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语文第一次总分竞赛试卷

2014-5-11 0:10:41下载本试卷

初三语文第一次总分竞赛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4分)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荡。


 

2、根据文意填空(12分)

(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2)、《沁园春·雪》这首词由写景过渡到评论的词句是              

(3)、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来赞美老师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两句诗是                    

(4)、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描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9)、《蝈蝈与蛐蛐》这首诗仅仅勾勒了____      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_______                      ,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2分)

3、在下列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4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淡性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4、探究性学习:(6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

(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3分)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3分)

                                   

5、名著阅读(4分)

《三国演义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知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二、现代文阅读(45分)

(一)思  念(12分)

                           舒 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6、用“/”标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3分)

一 幅 色 彩 缤 纷 但 缺 乏 线 条 的 挂 图

7、诗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8、诗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3分)

                                       

9、这首诗表达了女诗人什么样的情思?请谈谈你的思考。(3分)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13分)

   1957年我曾参观前苏联一处“生动地理群落”研究站,即相当于现在的“生态系统”研究站。在落叶栎林里,看到一棵栎树完全用网子网起来,与邻近未网的同一树种做对比观察。经过四年的试验,被网的那棵树变成光秃秃的,而未网的长得枝叶茂盛,欣欣向荣。这是为什么?因为昆虫可以通过网眼飞进去,而昆虫的天敌——飞鸟却飞不进去,所以昆虫在网内自由自在地吃树叶,越吃昆虫繁殖越多,直到把叶吃光为止。而露于自然界的未网的那棵树,虽也有昆虫吃树叶,但同时由于飞鸟也在不断地吃昆虫,这就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状。人们把树网起来,是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行动。就好像打死大量鸟雀破坏生态平衡一样。

   1979年2月,我们到广东新会调查,在郊区看到一处四面环水、面积约16亩的小森林,实际上是一棵榕树。这片小森林,当地人叫做小鸟天堂,从明朝末年至今400年来,地方上一直派有专人看管,不准人进入林内,这就使它成了一个小小的绝对自然保护区。那里有形形色色的小鸟飞来飞去:有些早出晚归,有些晚出早归;还有些每年8月到次年2月飞往南方,2月到8月又飞回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块小小的自然保护区,飞鸟在森林内有吃有住,不受人干扰,所以就形成了小鸟天堂。这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一个生动事例。

   1979年9月,我到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去考察,那里红松落叶阔叶混交林内有许多昆虫靠吃树叶草叶生活。一个人每天在林内可以捉到百来个做补药的哈士蟆,还可以捉到药用的癞蛤蟆(分泌蟾酥),它们和飞鸟、鼠类都吃昆虫。而松鼠、灰鼠吃红松种子,黄鼠狼吃松鼠,紫貂又吃松鼠和黄鼠狼。那里还有许多野鹿、狍子、獐子、野猪,也是靠吃树叶、灌木叶、草叶和苔藓为生,并以森林和草地为住所。狗熊和东北虎就以这些食草动物为食料。东北虎特别喜欢跟在一群野猪后面走,当地人称它为野猪倌,一等到有野猪落了队,东北虎就把它抓住吃掉。由此可见,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如果砍掉红松落叶阔叶混交林,就不会有昆虫、两栖类动物、鸟类、鼠类、食草动物以及食肉动物,那些药用动物皮毛兽和珍贵稀有动物也就没有了。

   这类针阔混交林的乔木本身经济价值很高。红松既是珍贵木材,松子又是美味的干果。阔叶树中的木材有的轻软,有的纹理美丽,有的材质致密,坚硬而有弹力;可用于制作乐器、机械部件、胶合板、纤维板等。黄檗树皮可供药用,胡桃楸果可供食用、医用。林内猕猴桃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山葡萄可酿酒。此外,椴树花是头等蜜源植物,那里出产雪白的椴树蜜。林下出产贵重药材野生人参。榆树和其他老树干上还生长着各种美味的蘑菇。因此,针阔混交林不仅能提供优质木材,而且能给我们美味的松子、蜂蜜、人参、蘑菇、野葡萄等资源。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森林内有厚厚的一层苔藓和半腐烂树叶。大雨后,雨水渗入地被层中,可以保持几天才慢慢地流出。长白山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这里的森林正是这三条江的水源林。

   在这一温带湿润气候下的针阔混交林内,森林植物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在叶绿素内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贮藏能,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森林植物靠着日光,把水、土壤矿物质变为有机物。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动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又变为土壤矿物质,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向时森林既需要水分,又能保持水分。因此,森林中各种物质是不断循环的。

   上述事例说明,森林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或成分,与土壤、水分、大气、日光、湿度等非生物因素或成分,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着,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每一个因素或成分既受到周围各种因素或成分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其他因素或成分;其中如有一个因素或成分有了变化,其他因素或成分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或成分,在森林中就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就叫做森林生态系统。

 10、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2分)

   ①人们把树网起来,是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一种行为。就好像打死大量鸟雀破坏生态平衡一样。(  )

   ②阔叶树中的木材有的轻软,有的纹理美丽,有的材质致密,坚硬而有弹力,…(   )

 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2分)

 12、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3分)

                                       

                                       

 13、森林生态系统都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3分)

                                       

                                       

 14、联系你的日常生活,说说人与大自然存在怎样的关系?(3分)

                                        

                                        

                                         

(三)《雨》(20分)

阅读导引:作者以浓郁的诗情,奔放的想象,赞美雨的美。雨是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也是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更是能干、慷慨、宽容、豁达的。文章显然是借以赞美女性的高尚品格,从而表达一种人生的哲理。对此要好好体味。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天的雨,是少女,正值(    )。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5、给括号内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3分)(   )

A.年富力强  B.风华正茂  C.豆蔻年华  D.花容月貌

16、第3段中加点的“沾衣不湿,拂面不寒”是化用古人的诗句,请写出这两句诗。(4分)

                         

17、为什么说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18、作者说“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然而,“她并不落寞”,这是为什么?(4分)                                                  

                                       

19、仔细揣摩画线句子的特点,以“冬雪”为对象,依照写一段话。(5分)

                                       

                                       

                                       

三、文言阅读(10分)

南歧之见   明·刘元卿
   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①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②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③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贤奕编·警喻》)
  [注释] ①瘿:(yīng)颈瘤病。即颈上生囊状瘤子。②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③焦:细瘦。
  20、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3分)
  A.凡饮之者辄瘿——西施心而颦其里
  B.其水甘不良——出淤泥不染
  C.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彼竭我盈,克之
  D.吾乡人皆然——群小妇人聚观而笑
  2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异 哉 人 之 颈 也 焦 而 不 吾 类!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23、南歧人为什么会笑外方人?(3分)

                                      

                                      

四、作文(65分)

24、作文对自己负责啊。”请以“对自己负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意自定,文体不限,文章题目自拟。

   2.不少于500字。

   3.卷面工整,字迹清楚。

题目            

参考答案: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4分)

醇  琼  孱   蓊 

2、根据文意填空(12分)

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⑤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 天涯若比邻

⑦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⑧ 抽刀断水水更流

⑨ _夏、冬 _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_

3、A-b  B-c   C-d   D-a

4、(1)(3分)答题要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所归纳的特点须有代表性,举例恰当,要有自己的一点分析。 特点1分,举例说明2分。

例一:内涵深刻,引人联想。如“光合作用书房”巧借比喻,突出了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对人的重要性,耐人寻味……

例二:突出商品的特点。如“百草”突出了中草药的特点,行业特色鲜明,店名与其经营的商品相吻合,且“百”字点出种类很多……

例三:用语精巧、富有创意(或巧借古诗词、或巧用比喻、或联想想像)… 

(2)、(2分)答题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名的毛病,符合该店客观条件。 酌情给分。

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5、吴用  《水浒传》

 6. (2分)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7. (2分)比喻,通过比喻表达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引发心里的焦灼感和迫切感。

8. (2分) 这种思念已深人心灵,深入灵魂。

9. (2分)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帐、失意等情思。

什么是生态系统、逻辑

10、(2分)①比喻  ②排比

11、(2分)什么是生态系统、逻辑

12、举例子、下定义、举例略。(3分,说明方法一个1分,举例1分)

13、所包括的内容有:①指出哪些是生物因素或成分,哪些是非生物因素或成分;②指出这些因素或成分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并作了具体解释;③指出由这些因素或成分构成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分,前面3点答出两点就可得2分,相互关系1分)

14、略。(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酌情给分,满分3分)

15、( C );
16、(2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7、(3分)因为“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18、(3分)这是因为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9、(3分)(说明:内容必须写“冬雪”;形式上,前一分句引用古诗,后一分句说出特征,然后组成排比。)

20、D(3分)

21、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 (一处1分,共2分)

22、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觉得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2分)
23、因为南歧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环境中,所以看到正常的“外方人”反觉得不正常,就嘲笑他。(或“见怪不怪,见不怪而怪之”;或“以错误的标准看待事物,正确的反而是错误的了”。) 3分,得分点:南歧人的生活环境“人人皆病”,给1分,“外方人”是正常的,给1分;整体表述1分。意思接近即可。

24、作文

参看中考作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