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 (30分) | 二(37分) | 三(23分) | 四 (60分) | 总分 | |||
(一) | (二) | (三) | (一) | (二) | |||
前言:仔细看,好好想,相信自己,定能考出好成绩!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ruì 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ǎo ______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án _____恼之泉。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悲惨的结局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南辕北zhé______ 。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5月18日,中国足协、淄博市政府和临淄区政府联合组成代表团,_____________,前往国际足联,进行了一次足球起源地与现代足球统帅部的对接。
①带着足球起源地人民开发足球文化资源的历史责任
②带着足球起源地人民推动足球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③带着足球起源地沉甸甸的历史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 古诗文名句默写((1)—(6)题必做,(7)(8)两题任选一题)(10分)
(1) ,拾此充饥肠。
(2)更深月色半人家, 。
(3) ,载不动许多愁。
(4)过尽千帆皆不是, 。
(5)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一句“ , ”来赞美他们。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1)
(6)辛弃疾在《破阵子》描绘军人用餐,演奏军乐的壮阔场面的句子是 ,
。
(7)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 ,
。(写出连续两句)
(8)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 ,
。(写出连续两句)
4.下面两段话中的引语来自古典小说 ,阅读后填写表格。(4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过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和尚来,喝道……
“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概括第一段情节 | 描写的人物 | 人物的性格特点 |
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语境仿造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合理。(3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就会感受到生命意义。
6.语言实践(3分)
我校将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请你为“校园文化艺术节”拟一条宣传标语。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2)
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2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朝政昏,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首句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而说“铺”,这是因为
。(1分)
(2)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 、 的意境。(2分)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敬业与乐业(节选)(12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
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
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
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3)
1.根据作者的阐释,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敬业”的含义吗?(3分)
2.请根据梁启超的论述想一想,为什么要敬业?(3分)
3.作者所谓“人生合理的生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试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4.作者认为“人必须为劳动而生活”,“劳作便是美德,不劳作便于是罪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二)让喧闹世界变宁静(13分)易清
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说不完的方便,也带来了无穷的麻烦。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个越来越令人关注的问题。法国的一些工程师正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试图让喧闹的世界宁静下来。
飞机的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法国国家飞机研究所的“声成像”实验已淋漓尽致地演示出了飞机“制造”噪声的全过程。该实验将大批麦克风放置在风洞中,或放置在飞机刚飞过的地面上,以使人们搞清不同地方噪声的频率和强度。工程师们据此设计和制造出了一种像鲨鱼皮般坚韧的塑料薄膜,只要将这种薄膜安装在飞机的一定部位上,飞机因气动阻力而引起的噪声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抑制。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4)
法国工程师还在设计一种“以声消声”的设备。该设备可产生与噪声声波“异相”的声波。当噪声声波与该设备发出的“异相”声波叠加时,两种声波的波峰和波谷就会抵消,噪声就可被消除。该装置可用在喷气式飞机上,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
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用电脑模拟了汽车发动机的运转。这种“虚拟汽车发动机”可帮助人们搞清真实的汽车发动机在各种情况下的运转状况,技术人员们据此正在设计和制造无噪音的发动机零部件。
在建造道路两旁“声障”的工作中,电脑模拟大有用武之地。有些工程师在研究“声障”时,使用的是缩小了的“声障”实际模型。这样做显然费用昂贵,并且浪费时间。而电脑模型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模拟声障”。况且,在不同地形、不同建筑物、不同类型道路、不同风向风速、不同温度和不同土壤种类等条件下的噪声资料及噪声随时间变化的资料还很缺乏。而通过电脑模型可获取这方面的资料。
在消除噪声的工作中,运用高科技固然重要,但传统方法同样不可忽视。一家公司将旧轮胎割成两块,固定在有孔的钢板上,制成“声障”能有效地吸收噪声,同时也回收利用了大量废旧轮胎。
1.本文的题目很有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4分)
8.消除噪声的方法很多,请从文章中举出三个例子。(3分)
(1)
(2)
(3)
9.当今世界噪音污染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污染之一,对此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想法?(3分)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5)
(三)优美的转身(12分)
母亲已经老了,头上寻不见一丝黑发。母亲在满头乌发时讲过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在我心中留存着。
“我的外公,从前偷过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的菜园偷菜,被人看见了。谁看见?就是菜园的主人呗。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这情节很引起我的兴趣。
母亲接着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了,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
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
“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说。
你说什么?”
“我现在没法做人了。”外公又说。
“别开玩笑了。”那人笑道,“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水灵,尽管问。我那菜,不但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从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
塞到外公手里。
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交口称赞的人。
小时候听这故事,只想笑。童年时,我们的精神被熏陶得相当无私,所以,故事中的偷菜人即使是母亲的外公,我也以为,那人“看见坏人坏事应该冲上去,怎么能转身就走呢”。
为要听懂母亲讲的故事,我费去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也许是某个极糟糕的日子,忽然发现母亲讲述的故事原来饱含着对人的尊严的爱护。再后悟到,人之所以为人,说到底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过程。
1.外公去偷菜,被人发现,外公没跑,却送上门去,你能体会一下外公这个举动是出自怎样的心理吗?(3分)
2.菜园主人发现外公偷菜,非但没有出来责备他,反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你理解菜主人的行为吗?你从中看出菜主人具有怎样的品性? (3分)
3.作者说,“小时候听这个故事,只想笑”,那么此刻你读了这个故事,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3分)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6)
4.文中最后说:“再后悟到,人之所以为人,说到底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完成的过程”
作者的这个领悟是从何处生成的? (3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一)(1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2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2分)
①以头抢地耳( ) ②仓鹰击于殿上( )
③长跪而谢之( ) ④天下缟素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1)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4.从文中你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请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4分)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7)
(二)王积薪闻棋(11分)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①。既灭烛,闻主人媪②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⑤皆所不及也。 (选自唐·李肇《国史补·卷上》)
【注释】①逆旅:旅店。②媪(ǎo):老妇人,这里指店主家婆婆。③伏局:服输。④复其势:此处根据记忆,将婆媳的棋势重新摆试一遍。⑤意思:用意、思路。此处指下子的方法、攻守的路子。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自谓天下无敌( ) (2)宿于逆旅(
)
(3)既灭烛(
) (4)意思皆所不及也( )
2.翻译文下面的句子:(2分)
可棋一局乎?
3.王积薪从自傲到自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0.这则故事告诉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黑色圆点。“你们看见了?”老师问。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只说对了极少一部分,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
只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力。成千上万的不能突破自己,原因就在这里。
请以“突破自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1)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2)可记叙自己或他人经历的事,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情感等。(3)文中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三月考一语文卷(8—8)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1.锐 扰 烦 辙
2.口
3.(1)家田输税尽 (2)北半阑干南半斜 (3)只恐双溪舴艋舟
(4)斜晖脉脉水悠悠 (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7)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六光。
(8)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大闹野猪林(1分) 鲁智深(1分) 狙犷豪放,行狭仗义,疾恶如仇,粗中有细(任写两点 2分)
5.例: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洲)
6.示例:文化乳汁抚育校园新苗,艺术甘泉滋润祖国花朵。
7.(1)“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保“铺”在江上,很形象。(或“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2)和谐、宁静(意对即可)
二、(一)1.专心致志(或心无旁骛)
2.因为凡是职业都是神圣的,所以要敬业。
3.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并对所做之事充满敬意,专心致志,进而发现乐趣。
4.不同意。因为人类或人体的生活,并不都只有“劳动”,为精神享受而进行的“休
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还在不
断增加。
(二)1.(“让喧闹世界变宁静”是一个祈使句)以此作标题,既表现了作者治理噪音,保护环境的急切心情,又能唤起读者的紧迫感(意对即可)。
2.作比较、举例子(例如第5、6自然段);好处略。
3.制造一种像鲨鱼皮船坚韧的塑料薄膜;设计一种“以声消声“的设备;将旧轮胎割成两块,固定在孔的钢板上,制成“声障”等等。
4.略
(三)1.外公去偷菜被人发现,人家没抓他,外公由此内心感到羞愧,自己意识到行为不美而愿受责备,故而主动送上门去。
2.菜主人不是没看到外公要偷他的菜,但他采取了巧妙的方式,妥善地处理了这个“事件”,从中可以看出菜主人的纯朴仁厚,也可以看出菜主人对他人的尊严的爱护,
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3.这道题具有开放性。估计孩子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为以为然,这么小的事也值得一提吗?或不屑一谈,觉得哪会有这等事?或不可理解,觉得这情节太离奇。
三、(一)1.(1)撞坏 (2)“仓”通“苍”青色 (3)道歉
(4)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意对即可)
4.唐睢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略
(二)1.(1)认为或 (2)在 (3)已经 (4)达到或比得上
2.可以下一盘棋吗?
3.听到了店家婆媳下棋的经过。或感到自己的棋艺远不如店家婆媳。
4.即便自己学到了某种本领,也绝不该骄傲,因为学无止境。(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