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中学初三语文学习快乐园

2014-5-11 0:10:42下载本试卷

中学初三语文学习快乐园NO:3205A

(适用初三年段:时间120分  满分150分) 

矩形标注: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紧张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我们希望通过以下题目,了解你的学习成果和我们的教学效果,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沉着动笔吧!祝你旗开得胜!


我说你听(5分)相信自己能行,发挥你的水平,对你来说题目并不难。

听说训练

1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出交谈的语言。

  张洁同学到商店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付款时给了女收款员十元钱,没等找钱拿着笔就走了。走出商店忽然想起还没有找钱,于是,又返回去交涉此事。如果你是张洁,怎样说才能使收款员满意,并愉快的把钱找回来?请你把应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阿姨(或同志,其他对女性的尊称也可以,1分),刚才我拿十元钱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没等您找钱我就走了,请您费心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说清事情,承担责任,1分)?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态度诚恳,表示感谢,1分)_。

语林漫步(30分)动笔前可要先看清题目的要求啊!

1.补全成语

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②_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填空

1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孟子认为应该:舍生而取义_。

2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2分)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两句意思一样。

4诸葛亮〈〈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一句话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所以倾颓也

5(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后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请你写出来源于三国故事的另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多写一个,奖1分)

61用动静错觉写景的名句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达作者豪放超逸、神奇想象的句子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生命珍视之情的语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叹人生易老,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文中加“一”线的部分是对偶句,也叫对仗。根据其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人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4、谜语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下面对联中各暗含一个字,请你猜猜。(2分)猜   谜

黑不是 白不是 红黄更不是 和狐狸猫狗彷佛 既非家畜 又非野兽

诗也有 词也有 论语上也有 对东西南北模糊 虽是短品 却是妙文

上联谜底:     。  下联谜底:    

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操军营的东风。”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 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本题为加分题,每写对一组加2分,加满4分为止,成绩计入总分。)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或故事: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或故事:______________

书海拾贝(35分)上一道题一定做的很好吧!如果觉得很累,就稍微休息一下再往下做。

(一)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6分)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________。

(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解释加点的字。(3分)

①衡(    )于虑    ②而后喻(    )  

③以光(   ) 先帝遗德

2.(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甲) 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________。

(乙) 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_______(3分)

(二)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③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⑤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⑦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   填空题:

⒈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孟子,其名    ,字      。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儒家代表人物,后世尊为“        ”。我们还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分别是《           》《          》。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以鱼和熊掌设喻,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点“_________”;用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推理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论证了“义”的存在。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辩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5.《鱼我所欲也》中反映孟子对君子取财正确认识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鱼我所欲也》蕴涵成语“舍生取义”的句子是              。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答: 

8.作者认为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谈的是人生修养的问题,告诉我们当人生面临关键之时、关键之事选择上会分出差别。原文哪两处语句内容体现“关键”二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辩的句子:_____          __。

11.“非独贤者有是心”文中的“是心”指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      的主张。

12在前面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对战争三要素分析的名句是:“                 ,              ”;他认为人生都应该历尽磨难,方能成就大业,否则将一无所有的观点是“              ,               ”。

13.语段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4.给本节按照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总结的顺序给它划分三个层次,概括层意。

答:____                  _

2.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1二者不可得 _______________ ②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③则凡可以患者何不为也___________ ④所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⑤贤者能勿耳     _______________6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7故患有所不也。(      )  8尔而与之。(       ) 10所识穷乏者我与。(   ) 11.鱼我所也        12.亦不可以乎        13、如使人之所欲          

3.  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故患有所不辟也。                      

4.写出文中的通假字。
               ,意为        。

5、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每句只画两处)
(1)乃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5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    辟:“辟”通“避”,躲避。

  ③为身死而不受。            乡:_“乡”通“向”,从前__

  ④是亦不可以乎?            已:_停止,放弃__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天性,天良。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文:(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_

3、简答题(2分)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道理____论证和____举例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作家心声(60分) 让你的试卷有一张清秀的脸孔。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养成良好习惯。

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 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要求:1以“责任”为话题写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 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