,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揉搓着有些肿了的双腿。母亲走的时候,我要送好一程,母亲说:‘妈没事,妈没事,你回去吧。’说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结果,没走出几里路,母亲便疼得一步也走不动了。”通过语言和动作写出母亲对儿了的关心;“母亲悄悄地把我拉到柜边,把上面的米轻轻扒开,露出几张钞票来,说:‘这不,妈也正给你攒着呢。’”这一细节描写再现了母亲的体贴入微;“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风很大,母亲倚在墙角,也正向我们告别,她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没起来,又试了一下,还是没起来,车已经启动了,当我向那坡上扫去最后一眼的时候,母亲的手臂已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依恋。(3分)
(二)绿色塑料(15分)
14.(1)绿色塑料产生的背景(或原因)(2)绿色塑料的概念(绿色塑料什么是)
(3)绿色塑料的种类(4)绿色塑料的发展(前景)(4分,每点1分)
15.说明使用后的塑料处理难度大(或普通塑料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2分)
16.所谓“绿色塑料”,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2分)
17.同:都能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都不污染环境(2分)
异: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2分)
18.不能 “一定使用期限内”说明了绿色塑料使用的时间限制,去掉之后不能说明绿色塑料可降解这一特点。(3分)
四.古诗文阅读(25分)
约客(4分)
19.一.二句;第三句。(2分)
20.全诗通过环境和人物动作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心情,含蓄而有韵味。(2分)
(二)马说(11分)
21.(1)只是 (2)面对 (3)饲养,喂养 (4)鞭打,鞭策,用鞭打(4分)
22.A(3 分)
23.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
2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抨击了封建君主不识人才,不重用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2分)
(三)(10分)
25.(1) 搬迁、挪动 (2) 同“愈”,更(3) 这样 (4)
担心 (4分)
26.(1) 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
(2分)
(2) 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了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2分) 27.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应该用不同的解决办法,不能用老眼光老办法解决新问题。(3分
五.作文(60分)
题目:我喜欢这样的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