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测试初三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语文试卷分为第I卷、第I卷、第III卷:包括五道大题,28道小题,共12页。
请按要求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答卷时要安排好作文时间。
第I卷 (共14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写在答题表格中。(共14分 每小题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答案 |
|
|
|
|
|
|
|
1、红色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剔除(tī) 字帖(tiě) 抑扬顿挫(cuò)
B.游弋(yì) 呜咽(yè) 修葺房屋(qì)
C.执拗(niù) 束缚(fú) 装模作样(mú)
D.弦乐(xuán) 相间(jiàn) 扑朔迷离(shuò)
2、没有错别字的是
A.招惹 遮弊 斟酌 意想不到
B.震怒 威胁 殉职 油光可鉴
C.竹蔑 贮藏 云霄 严打赌博
D、琢磨 蒸馏 栽种 无可耐何
3、红色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A.贴切 切:紧急 欣然规往 规:计划
B.务必 务:必须 无精打采 采:颜色
C.阅历 阅:看,察看 执迷不悟 执:坚持
D.主宰 宰:主管,主持 因地制宜 因;凭借,根据
4、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荣誉是伴随着艰难的探索历程来到强者的身边的:贝多芬、海仑·凯勒……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B.师傅声色俱厉的批评,使小王无地自容,他真是后悔极了。
C.在期末考试写作文时,我忽然想出一个绝好的诗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真是妙手偶得啊!
D、优秀的相声演员擅长模仿,无论他们模仿什么,总是惟妙惟肖,令人捧腹。
5、没有语病的是
A.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病毒的知识。
B.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
C.为了避免不发生和减少交通事故,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D.美国公关专家苏珊·雅各贝曾说,是否学会道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
6.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储蓄友情并不要作出多大的牺牲,______平时多一点爱心,______可以将友情的储蓄罐装得满满的。______这时能在储蓄罐里找到_________两枚叫作“知己”的稀有硬币,_________自己的生活就会增添许多欢乐和温暖。
A.因为 才 如果 那么 B.如果 那么 只有 那么
C.即使 也 因为 所以 D.只要 就 如果 那么
7、作品、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搭配有误的是
A、《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北宋
B、《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朝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刘禹锡 唐朝
D、《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朝
第II卷 (共46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包括三道大题:二、默写,三、文言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共21道小题。
二、默写(共6分 每小题2分)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9、南阳诸葛庐,________________。孔子云: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10、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桃花源记》 (选段),完成11—14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选段中当“全,都”讲的三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2、解释文段中红色的词语。 (2分)
①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论: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桃花源中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30分)
(一)阅读(攀缘的牵牛花),完成15—19题。 (12分)
攀缘的牵牛花
牵牛花属旋花科,俗名叫喇叭花。我从小就常看到这种花,它们通常缠绕在篱笆上,有时还爬上宅院的墙头,开着红白蓝紫各色的花朵。因为司空见惯也就不以为意①了。
然而令我诧异的竟是它们呈现出了奇特的景象!譬如有的牵牛花附着挺拔的小白杨攀缘而上,并伴随着它的轨迹络绎地点缀着绿叶和花朵;有的牵牛花将茎蔓盘绕在龙爪槐的树冠上,为其编织着美丽的花环;还有几株牵牛花的缕缕藤蔓居然牵着柳树垂下来的枝条齐驱竞上,直至树顶,从树上往下看宛如一帘彩色的瀑布。
按说,作为一种爬秧草本植物攀缘到这个份上可谓是风流倜傥②了,但它们看重的却是把那些喇叭似的花抑或③花似的喇叭开到高处,想达到“居高声自远”的效果。可见,它们追求美好理想的境界有多么高!
为此,它们要把自己的生命之藤攀升到竭尽能及的高度。
牵牛花当初只是从泥土中钻出的一株稚嫩的幼苗。后来嫩绿的梢头刚一蜷曲软颤,就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躯体是上苍安排的,只能爬行而不能笔挺地直立了。面对残酷的现实,它只能退一步想,只要有梦,有追求,那么追求美的目标就会让心灵之火燃烧得更旺!这时我发现它们嫩绿的梢像蛇头一样无时不回旋向上,寻觅与它合作的伙伴——小白杨、龙爪槐、垂柳、栏杆……为此,它们开始了挑战自我的攀缘,与命运抗争了!
它攀缘的过程,让我领略了它的可贵品格。它遵守行为规范——攀缘要消耗大量体能,但它很本分,不像菟丝子那样寄生在蓬麻上,正如古诗所云“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它对自己的合作者(小白杨、龙爪槐、垂柳等)平等互惠,既借你攀缘升高,也为你披红戴绿来装扮.它攀缘时一丝不苟,非常执着。它上边的嫩梢头边察看路径边呈螺旋式攀升,它下边的藤蔓从下至上拧麻花似的越勒越紧。照这样的路数循环往复,昼夜不停。再就是它攀缘的时节恰逢炎热的夏季,它不仅遭遇烈日灼烤的煎熬,而且还遭遇暴风骤雨的轮番蹂躏.夏季的洗礼,让它更加坚忍不拔,超越非常。
金秋的第一个清晨,秋高气爽,朝霞艳丽。我怀着欢悦的心情又来到那个因牵牛花的攀缘而出现奇景的地方。当我再一次看到白杨、龙爪槐和柳树上的牵牛花时,它们的秧藤、绿叶更加坚韧和簇新,并且从叶柄处又绽开了一茬新花。由于朝露的滋润,喇叭状的花朵更是挺脱、光彩照人了。我便情不自禁地走近它细看,那花朵的口腔里含着红旗中的一枚五角星正喷吐欲出呢,此时我仿佛听它传送着庄严的乐曲,顷刻间在我的耳畔、心中响起。于是,我下意识地立正站直,举目瞩望那攀缘在高处的牵牛花,渐渐地,眼眶里溢出了泪水……
(选自2004年9月6日《北京晚报》 作者王德顺 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②[倜傥(tì tǎng)]<书>洒脱;不拘束。
③[抑或]或是。
15、第2段文字,运用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第3段中,画线句子强调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第4段,红色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攀牛花在攀缘的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可贵品格? (请用①、②……标明你答了几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第2段中摘抄与第7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0—23题。 (8分)
人类不能生活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然而,声音太响太杂,人们又难以忍受。任何声音,不论是乐器还是机器发出来的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形成干扰,就被称为“噪音”。
医学界将噪音给人体带来的病症称为“噪音病”,这是人的整个机体受到噪音污染的临床综合症,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最突出;此外还常常伴有胃肠系统症状,如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等;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也会因人而异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突发性重病。噪音还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关心、同情和友谊。
有人曾不无幽默地说,如果人类再不设法控制噪音,那么到2100年,就没有噪音问题了,因为到那时大家都成了聋子,谁也听不到宣布22世纪到来的钟声了。
由于噪音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人类在不断地利用高新科技来消除噪音。
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噪音污染的治理表示了关注和重视:空中飞行的新式飞机比60年代和70年代初生产的飞机所产生的噪音降低了许多;笨重的煤动力火车已被内燃机车和电力火车所取代;汽车的噪音也较前大大减少了;各国主要城市的街道都安装了噪音监测装置,禁止超噪音标准的车辆通过市区。
美国已研制出第一代反噪音自动消音器,将它放在直升机驾驶员的头戴授话器内,可以降低噪音20分贝。1986年,2名驾驶“空中旅行者”飞机绕地球进行不着陆飞行的美国驾驶员,用的是马萨诸塞电子工厂制造的头戴授话器来保护耳朵。美国生产的最新潜艇其噪音之低,使其他国家的声纳监测系统难以分辨。
在一些先进的工业国家,反噪音装置可以对特定的噪音加以排除。例如,将柴油机的噪音减少99%,而在柴油机旁工作人员的说话声却不会被消除掉。在建筑业,消音装置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日本东京建成的一座拥有5.6万座位的室内棒球场里,由于使用了消音装置,噪音并不比普通电影院的大。
另一种消除噪音的新技术,是用镜像声波来回击声波本身,当这两种声波相撞后,就会产生一个静音区。在应用中,人们只要分析出噪音的波长,就可制造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镜像波长来,这样,即使身处噪音区内,也有对付的办法了。据悉,这一新技术已在医疗中崭露头角。
人类消除噪音的努力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20、本文围绕“噪音”主要介绍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答: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噪音病”会影响人体的哪些系统?请依次答出。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7段列举的例子中,提到的“特定的噪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第8段中“之”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三)阅读《拒绝句号》,完成24,一28题。 (10分)
拒绝句号
冯骥才
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反对我这个标题。他们会说多好的句号啊!句号表示一种完成,一种圆满,一种有志者事竟成,一种成果与收获,或者干脆把这溜圆的句号看成一个个饱满的果实。他们还会问我,当你完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在那最末一行画上一个句号时,难道你没有如释重负、飘飘欲仙般的感受?没有那种大功告成后该痛快干一杯的喜悦吗?
当然,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
打个比方,你在一条路上走,走着走着,忽然有一种“尽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在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进的路上,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一直走下去;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退了出来,画个句号。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画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化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号闪闪发光。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我说的是这种句号。可怕的是,这种句号总是人在不知不觉中画上的。想想看,你曾经做过的那些有益的事,究竟是什么时候并怎样弃你而去的?这种句号往往又是和人的自足、人的惰性连在一起的,所以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
因而,我害怕句号。我对句号保持着近于神经质的警惕。在与句号的斗争中,我一边感到生命的活力,常常闻到自身肌肉搏斗后散发出热烘烘的清香;一边认识到这原是生命存在所必须进行的奋争,也是与自身惰性和保守的对抗。当然……它何其艰难!跨过每一个句号,都需要付出双倍的力量,其中一半是创造力。然而,只要在人生或艺术的道路上,消灭一个句号,便开始一段崭新的充满诱惑的路。我们还会发现,被我们拒绝和消灭的句号,最终竟然会变成逗号,你是不是也会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最积极和充实的人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2段中说“但人生还有另一种句号’”,“另一种句号”指的是什么?(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4段中说“我说的是这种句号”,上文作者曾分析画“这种句号”的“缘故”,其中第二种和第四种“缘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6、第4段中说“这种句号”是“可怕”的,为什么?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5段中,红色的“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6个字)(2分)
28、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文中第6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
第III卷 (共60分)
注意事项:
第III卷包括一道大题:五、作文。
第12页为草稿纸。
五、作文(6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之间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文中不得写出区(县)、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初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共14分)
一、本题共14分。
l、B 2、B 3、D 4、C 5、A 6、D 7、C
评分:每小题2分。
第II卷 (共46分)
二、本题共6分。
8、
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评分:本题2分。每答对一空,给1分。
9、
答案:西蜀子云亭 何陋之有
评分:本题2分。每答对一空,给1分。
10、
答案: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评分:本题2分。每答对一空,给1分。
三、本题共10分。
11、
答案:咸 皆 皆
评分:本题2分。
12、
答案:①(通“邀”,)邀请 ②不要说,更不必说
评分:本题2分。答对①,给1分:答对②,给1分。
13、
答案:①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②这个人为(给)桃花源中人(他们)详细地说出(介绍)自己所听到的事
评分:本题4分。每个语句2分。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各1分。
14、
答案要点: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太久远。 (意思对即可)
评分:本题2分。
四、本题共30分。
(一)本题12分
15、
答案:排比、拟人、比喻 喇叭花呈现出了奇特的景象
评分:本题2分。每空1分。第二空,“喇叭花”答作“它们”,扣1分。
16、
答案:喇叭花看重的是把那些喇叭似的花抑或花似的喇叭(把花)开到高处,想达到“居高声自远”的效果。
评分:本题2分。“喇叭花”答作“它们”,扣1分。有错别字,扣1分。
17、
答案:追求美好理想
评分:本题2分。
18、
答案要点:①遵守行为规范;②对自己的合作者平等互惠;③攀缘时一丝不苟,非常执着;④夏季的洗礼,让它更加坚忍不拔,超越非常。
评分:本题4分。每个要点1分。有错别字,共扣1分。
19、
答案:它们呈现出了奇特的景象
评分:本题2分。
(二)本题8分
20、
答案:噪音对人体产生种种危害 人类在不断地利用高新科技来消除噪音
评分:本题2分。每个方面1分。有错别字,共扣1分。
21、
答案:①神经系统,②胃肠系统,③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
评分:本题2分。不答“系统”二字的、顺序不对的,视为答错。只答对两种,给1分;只答对一种,不给分。
22、
答案:①柴油机的噪音:②(日本东京建成的一座拥有5.6万座位的)室内棒球场里的噪音。
评分:本题2分。每一点,1分。
23、
答案:噪音的波长
评分:本题2分。
(三)本题10分
24、
答案要点:①在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进的路上(的任何一处),②退了出来(,画个句号)。有错别字,扣1分。
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25、
答案:自寻清闲的逃逸 收获后的自满自足
评分:本题2分。每一种1分。
26、
答案要点:①这种句号总是人在不知不觉中画上的。②这种句号大多是人心甘情愿给自己画上的。
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27、
答案:与句号(的)斗争
评分:本题2分。
28、
答案要点:①不断努力地②把句号变为逗号。(每个要点意思对即可)
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第III卷 (共60分)
五、本题共6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 分数及评分标准 | |||||
书写 | 10—8 | 7—5 | 4—0 | |||
字体工整 | 字体清楚 | 字体潦草,难于辨认 | ||||
内容 | 20—16 | 15—10 | 9—0 | |||
符合题意 | 基本符合题意 | 不符合题意 | ||||
表达 | 30—28 | 27—25 | 24—21 | 20—13 | 12—0 | |
结构合理 | 结构较合理 | 结构基本合理 | 结构不合理 | 结构混乱 | ||
评分说明:
①评阅作文,按书写、内容、表达三项分别评出分数,三项得分相加,即为作文的实际得分。
②书写、内容、表达三项每档的赋分都留有幅度,是根据学生作文在各条要求上稍有不足时,从高分向低分作调整用的。
③书写项:档内四条要求中,有一条不合要求,另一条稍有不足的,根据情况分数向下调整。两条以上不合要求的,必须降档。
④内容项:档内三条要求中,凡有一条不合要求的,必须降档。两条以上稍有不足的也降档。某一条稍有不足的,根据情况分数向下调整。
⑤表达项:前三档各四条要求中,凡有一条不合要求的,必须降档。两条以上稍有不足的也降档。某一条稍有不足的,根据情况分数向下调整。
⑥作文纸第一行没有作文题目的,扣5分;作文题目不符合文体要求的,扣2分。
⑦字数;不足600字的,每少写50个字扣1分。
⑧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酌情扣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