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温馨提示:学语文的最高境界在于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面对语文试题,我们会感受春风拂面的舒畅,请耐心、仔细地答题,相信定能获得成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为2分。
一、积累和运用:(3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bó( )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xié( )的旋律,如fān( )ē( )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2、根据所给的古诗文的上下句或提示语默写填空(15分)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③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忽如一夜春风,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⑦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 , 。”
⑧父亲叮嘱刚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 ”的旷达胸襟。
⑨刘墉在《山水之歌》中写道:“如果在夜晚,看明月松间、清泉石上,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村妇砧杵,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将是何等地闲适。”这段文字引用了不少古诗文中的语句,其中划线句就出自唐代诗人 的《山居秋暝》中“ ,
。”
3、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备选词语:①拘谨 ②晦暗 ③滋润 ④笨拙 ⑤酸楚 ⑥终身受益
⑦心旷神怡 ⑧郑重其事 ⑨振翅高飞 ⑩豁然开朗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本好书,可以 你的心田;一篇美文可以让你在失意烦恼时感到 ;即使是一则短小的寓言,也可以让你在迷惘时眼前一亮,心中 。亲爱的朋友,莫观望,莫等待,赶快 ,飞向书籍的太空尽情遨游吧!
4、续写句子:(2分)
站着,给大地一片绿阴;站着, ;站着, ;站着,给城市一缕温馨。
5、实践探究:(4分)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初三(2)班晚10∶30下自习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另外,请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信息(2分) ①
②
(2)建议:(2分)
6、古诗鉴赏:(6分)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这是 代诗人 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2分)
②全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枫/渔火/对愁眠
C、姑苏/城外/寒山寺 D、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首句,写了三种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巧妙而有层次地表明了夜泊的时间及感受。
B、“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指江桥和枫桥;“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C、诗的后两句只写了“卧闻山寺夜钟”这一件事,却使全诗的神韵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D、全诗在描写江南水乡秋夜里幽寂清冷的氛围中表现了羁旅者萦绕心中的缕缕轻愁,创造了情境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二、现代文阅读:(13+13+10)
(一)心中的芦苇
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 A (摇撼 摇动 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①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横,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B (消失 弥散 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②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注]①荆轲:战国末刺客。因刺秦王赢政未遂被杀。②孱(chán)弱:瘦弱,软弱。
7.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填在A、B两处。2分
A处( ) B处 ( )
8.从文中找出与第⑤段内容相照应的两个句子。4分
①
②
9.揣摩句子,说说你对它的理解。2分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10、请简要概括第⑥段的内容。2分
11.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聆听植物的心声
秦岭
①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木原谅。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
②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对植物进行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看来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统提供了佐证。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了。”
③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例如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这就是植物喊‘哎哟’的方式。”
④德国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反而听不到。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当植物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乙烯气体。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这种气体的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朱利曼说:“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⑤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相互交流的。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迷。 (文章有改动)
12.文章开头叙述印第安人的传统有什么作用?(2分)
13.文章第②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分)
14.细读第③段,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表。(4分)
现 象 | 反 应 | 结 论 |
叶子被虫咬 | ⑴ | (3) |
动物受到伤害 | ⑵ |
15.从目前研究进程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2分)
16.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写出其中三种。(3分)
(三)为你自己高兴
刘心武
①朋友小凌自幼双腿瘫痪,在一家印刷包装纸的福利厂工作,业余爱读文学书,常到我家来借,我有一天就对他说:“你怎么不立个大志向,发奋写作,也成个作家?”当时他没说什么,过些天来还书,他告诉我:“我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就这样当个读者挺好。”临告别 时更笑着说:“我活得挺自在乙我为自己高兴”。
②上个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他,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后座上是也有残疾的妻子,搂着他们完全健康的小女儿,三个人脸颊都红喷喷的,说是刚从北京游乐园玩完回来。真的,他们全家都为自己高兴,那是人生中最扎实最醇厚的快乐!
③为自己高兴吧!我为什么不完美?——别钻那牛角尖.要是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那么,让我们都像小凌那样,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
④一个作家朋友得了个奖,却很不高兴c为什么?因为有人问:为什么只是个地区奖,而不是全国奖?如果他得了个全国奖,那么又可以问:为什么不是最高奖?如果是最高奖,那 么又可以问:为什么国际上没有得奖?如果国际上得了奖,那么还可以问:为什么不是诺贝 尔文学奖呢?……这样一路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会有正面的例子,但我举不出来,我只知道美国海明咸和日本川端康成都是在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后自杀身亡的。也许 那自杀的心理因素非常复杂,但一些评论家讥讽海明成的“江郎才尽”,社会舆论对川端康 成达到至美至丰境界的高于富土山的期盼压力,很可能是那诸多因素中相当重要的一种。
⑤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⑥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这个世界很大,机会确实很多,然而这个世界也很小,机遇又极为难得,我们应在奋力进取与适可而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我们要懂得这个世界不单是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更是为平凡的人而存在,
⑦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的努力奋进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能够如现在这样也真是挺不错;为你自己高兴,因为你不为自己设置徒添烦恼的标杆,更不受他人出于好意而设置的缥缈标杆的蛊惑;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17.删掉第②段似乎也可保持文章的完整,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一段?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8.第①至⑤段运用了举例论征和 的方法。举小凌的例子是证明要“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的观点;举作家朋友和海明威、川端康成的例子是证明 的观点。(2分)
19.下面这句话摘自第⑥段。请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争取不凡( )可敬可佩,( )甘于结结实实的平凡,则更可爱可羡……
20.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3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9+8分)
(一)
⑴环滁皆山也。⑵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⑶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⑷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⑸作亭者谁?⑹山之僧智仙也。⑺名之者谁?⑻太守自谓也。⑼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⑾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①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③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④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⑥太守谓谁?⑦庐陵欧阳修也。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得之心而寓之酒 ( )
(2)佳木秀而繁阴 ( )
(3)太守谓谁 (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3.写出本文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2分)
答:
,
24.“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醉”?(2分)
答:
(二)《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25、本文叙述的是 的故事。(2分)
26、课文标题是“ 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皇上视察霸上、棘门?(2分)
27、本文是怎样刻画周亚夫形象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28、翻译下列句子。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2分)
四、作文:(6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你见过2007年上海特奥会会标吗?她名为“眼神” ,寓意“期盼”、“关爱”、“关怀”……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曾有那么一个(一些)眼神震撼了你的心灵,使你久久不能忘怀。请以“眼神”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永远的 (童年、微笑、伤痛、悔恨……)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文题一的题目自拟;文题二请根据提示补全题目。
(3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分班考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35分)
1、(4分) 驳 谐 梵婀
2、①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悠然见南山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⑨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滋润 心旷神怡 豁然开朗 振翅高飞 ③⑦⑩⑨(每个1分)
4、示例一:站着,给鸟儿一个家园; 站着,给人们一把巨伞;
示例二:站着,给大山一份和谐;站着,给大漠一泓清泉;(一线生机)
5、信息如:①某学校用“时间+汗水”方法进行中考备考; ②这种方法极大的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 ③学生不堪重负,而又无可奈何;
④学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等。 建议如:应推行素质教育,寻找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多给孩子睡眠时间,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古诗鉴赏:(6分)①唐;张继。②D③B
二、现代文阅读:(13+13+10)
(一)7.A处:摇曳B处:弥散
8.(1)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2)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9、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人却是有思想的,坚韧的。(如果用文中的“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一句回答也给分)
10“我”在大学时代对芦苇的感悟(或认识、理解等)。
11.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韧性及坚强。作者赞美心中的芦苇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意对即可)
(二) 12.引出“植物也有语言”这个话题。或者:证明植物有可能有语言。(2分,意思符合即可)
13.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或:植物也是可能有语言的。或:植物的语言最终有可能会被破译。(2分,意思符合即可)
14.(1)释放出一种激素。(2)释放出内啡呔。(3)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或: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4分,⑴⑵处每空1分,⑶处2分,意思符合即可)
15.声音(或者:高频声音)和能量(或者:光)。(2分,每点1分)
16.如:⑴大胆的科学设想 ⑵广泛的科学研究 ⑶深入的科学研究 ⑷勇于实践的精神⑸科学技术的发展 ⑹雄厚的科研力量 ⑺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等。(3分,每种1分。答出上述7种条件中的任何3种即给3分;答其他的,合理也可)
(三)17、 3分 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说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2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1分)
18.2分 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1分) 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1分),答“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也给1分)
19.2分 诚然(或:虽然、固然) 然而(或:但是) (各1分)
20.3分 示例:①“为自己高兴”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为自己的平凡充实的存在而高兴,而不要总是为那些自己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徒生烦恼。②人还是要有一个远大目标,并要为此作出最大努力。完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应该是我们中学生所具有的人生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文言文阅读:(9+8分)
(一)21、(1)寄托 (2)草木茂盛 (3)为,是
2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2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4.“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
(二)25、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
26、作比较,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风范。
27、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从军容军纪等方面对比衬托,体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臾奉承、不趋炎附势的真将军形象。
28、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四、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