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级上语文期末试题
(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
当片片金黄的银杏伴着秋阳在你的身旁轻轻撒落一地时,初中岁月的最后一个秋天已离你翩翩而去,冬的来临或许更使你感受到了光阴的荏苒。请你不要为时光的流逝而悲惋,春华秋实是你人生最好的答案。相信在静气凝神之中你会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伫立于江南的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净,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漫漫岁月中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雨巷的幽深,江南文杰的的灵韵……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里,看不明虚实,分不清究竟。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豪杰的心胸。品读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
江南的美,是朦胧和古朴,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煮茗。绿水萦绕着白墙,落花洒落于青瓦,蜿蜒屈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乘一叶扁舟撑一支长蒿,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江南的历史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溶为一体。坐在乌篷船上,任清凉的河水从指间流淌,清凉入心。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宅屋临水而建,水水相连。漫步在古镇之上,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燥,任阳光在肌肤上静然流淌,任诗意在心间轻舞飞扬。
(选自新浪网,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冥冥(míng) 澄澈(chéng) 流淌(tǎng) 扁舟(biǎn)
B.古朴(pǔ) 滋润(rùn) 凌波(líng) 朦胧(nóng)
C.灵韵(líng) 萦绕(yíng) 洒落(sǎ) 蜿蜒(wān)
D.浅吟(yín) 尘嚣(chén) 玲珑(lóng) 亘古(héng)
2.下面是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其中三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3分)
幽深 屈回 沧桑 溶为一体 浮燥
改为 改为 改为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伫立于江南的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净,澄澈得如一汪清水。(澄澈:水清澈见底,此处指天空明净。)
B.江南的美,是朦胧和古朴,是树下悠然落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煮茗。(悠然:形容悠闲舒坦的样子。)
C.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溶为一体。(风韵:指女性的风度韵致。)
D.漫步在古镇之上,远离都市的尘嚣与浮燥。(尘嚣:世间的纷扰和喧嚣。)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4分)
《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日前刚刚通过建设部审查,正报国务院批准。据介绍,①这是重庆直辖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描绘将来城市的未来发展蓝图。②重庆是惟一一个中国两江环抱的半岛山城,按照总规,重庆的生态目标是,力争在2010年把都市区建设成山水园林城市。③随着《总体规划》,重庆的都市区面积将由2737平方公里扩大为5473平方公里,城市空间结构将按“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发展。④但是老城区人口密度过大,产业布局不合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影响。那么解决之道就是疏解老城,拓展新区,最终将重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富有山城、江城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活力之都、魅力之城。 (选自《重庆晚报》,有删改)
(1)
(2)
(3)
(4)
5.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20字以内。(3分)
新年前夕,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三百多位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共聚香港,隆重举行第五届两岸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共同讨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问题。活动期间,精彩的学术演讲,生动的教学观摩,友好而认真的争论,为港岛的节日平添了一处景致。
这项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研究会创立的教学交流活动,自2002年首次在香港举行以来,每年一次,由内地、香港、澳门、台湾轮流负责,已成为小学语文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再度成为主办者的香港语文教育研究常务委员会的主席田北辰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亦是一门艺术。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教,效果可以很不一样。所以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如能多一些交流、分享,就能少走冤枉路。” (选自《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7日)
6.人生应当对未来充满希望,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可能会给你带来些许启示,请你读了其中一节诗后,再补写一节,使其语义连贯,意旨吻合,富有诗意。(3分)
原诗: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 仿写:当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 当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 我
用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7.公历2007年为农历丁亥年,属相为猪。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时,重庆一中借此机会举办了宣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其中:(6分)
(1)学生会将在校园网上为这个活动进行网络宣传,现在,学生会宣传部的负责人请你为这个活动写一句宣传语,你会怎样写?(符合活动主题,简短、生动)(2分)
(2)为了使这个活动举办得更好,请你为这个活动提两条富有新意的建议。(2分)
①
②
(3)在同学们所提的得以采纳的建议中,有“有奖对春联”一条,下面给出的是两幅上联,请你从中任选一幅并对出下联。(2分)
①上联:昨夕犬年欢歌迎大地; ②上联: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我选: 下联:
8.阅读下面的几段材料,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并谈谈你对此的思考。(3分)
材料一:根据预测,青藏铁路开通后,通过铁路,每天将会增加3000~4000名进藏旅客,加上航空与公路客运,每天进藏游客数量将达到5000人~6000人,将比过去增加2倍,而每年进藏旅游的游客人数增长速度将达到15%~20%,到2010年和2020年,每年通过铁路进藏的游客将达到250万人次和600万人次。
材料二:从7月1日至20日,西藏共接待过境游客30多万人次,比2005年同期增长50%。进藏人员的增多意味着西藏环保压力增大。
材料三: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规定,从7月1日开始,布达拉宫每天参观人数将控制在2300人次以内,其中包括游客和朝佛群众,旨在保护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布达拉宫。此前,布达拉宫每天限客人数为1500人次。
材料四:青藏铁路环保措施投资15.4亿元,创国内最新记录。为保护生态环境,采取了铁路建设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措施。青藏铁路从立项、勘测设计到工程建设在环保方面都作了相应规定。
(1)主要信息:
(2)你的思考:
9.易中天先生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读《三国》的节目在央视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国人的一股古代文学热,真是人如其名,大有如日中天之势,许多同学也成为了“易粉”之一,对其关注倍至,喜爱有加。
易先生在评三国之真假曹操时有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们讲曹操,……这样一来对曹操就有了三种评价——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个评价是准确的呢?”
名家之言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思维的启示,只有思想的碰撞才能激发灵感和创造的火花,那么请问你赞成哪一个评价?能否列举曹操的一两件事来支持你的观点?(3分)
(1)我认为曹操是一位 。
(2)我的理由是:
。
10.古诗词积累。(10分,每空1分)
(1) ,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2)诗鬼李贺之诗《雁门太守行》中作者借燕昭王易水筑台,置千金而召人才的典故,而写主将提剑上阵,誓作殊死战斗以报君恩的诗句是:
, 。
(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现前途艰难、人生坎坷的英雄末路的悲痛之情的诗句是: , 。
(4)岑参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最能生动形象地体现西北边塞风大而烈的气候条件的诗句是:
, , 。
(5)月,这一从古至今悬于天际的灵物,每当人们一谈到它时,苏东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名句便脱口而出。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亦说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真可谓是泪湿春衫、伤感至深。请你写出一句与之立意相似的关于“月”的古诗句: ,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蹴尔而与之 ⑶是亦不可以已乎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蹴尔而与之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C.行道之人弗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翻译: 。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翻译: 。
14.文章篇尾“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修辞上来看,是什么句式?结合文章谈谈其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答: 。
15.请说说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在我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上不乏有“是心”的人,请你举出其中一个并简述其有关“是心”的事例。(50字以内)(3分)
答:
。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20分)
茶想
不知从何时起,生活中已经渐渐离不开茶。每天清晨,洗漱完毕,我会为自己煮开一壶水,然后,徐徐注入那个加了茶叶的绿色小茶壶,看着细碎的芽叶在滚烫的热水中翻腾舒展,最终旗枪分明、芽叶朵朵、亭亭玉立;心,也不由得沉静、清和起来……
早年并不知如何品茶,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一些精巧美妙的东西会如同嫩芽一般,悄悄地萌发在你生活的枯树上。捧起了泛着油墨香的唐诗宋词,了解了古人“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的浪漫无羁;更明白了《红楼梦》中妙玉用陈年梅花上的雪为宝、黛、钗泡老君眉的用意,而“茶”,在我心中,也逐渐由“下里巴人”上升到“阳春白雪”。
然而,当我东施效颦般地埋好两瓶梅树上的积雪;当我盛情地邀请朋友们一起品尝一道好茶时;当我在充斥着酒精、咖啡、冰淇淋、红牛的宿舍中端着一杯清茶时;当我在游玩途中,往矿泉水瓶中灌满一瓶山泉时,我分明看到同龄人脸上嘲笑的神情。
他们问我:“何为‘好茶’?”。
若按照古人们的标准,“好茶”必与好水、好火、好茶具、甚至好环境环环相扣。
“茶且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兀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很美,是画,是诗,是琴声。茶,不用品,芳香就能够被感悟到;人,不用介绍,“一壶浊酒喜相逢”。
但是,如今要想达到古人对一壶“好茶”的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只可追求那品茶之心,便是“和、静、清、寄”。只要有了这样心境,那么无论在幽静清雅的山林间,还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都能品到一壶好茶;而有了这样的心境,那么即便品不到茶,你也拥有一颗象茶一样清雅的心。
然而,“阳春白雪”固然美,但却过时了,陈旧了。
是啊,中国清淡的山水画哪里敌得过西方的油墨重彩;中国清雅高洁的“高山流水”哪里拼得过电子合成音乐带来的快感;而古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哲学怎么适合这个物欲横流、赤裸裸的e时代?
茶,不如咖啡时尚;不如红酒高贵;不如可乐刺激;于是,“寒雪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的身影越发让人不解而好笑了。
我深感悲哀,但这并不妨碍我每天为自己煮上一壶好茶。尽管没有同饮人,但我依然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尽管连婴儿都知道冲着麦当劳大叔和肯德基爷爷开怀大笑,但这不会妨碍青碧的茶叶在云蒸霞蔚间,雨露甘霖中静静地生,静静地长。不是吗?因为它是“茶”,本来就“花开花落两由它”。
(选自《读者》2006年22期,有删改)
16.作者认为品茶需要拥有一个怎样的心境?(3分)
答: 。17.请你说说“早年并不知如何品茶,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一些精巧美妙的东西会如同嫩芽一般,悄悄地萌发在你生活的枯树上。”这句话中的加点的短语在文中的深刻含义?(3分)
答:
。
18.作者认为想要品到“好茶”所需的条件与古人的标准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同?(4分)
答:
。19.读罢本文,你认为作者在无形之中贬斥了如今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答:
。
20.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其中有很多话语是很值得玩味的,例如文章末尾一句“因为它是‘茶’,本来就‘花开花落两由它'。”请你结合文章主题谈谈你对“花开花落两由它”这句诗的理解。(4分)
答:
。
21.中国茶,源远流长。早已脱离了饮品的简单层面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郑板桥于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而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亦云: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春茶比酒浓。话说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却能醉人。你如何看待“茶”这一饮品的,读了本文后,不妨谈谈你的感受。(3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20分)
当心生活中的核辐射
①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漏……而这些不是离我们远着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②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与它打交道。举个简单例子,你咳嗽了,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胸部透视单,你不是就将胸膛袒露在了X射线前了吗?如果是做CT检查,你“吃”进的X射线会更多。这些可都属于核辐射哦。
③不过你会说,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那也未必。你如果买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装修,而种种装修材料(如瓷砖、复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质,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④即使你不买房子,可总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样存在着遭受核污染的风险。
⑤至于形形色色饰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艺品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前不久,某市环境监测机构为一市民作室内检测,发现室内放射性超过安全标准近1倍,可墙面、地板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查来查去,“真凶”最终浮出水面,原来是一块作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
⑥金银首饰为人们所青睐,常将其作为身份尊贵的标志。殊不知,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掺入了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光彩夺目而廉价的合成首饰制品,材质成分更加复杂,如果长期佩戴,很有可能诱发皮肤病甚至皮肤癌。
⑦由此可见,核辐射就在我们身边。而长期遭受辐射,会使人体产生诸多不适,严重的可造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损伤。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眼底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早衰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缠上你。
⑧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而色变,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就能将其危害削减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响健康。
⑨建议你从生活细处做起,堵塞核辐射的种种污染途径。例如,房屋装修追求环保;谨慎对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远离污染严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饮用;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制品最好先经过放射性物质测定;不要频繁去高原和极地旅游,尽量减少宇宙射线的辐射等等。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24期,有删改)
22.本文想要给我们说明一个什么问题?(3分)
答: 。
23.从文中看来,日常生活中在哪些方面可能遭受核辐射?我们应该怎样来应对?(4分)
答:
。
24.联系全文,请你说说生活中的核辐射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
答:
。
25.简要分析②段中的“吃”字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它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妙处?(3分)
⑴含义: 。
⑵妙处:
。
26.第⑤段“‘真凶’最终浮出水面”一句中的“真凶”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一般陈述句,则应为:
,联系全文看,作者在此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4分)
27.工业文明、科技进步让人类受益匪浅,但是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请你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并结合本文,谈谈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的反思。(3分)
知识链接:权威医学杂志“The Lancet”的报告显示,使用手提电话,其电磁辐射有机会造成记忆力受损、睡眠紊乱、头痛、癫痫及血压上升等症状,而儿童受影响的可能性较大。现为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手机系统GSM的频率为900和1800MHz,其振动的电子过程会对人体脑部健康和精神状态造成影响。 (摘自人民网)
答:
。
四、作文(55分)
28.从下面给定的两个题目中选做一题。
(1)在十余年的人生旅程中,你拥有了许多值得珍惜和品味的东西,一句甜甜的问候、一封情谊深厚的信笺、一个让你感怀的秋天、一本初次流泪时手边的书或是一晃而逝的某种感触,可否将你的美好或伤痛与我们分享,用最美的文字写出你生活的本真。请你以“我的 ”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④情感真挚而不矫揉造作。
(2)一位先哲曾说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一壶氤氲的茶、一杯清淡的酒、一段婉转的曲,或许就蕴藏了许多传统文化的韵味;一幅写意的画、一行遒劲的字、一扇雕镂的窗,或许就透出了些许传统文化的格调。那么,请你把传统文化作为你视野投注的范畴,从一只只香香甜甜的粽子,一把把风情万种的扇子,一个个红红火火的中国结,一个个憨态可拘的虎头娃,一曲曲优美动听的笛子演奏,一弦弦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筝音中去体味传统文化的韵味。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字数60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④注意话题范围。
命题:刘 畅 陶益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