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3
卷一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I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翩然(piān) 鳞次栉比(jié) 干涸(gù)
B.降服(xiáng) 随声附和(hé) 地壳(ké)
C.秕谷(bǐ) 坦荡如砥(dǐ) 筹措(cuò)
D.绮丽(qǐ) 同仇敌忾(qì) 棱角(lí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复盖 穿流不息 痛心疾首 B.谛听 漫不经心 截然不同
C.克苦 走投无路 星罗其布 D.供献 原形毕露 题纲挈领
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的人热衷于猎取恩宠荣禄,把自己的光阴牺牲在伺候权贵、谋求接见之
中。(伺候:有讨好奉承的意思)
B.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雪:煮成的盐)
C.这里窗明几净,空气清新,可供你舒适地潜心攻读,为你淘金提供了很好的
条件。(淘金: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选出沙金)
D.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赤裸裸:没有在世界
上留下什么东西)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一般,已成“过去”了。
B.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
C.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D.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周围数千名群众的生命可能遭到严重损失。
B.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的体质增强了。
C.从房内飘出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D.代表们对开发山区的经济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一项是 ( )
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7.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前启后,从景色描绘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评价。
B.“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以形象的比喻,表明诗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问一答,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一诗人依次从检阅军队、演奏军乐和军中用餐三个方面具体地描写了军营生活,表露了作者壮志不已的昂扬斗志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观情绪。
8.下列课文的篇名、作者和时代(国别)不对应的一项是 ( )
A.《童区寄传》——韩愈——唐代
B.《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C.《听潮》——鲁彦——现代
D.《在法庭上》——莎士比亚——英国
卷二
二、背诵和默写(共6分)
9.根据提示填空。
①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伟大抱负的句子是
“ "。(2分)
②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来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品格的句子是
“ .”。(2分)
③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21题。
(一)
(1)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
(2)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表现在骨气方面的许多动人事迹,还是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的。
(3)南宋末年,元军攻入首都临安,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的统治者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统治者多次派人劝他,说什么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他这种为了保全民族气节,拒绝高官厚禄,慷慨牺牲的英雄气概,实在是可歌可泣的。他在有名的《正气歌》里热情歌颂的浩然正气,正是他行为的准则和写照。
10.文中说“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有骨气的人”,请问,不同时代的“骨气”有什么共同点?(3分)。
11.所选文字第(3)段证明了怎样的观点?(3分)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达了文天祥怎样的民族气节? (3分)
13.请你补充一个事例,证明“威武不能屈”这个观点。(3分).
(二)
计算机的发展使科学家得以利用声波、雷达或其他信号探查地下空间,获得坐标网络限定的某一区域内的大量地面数据,从而分析来自.空洞处的信号。
空中探测洞穴的技术有:电磁技术——装配超大天线的低空飞机可测量地面的电阻,飞机在一系列坐标网络内作往复飞行时,把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因为空气的导电能力不如岩石,所以空洞在数据中表现为高电阻区域。穿地雷达——空军研究实验所正在耗资60万美元研制从空中探查隧道的穿地雷达,向地下发送无线电波,从返回的杂波中找出空洞的反射波,通常用该技术探查到的深度可达6米。卫星成像术——在太空中,隧道的地质特征可能以凹陷的地面特征表现出来,不过,这些特征容易混在杂乱的地形中。
通过计算机,传感器的位置更接近目标,因此,发现洞穴更有效。地面探测洞穴的技术包括:地震技术——向地下发送声波后,用连在计算机上的灵敏耳机接听洞穴的反射波,能比其他方法探查得更深,但需要熟练的译释和较多时间。地电阻X线土层照相术——置于土壤中的电极绘制出地下电阻。曾经探查到的地铁隧道可达14米深。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也曾用该技术寻找秘密武器库。微重力——科学家利用一种称作重力仪的装置可以发现深达30米的洞穴上方重力的细微变化。测量重力最常用激光被测定物体在精确距离内的降落时间,洞穴上方的重力会较小。然而,有地球物理学者说。地面技术比较费时,并容易受到敌方伏击。
14.计算机的发展对探查洞穴具有什么意义?(3分)
15.请你给上面文字拟一个能体现说明中心的标题。(3分)
16.与空中探测洞穴的技术相比,地面探测洞穴的技术有什么优点和缺点?(4分)
17.如果在地形复杂的阿富汗探测洞穴,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3分)
(三)
心中有他人
(1)一座煤矿在凌晨突然停电,9名矿工被迫停止作业,他们只得在漆黑的深井中等待。片刻后他们等来的不是光明,而是比停电更可怕的泥石流。汹涌而至的泥石流轰隆隆涌向他们。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们拼命往主巷道跑,慌乱中一名矿工不小心被矿车夹住,不能动弹,另一名矿工陷入一个泥坑。黑暗的矿道里7名矿工停止了奔跑,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再跑,救人要紧!”他们使劲把两名同伴.拽了出来,躲过了死神的第一劫。
(2)在主巷道50米处他们又开始了与死神的第二次较量。泥石流滚滚向前,随时有淹没他们的可能。跑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齐心协力用煤块、石块和矿车垒起一道厚厚的墙阻挡泥石流,然后趁机后退,退到主巷道110米处,他们找到了通风巷和氧气源。
(3)很显然,在这种极度危险的处境下光有氧气远远解救不了他们。吃喝是最大的生存问题。矿井中没有任何食物,他们同时想到了吃树皮。一个年长的矿工决定分成三组按时间轮流到不远处扒柳木矿柱的树皮。第一次几名矿工扒来的树皮他们吃了两天。第二次两名矿工使出浑身力气扒回了6根矿柱,然后扒下树皮让给大家吃。光吃树皮没有水,饥饿和黑暗像猛兽一样威胁着他们,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个年轻的矿工冒着危险在通风巷附近找到了一个足够可以让他们喝很长时间的水坑,喝水时他们并没有只顾及自己。扒树皮用的力气较大,年轻的矿工扒树皮给年长的吃;年长的用矿帽舀来水让年轻的喝。在漫长的黑暗中,有人困顿丧气了,年长的矿工就会给他们讲自己一生当中遭受的磨难,他说:“我一生当中经历了多次比这更危险的大风大浪,现在我不是挺过来了吗?人生的道路还很长,眼前的危险算得了什么?再坚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能放弃!"长者的鼓励使那些虚弱的矿工信心陡增,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抗争…… 。
(4)就在他们在黑暗中与死神较劲的同时,外边的营救人员争分夺秒地动用一切力量营救他们。8天8夜后,他们得救了!他们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件真事就发生在我国西部某省。
(5)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人性的光芒。那就是爱,爱自己也爱别人。心中有他人,这种光芒可以穿透任何黑暗的铜墙铁壁;心中无他人,即使你身边有再多的光芒,最终也会被黑暗所吞噬。
18.文中第(3)段说“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抗争”,请问,矿工在与什么“抗争”?(2分)。
19.文中的9名矿工为什么能创造生命的奇迹?(3分)
20.文章末尾的划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具有什么作用?(4分)
21.仿照“心中有他人,这种光芒可以穿透任何黑暗的铜墙铁壁"这句话,以“心中有他人"为开头,写一个句子。(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①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
【注释】①畔:通“叛”,背叛。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兵革非不坚利也⑤委而去之
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4分)
(1)①必以分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①小大之狱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5.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①在“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
②“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26.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3分).
五、作文(共60分)
27.片断作文(10分)
那是中考前一个星期天的雨夜,我独自一人徘徊在校园里。面对中考,想得很多很多……
请你以这个特定的情景写一段表现心理活动的文字。200字左右,不必拟题。
28.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
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
②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l.C 2.B 3.C 4.D 5.B 6.C 7.D 8.A
9.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出淤泥而不染(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 11.富贵不能淫
12.拒绝高官厚禄,宁愿为民族利益而死。 13.(略)
14.使科学家得以利用声波、雷达或其他信号探查地下洞穴。(或"比较精确地探查洞穴”)
15.洞穴探查术(或”探查洞穴”、“计算机洞穴探查术”、“计算机探查洞穴"、“利用计算机洞穴探查术”、“利用计算机探查洞穴”)
16.优点:传感器的位置更接近目标,发现洞穴更有效。
缺点:地面技术比较费时,并容易受到敌方伏击。
17.(如:穿地雷达、地震技术、地电阻X线土层照相术、微重力技术等均可)
18.死神,或“危险”
19.依靠心中有他人的团队精神,在黑暗中互相救助,互相鼓励。
20.归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我们应当发扬光大心中有他人这种爱。
21.(略)
22.①指牛、羊、猪等祭品 ②保佑,赐福③目光短浅④兵器、武器⑤离开
23.(1)①把(或“拿") ②凭(或“凭借"、“依靠")
(2)①的。②它(或“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4.①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②这样,但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25.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6.取信于民(或“人和”
27.片断作文(10分)略
28.作文(5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