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通过这次自我评价,意味着你――
1、继续养成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习惯
2、积累古今优秀的诗文佳句,培养良好的语感
3、阅读作品,品味内蕴,关注生活,思考人生
4、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一、抄写题
1、 把下面一句话(包括标点)抄写在格子里,切记正确、端正、整洁。(5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2分,第8题4分,其余每题3分,共31分)
2、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在《卖柑者言》一文中,作者通过卖柑者的话,揭露了统治者 ▲ ,
▲ 的本质。
②居庙堂之高, ▲ ;处江湖之远, ▲ 。(《岳阳楼记》)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 ▲ , ▲ ,可乎?(《愚公移山》)
④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 ▲ 、
▲ 了。(《西湖的绿》)
⑤青箬笠,绿蓑衣, ▲ 。(《渔歌子》)
⑥ ▲ ,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 。(《龟虽寿》)
3、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A:丰腴(yú) 棱角(líng) 裙袂(mèi) 好高鹜远(wù)
B:栖身(xī) 募集(mù) 蓦地(mù) 充耳不闻(chōng)
C: 修缮(shàn) 热忱(zhén) 弩钝(nú) 顿开茅塞(sè)
D:切磋(cuō) 徘徊(huái) 惬意(qiè) 碌碌无为(lù)
4、 对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把她们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
B 我们知道,韬奋先生生前尽瘁国事,不治生产,由于您的协助和鼓励,才使他能够无所顾虑地为他的事业而努力。(特指家庭经济生活)
C 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都有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关大道。(指宽阔的大道)
D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这里形容一无所有)
5、 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们凝望着革命烈士留下的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心里久久不能 ▲ 。
②我国就美军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事件提出 ▲ 抗议。
③海拔5100米的唐古拉山山口是青藏铁路勘测工作最为 ▲ 的一段工程。
A 宁静 严正 艰辛 B 平静 严正 艰巨
C 平静 严肃 艰辛 D 宁静 严肃 艰巨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B 这篇文章虽然内容很精彩,但是语言却朴实无华、平易近人。
C 除非他出任中锋,这场球才有希望打赢。
D 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
7、下列作者、作品、时代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
A 司马迁――《史记》――西汉 B 刘基――《卖柑者言》――清朝
C 鲁迅――《朝花夕拾》――现代 D 宗璞――《西湖的绿》――当代
8、根据下面几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分别选择后面的复句填在横线上。
①到了冬天,这里就 ▲ 这时,山村真成了世外桃源了。
②这里的交通不很方便,尤其是冬天, ▲ 。
③公路拓宽,隧道打通后,交通方便多了, ▲ 。
④你得在入冬前,把这些货物全运下山去。 ▲ 。
A 如果大雪封了山,汽车就无法进出了。
B 大雪封山,公路不通车。
C 只要大雪一封山,公路就无法通车。
D 即使大雪封山,汽车也畅通无阻。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三篇文章,整体感知全文,筛选有用信息,品味关键词句,答题力求简洁。
(一)
“开卷”当会“有益”
①“开卷”,就是读书;“开卷有益”,就是读书总会有益处。这个成语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指明了读书的好处,更重要的在于它激励青年人勤于“开卷”,奋发读书。所以古人早就有言:“开卷有益,岂徒然哉!”
②谁都知道蜂蜜是很甜的;而蜂蜜之所以那样甜,是由于蜜蜂采集了群花的结果。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一公斤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蜜蜂酿蜜如此,人们求知亦然!列宁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而“开卷”,正是获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卷有益”,正是人们获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的经验之谈。只有勤于“开卷”,才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成为有教养有学识的专门人才。鲁迅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采群花,酿好蜜,正是对“开卷有益”的最好喻释。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亦未尝不是对“开卷有益”的最好旁证。
③“开卷有益”,益处很多。每个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应当乐于“开卷”,勤于“开卷”,趁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之时,多读一点好书,多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献出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
9、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为了论证“开卷有益”这一观点,其论证方法是 ▲ (2分)
10、第②段说“一只蜜蜂要酿一公斤蜂蜜,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这说明求知 ▲ 的特点。(用两个恰当的词语填写)(2分)
11、对鲁迅所说的“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2分)
12、“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学问家,无一不是勤于“开卷”的,试举出一个事例(字数不超过50个) ▲ (3分)
(二)
到太空“修炼”种子
①1987年8月5日,在我国发射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时,中科院遗传所的科研人员首次将辣椒、小麦、水稻等一批种子搭载升空。随着这批种子太空旅行的开始,我国开始了太空育种的尝试。至今,我国已先后8次利用返回式卫星进行了51种植物、300多个品种的太空培育试验。
②几年来,我国农业科学家将1987年经过太空“修炼”的青椒种子,在黑龙江省进行试种和选优,经过几个回合的培养,新品种诞生了。这些太空青椒种的后代们个头极大,一般青椒仅重90克,而它们则达到160克,甚至还出现了300-400克的“巨椒”。不仅如此,这些大个青椒的抗病性更强,维生素的含量也提高了20%。
③通过太空育种可以大大增加粮食产量,但到底能增加多少呢?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一颗卫星带300-400公斤的种子,经过地面选育,可推广到1亿亩土地上种植,按亩产增加15%的保守计算,大约每亩增产40公斤,这样1亿亩就可增产40亿公斤,折合人民币就是90多亿元,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
④为什么经过太空“修炼”的种子能产生优秀的后代呢?
⑤这一是因为种子到了太空后,获得了一个十分宝贵的促使它变异的场所。从现在已获得的结论来看,这二是空间微重力的环境、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和高真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在离地球100公里以上的高度,是纯净无污染的真空。宇宙空间还具有丰富的高能重粒子辐射,使种子产生遗传变异,其遗传密码在排列上发生变化,于是便产生更有价值的新品种。
13、解释“修炼”一词在文中的意思。 ▲ (1分)
14、第②段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 ▲ 和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3分)
15、根据第②段内容,概括太空青椒的后代们的三个特点。 ▲ 、 ▲ 、▲ 。(3分)
16、本文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上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找出两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点标出体现语言准确的修饰、限制性词语。(2分)
① ▲ ② ▲
17、本文介绍了我国太空育种的基本情况,太空种子的增产效益以及 ▲ ,这是按照 ▲ 顺序来进行说明的。(2分)
(三)
①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 ① ,从不知感恩,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但有几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并觉得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②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爱酒的他 ② 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的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这样很费电池。”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
③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她没睁眼就答:“好看,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反复津津乐道。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
④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 ③ :我为父母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可以对别人慷慨大方,而不善体恤父母;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菜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陪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 ④ 和关注。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⑤马上动手,给我们的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
18、根据上下文语境,填入文中①-④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缘分 决意 潮涌 体察 B 本分 决意 潮湿 体察
C 缘分 执意 潮涌 体贴 D 本分 执意 潮湿 体贴
19、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值得玩味,请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抄下来并作适当点评。(3分)
句子: ▲ 点评: ▲
20、结合上下文,参照划线的句子再补写一句话,使它们构成排比句。(2分)
21、试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字数不超过8个) ▲ (2分)
22、读了短文后,你最想对父母亲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并简单陈述理由。
▲ (3分)
四、文言文部分。(22分)
23-26题每题2分,共8分
23、选出下列文言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 士卒亡者过半矣 B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C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D 具答之,便要还家
24、选出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 或异二者之为 B 是进亦忧,退亦忧
而或长烟一空 退而思其言
C 其如土石何 D 晏子使楚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然则何为使子
25、选出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
A 昂昂乎庙堂之器 B 类东方生滑稽之流
C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26、选出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作名词用的一项( ▲ )
A 良因异之 B 峨大冠,拖长绅者
C 吾与汝毕力平险 D 不耻下问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27题至32题。
(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7、指出下列句中的“此”各指代什么。(2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指 ▲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此”指 ▲
2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横无际涯 ③南极潇湘
2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恐怕也有所不同吧?)
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晨晴天,傍晚阴天,景象千变万化。)
C 进亦忧,退亦忧。(在朝廷作官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为君主担忧。)
D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对它的描述很详尽了。)
(二)
韩康伯数岁①,家酷贫,至天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③。令康伯提熨斗,谓康伯曰:“且着襦,寻作复褌④”。儿云:“已足,不须复褌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着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⑤。
①数岁:几岁 ②襦:短袄 ③自成之:亲自裁制的。
④复褌:夹裤 ⑤器:材
30、给下列加点字释义(3分)
①酷 ▲ ②止 ▲ ③耳 ▲
31、翻译句子(2分)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
32、你认为韩康伯是怎样一个人? ▲ (2分)
五、作文(60分)
人在旅途,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技制作中的一次次发现,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砺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我们的青春因此而精彩。
要求:1、以“过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一、1.抄写题(5分) 略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31分)
2.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②则忧其民,则忧其君
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④裙袂飞扬,翩然起舞
⑤斜风细雨不须归 ⑥三十功名尘与土
⑦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D 4、C 5、B 6、C 7、B
8、① B ② C ③ D ④ A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9、比喻论证或道理论证(讲道理)
10、广泛、艰辛(意思相近的也给分)
11、言之成理即给分
12、例:钱钟书博览群书,钻研学问,成为学贯中西,精通古今的大学者。
(二)13、植物种子在太空进行培育试验(意思接近即可)
14、作比较、列数字,说明太空青椒种的后代们个大体重(个头极大)
15、①个大体重(个头极大) ②抗病性强 ③ 维生素含量高
16、如“从现在已获得的结论来看”,“按亩产增加15%的保守计算”等
17、太空育种获得高产的原因,逻辑(从结果到原因或从现象到本质)
(三)18、D
19、例: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 不仅反映慈父童心,还传神写出因感受女儿的孝心而幸福满足之态。
20、视答题情况给分 21、关注父母 22、视答题情况给分
四、文言文部分(22分)
23、A 24、C 25、B 26、C
(一)27、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②岳阳楼
28、①景象 ②广 ③尽,直到
29、B
(二)30、①很,极 ②只,仅 ③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31、母亲非常惊奇,知道(儿子)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32、是一位能吃苦,懂事理,将来可以成就大业的人。
五、作文(60分)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初三(上)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答题卷)
一、抄写题(5分)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31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⑥
⑦ ,
3 | 4 | 5 | 6 | 7 | 8 | |||
① | ② | ③ | ④ |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9、
10、
11、
12、
(二)13、
14、 , ,
15、① ② ③
16、①
②
17、 ,
(三)18、( )
19、句子:
点评:
20、
21、
22、一句话:
简单理由:
四、文言文部分(22分)
23 | 24 | 25 | 26 |
(一)27、①
②
28、① ② ③
29、( )
(二)30、① ② ③
31、翻译:
32、
五、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