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唐睢不辱使命》练习

2014-5-11 0:10:42下载本试卷

《唐睢不辱使命》练习

一、按注音填空正确的字

(1)唐睢不rǔ ____使命  (2)秦王fú ___然怒 (3)免冠徒x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   (5)休jìn ____降于天   (6)天下gǎo ___素

(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àng ___江边

(10)天上宫què ____   (11)三年jī ____旅客   (12)低qǐ ____户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2)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 )

(3)岂直五百里哉!( )( )

(4)长跪而谢之曰( )

(5)万籁此都寂( )

(6)今日又南冠( )

三、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扑于殿上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之怒乎?

D、秦王不悦。

四、填空。

1、《战国策》是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篇。

2、唐睢是____国的使臣,他是一位____的谋士,出色地完成了出使奏国的使命。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____;聂政之刺韩傀也,____;要离之刺庆忌也,____。

五、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弗( )敢__  长( )者__  错( )意__  怫( )然__  免冠( )徒跣 ( ) ____  以头抢( )地__  休祲( )__  缟( )素__  色挠( ) __

七、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②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③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④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⑤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唐睢不辱使命》答案:

一、(1)辱  (2)怫  (3)跣    (4)抢  (5)祲  (6)缟    (7)挠  (8)彗  (9)瘴  (10)阙  (11)羁    (12)绮

二、(1)用,交换  (2)派遣,出使  (3)难道,只是    (4)道歉  (5)一切声响(6)囚徒   三、C 

四、1、西汉  刘向  33  2、安陵有胆有识   3、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仓鹰击于殿上   

五、1.(1)“仓”同“苍”,青色。(2)道歉。

2.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 (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六(1)fú不敢。zhăng忠诚厚重的人,也指年高有德行的人。cuò放在心上。fú发怒的样子。guān xiăn摘下帽子,光着两脚。qiāng撞地。jìn吉祥和凶险。găo穿丧服。náo屈服的神色。

七①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②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③“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④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⑤“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