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年级语文第二次单元过关练习

2014-5-11 0:10:41下载本试卷

初三年级语文第二次单元过关练习

一、默写刘方平的《月夜》,请写在下面横线上,注意书写工整。(5分)

                            

                            

二、积累运用(共27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风流人物______ 披衣______ 稍xùn______风骚  冻jiāng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①《沁园春·雪》是一首词,其中词牌名是    ,上阕描写       ,下阕则写了       

②《雨说》中运用主要修辞是    ,作者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品

    等。

③《蝈蝈与蛐蛐》作者是    ,是     国    主义诗人。

④《星星变奏曲》作者    ,他是一位   诗派诗人,这支文学流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有          ,     等 。

4、写两句表现自然美景的诗句及作者、出处。(2分)

                      

                      

5、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候选歌曲。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6、仿写训练 (4分)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我不是……也不是……而是……)仿写两个句子。
   如:我不是威猛无比的狮子,也不是弱不禁风的羔羊,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头奶牛。

                                   

                                    

三、理解运用(28分)

(一)沁园春·雪 (17分)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


2.说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分)


3.一个“望”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惜”字又含有什么意味?(2分)


4.诗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联系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体会此主旨句的含义。(3分)

5.“惜”字统领七句,请说出“惜”包含哪些意味。(3分)  

6.赏析“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妙处。(3分)

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哪些含意?(3分)

(二)、《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11)

轻轻的我走了,      那树荫下的一潭,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揉碎在浮藻间,      我挥一挥衣袖,
作别西天的云彩。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寻梦?撑一支长篙,
是夕阳中的新娘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波光里的艳影,      满载一船星辉,
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软泥上的青荇,      但我不能放歌,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在康河的柔波里,     夏虫也为我沉默,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诗中用了哪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至少写出四个)其作用是什么?(4分)               

                       

3.诗人为了表达感情运用了哪些客观物象?(2分)                    

4.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3分)                      

                                        

(三)文言文练习铁杵磨针(10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方舆胜览》)【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1、解释加线词。(2分)①未成    成(     )  ②还卒业   还(     )

 ③欲作针    欲(     )  ④太白感其意 感(     )

2、解释 “之”字各指代什么。(3分)

(1)问之,曰:“欲作针。”(    ) (2)辍耕之垄上(        )

(3)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2分)逢老媪方磨铁杵。译文:               

4、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就是出自此事。“太白感其意”想一想太白听了老媪的话有何感想?请写出来30字左右。(3分)

                                  

                                   

四、作文:(30分)

下面是一篇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尚缺中间部分;请你根据文题、开头和结尾等提供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记叙,补写出中间部分。字数至少400字。

我生活在集体怀抱里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陆与大陆之间有海隔着,家庭与家庭之间有墙隔着,人与人之间有谜隔着。我看过这句名言后,便将“人与人之间有谜隔着”这个意识悄悄地埋藏在心中,渐渐地我用陌生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

  难道这句名言错了吗!不,只是好像还没有读完。看,集体的怀抱那样的温暖,大家的友情那样的深厚。要将这句名言完整地记在心里,那我还要加上一句:这个谜,是可以用诚挚的友谊解开的。

答案:

二、5:第一句介词不当,将“在”改为“从”或删去“在”;第二句搭配不当,“进入”与“候选歌曲”不能搭配,应将“进入”改为“作为”或在“候选歌曲”后加“范围“,使动宾搭配得当;第三句错误为词序不当,”广泛“应移到“传唱”前,或删去“广泛”。

6、我不是价值连城的宝石,也不是一无所有的废铁,而是燃烧炉中的一块钢。
我不是挺立高山的巨石,也不是多姿多彩的顽石,而是宽广马路上的一粒石子。
我不是辽阔无际的海洋,也不是屈身低洼的水沟,而是辽阔大海中的一滴水。
我不是翱翔天空的雄鹰,也不是弱不禁风的羔羊,而是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的一只小鸟。

(一) 1.动态描写。(化静态为动态)感受北国的雪景壮丽雄奇,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神州大地生机蓬勃,中华民族前途光明。
2.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阕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价。
 3.“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具有雄才大略。“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才华不足,不擅“文治”。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抱负。作者坚信将来人民的江山定要开辟民主幸福的新时代。

 5.“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批评他的不擅文治,文学才华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6.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7.作者自指,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二)1.以离开康桥时感情的起伏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

  2.招手、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节展示的画面动起来,有立体感。

  3.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

  4.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奠定基调,结尾与开头呼应,“悄悄的”告别康桥。开头与结尾两节诗的形式基本相同,更好地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