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初三语文第三次质量调研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背起行囊,满怀希冀与梦想,我们已匆匆踏上了初三的旅途。此刻,当你坐在桌前,静静地审视着这份卷子的时候,你可能又有了几分焦渴、几多期待。相信吧!当你放下笔,轻松地完成这份答卷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它给了你自信与动力。
一、卷面书写分(5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幸福不喜欢喧xiāo 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rú 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zhuì 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yìyì 夺目。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3分)
当我们从懵懂中走来,蹒跚地沿着知识的阶梯拾级而上的时候,总有人在身边 着我们的手,在眼前 迷茫的雾纱,在心灵上 一扇绿色的窗子。
A、 打开 B、牵引 c、拨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把新产品试制成功了。
B、她的第二次考试已经录取。
C、博物馆展出了一千五百年前新出土的陶器。
D、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
4.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 ,背灼炎天光。(《观刈麦》)
④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⑥写出《沁园春 雪》中以动写静描绘的北国雪景。(毛泽东《沁园春 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4分,三题选两题作答)
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
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②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抒发壮志难酬的句子是: 。
③《陈涉世家》一文中表现陈涉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以新大纲推荐的初中生阅读的外国名著为材料,依照所给的语句形式,补写完整后面的句子:(4分)
我来到法兰西,听到了罗曼罗兰在叙述三位巨人的不凡历程。
(1)我来到----------,听到了-------------------------------------------------------
(2)我来到-----------,听到了------------------------------------------------------------
6、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你班准备举行“微笑着面对失败”演讲会。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拟一段简短精要的开幕词。(30字左右)(4分)
(2).为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班里准备编辑一本题为“笑对失败”的心语集锦,展示同学们思想上喷发的火花,感情中溅出的汁液。请你奉献一句心语。(2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7--- 16题。
(一)“善待”失败(14分)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众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却也没有避免街亭的失守。
③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卧薪尝胆,最后战胜了吴国。如果越王只一味地尝胆以警策自己,而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他能成功吗?大科学家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之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一蹶不振而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开始下一次的实际。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探寻成功的方法,直到成功为止。他花时十年,经五万次左右试验,才发明了蓄电池。这显示了多么顽强的毅力!
④人生像是长长的跑道,每个人都是一个运动员,跌倒能爬起来奋起直追,便有了成功的希望。因而人都应该“善待”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前进。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到灭顶之灾。楚霸王项羽把失败的原因归为天意。他大喊:“天亡我!”所以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⑤“善败者不亡”,“不善败者亡。”这道出了人生之路的两种不同轨迹。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多少风云人物在风浪中搏击,把风吹浪打看成是磨炼意志。可是,也有一些人受到一些挫折或失败就沮丧不前,沉没于改革的狂涛中。我国有一句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告诉我们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奋斗是成功之父。”如果我们把它和那句谚语综合运用,我们就会成为“父母双全”的人,我们将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在面对“失败”时,我们就会成为“善败者”。那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7、(4分)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善待’失败”的理解?
8、(4分)概括文中列举的一个从反面证明看法的材料,并说明此材料阐明了什么道理?
①反面材料:
②阐明了 的道理。
9、(3分)第⑤段中“父母双全”在文中的意思是:
10、(3分)在你的积累中,还有哪些材料可证明作者的看法,可仿照第③段把你的材料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提示:可以是事实材料,也可以是道理材料;可以是正面材料,也可以是反面材料。)
(二)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19分) 毕淑敏
(1)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万物好似缩微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亲手挑选。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2)于是洁白的纸上,记下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未按笔画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3)接下来,老师说, 好吧,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下四样。
(4)权衡之后,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栏旁边,打了一个小小的“×”,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芬芳的它。
(5)老师走过来看到了,说,不能只是在一旁做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
(6)依法办了,将笔尖重重刺下。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刻,顿觉四周惨失颜色,犹如二十世纪初叶黑白的无声影片。我拢拢头发咬咬牙,对自己说,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舍就舍了吧。
(7)请在剩下的四类当中,再剔去一种,仅剩三样。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带有一种不容商榷的断然压力。
(8)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阳光、水、空气和笔,删掉哪样是好?思忖片刻,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9)老师说,继续划去一样,只剩两样。
(10)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已顾不得探查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白结。笔、阳光、空气,何去何从?闭起眼睛一跺脚,我把空气划去了。
(11)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
(12)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
(13)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诺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固守的字——笔。
(14)感谢这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它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
(15)我细心地收起这张白纸,一如珍藏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11、面对“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首先舍弃“鲜花”的理由是
; “我”最终保留“笔”,是因为它
。(用原文填空)(2分)
12、第(6)段中“腰斩”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13、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修辞手法,请任选一例,说说它的作用。(3分)
14、第(12)段“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请揣摩当时哭泣同学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这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30字左右)(4分)
15、一篇好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请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说说本文结尾[15)段]的优点。(4分)
16、亲爱的同学,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将面临许多艰难的抉择。就现在而言,你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得借用文章内容)(4分)
四、文言文阅读(24分)
认真阅读文言短文,回答17----25题
(一)(15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置人所/罾鱼/腹中
18.填空。(2分)
《陈涉世家》选自《 》,它是一部史学 巨著,也是一部 巨著。鲁迅赞誉为“ , 。”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楚人怜之( ) (4)等死,死国可乎(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2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备了哪些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邹孟轲母(节选)(9分)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4)渐化,逐渐濡染。
2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3)真可以居吾子矣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复徙舍学宫之旁。(2分)
译文: 。
25、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4分)
内容:
启示:
五、写作(60分)
26、认真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甲和乙都在县文工团工作,都是歌唱演员。
甲经常对乙说,现今的社会,如果没有很多朋友相助,完全靠个人单打独斗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乙听后只是笑笑,不吭声。
县城偶尔有中央、省、市的名演员来演出。每当这个时候,甲就早早地来到演出场地的前排。当每个名角演完,他总是拼命地鼓掌,有时甚至站起来夸张地狂叫、吹口哨,让明星们很兴奋。演出结束后,甲轻松地得到了与明星们合影的机会。他把这些照片洗印出来,在书房挂了满满一墙,有的还扩印了数十张送亲戚朋友。当地很多人都知道,甲在文艺界有很多朋友,是个人物。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10年。这期间,乙很少有应酬,只要一有工夫就读专业书,参加函授学习,研究当地民歌,先后到数十个民歌村采风。他后来参加CCTV歌曲大赛得了二等奖,再后来还到《艺术人生》中亮过相,红遍了全国。
乙后来也衣锦还乡,到本县演出,甲又坐前排。不过,这次他没有鼓掌,也没有与乙合影。到晚上,他一直趴在窗前望着满天星星默默流泪……
很少人去思考鼓掌与本人的干系,很少人能在鼓掌中找到羞愧和奋发的力量。在为别人鼓掌时是不是想想自己何时能赢得掌声。亲爱的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些什么感触和联想呢?
要求:(1)根据所给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或叙述事情,或发表议论,写一篇文章。(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