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期中测试题
一、1.A 2.A 3.D 4.B 5.B 6.C 7.A 8.D 9.D 10.C
二、课内阅读一11.拘囚 12. 引证 例证 13. 骨气 14. (略)
课内阅读二15.B.A.D.C 16.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7. 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18. 第⑥句是这一小层的论点,第⑦⑧句是事实论据,用例证的方法证明第⑥句 19.不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文化”活动中的一种,先“学术”后“文化”是从部分到整体,范围由小到大,程度由轻到重。 20.牛顿失去对自然怀疑与探索的精神,转入神学以后,再无建树。(或从“课外阅读一”中举亚克敦、韩愈的例子)
课外阅读一21.读而不懂 既读也懂 22.承上启下 23.在学习前人,把前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的基础上 24.指创造时要摆脱对古人的模仿,超越古人,有自己独到的东西。25.可用自己的实例说明有些想法尽管幼稚或不切实际,却能帮助开启新的思路等。26.C
课外阅读二27.第③句 28.正反对比论证、事实论证 29.记叙 30.《世说新语》
三、作文(略)
期末测试题
一、(一)1.D 2.A 3.D 4.C 5.C 6.C 7.C 8. B.
(二)9.安得广厦千万间 10.欲济无舟楫 11.醉翁之意不在酒 12.落红不是无情物 13.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现代文阅读一 14. 外貌、语言(动作) 15. .比喻 借代 16.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泼辣放肆 17.趁我在变卖老屋之际,捞取好处 前冷后热 18.人的变化与其生活的环境的变化是紧密相联的,杨二嫂的巨大变化正是她经济状况日益衰败的表现,这里的深刻社会原因就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而这一点也正是小说的主旨所在。
现代文阅读二 19.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的速度比生活在西岸的羚羊快。 20.它们天天生活在一种“竞争氛围”中;是它们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21.不能。因为去掉“有时”就绝对化了,语言运用不严谨。 22.相吻合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3.答案要点:在德智体诸方面要勇于竞争,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踏入激烈竞争的社会打下基础。为此,应当感谢同学中的竞争对手,有了他,你才有了奋起直追的目标,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应当感谢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有了它,你的意志才会更加坚韧和刚强;应当感谢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有了压力,你才会产生无坚不摧的强大动力。 2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文言文阅读一 25.是进亦忧退亦忧 26.尝:曾经 为:做法 以:因为 微:没有 27.③ 2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a.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b.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0.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31. 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文言文阅读二 32. zhě 就 chán为谗言所害 33.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34.岳阳楼记 35.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36.答案要点:生活中的不幸与磨难往往是一个人的意志的试金石,成为一个人前进和成长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