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语文摸底考试

2014-5-11 0:10:54下载本试卷

初三摸底考试2002、9

班级     姓名    

一、古诗词 (6分)。

1、              ,尚思为国戍轮台。

2、陶渊明的〈饮酒〉中哪两句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    

                     

3、请写出抒写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并写出出处。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多写一句加一分,最多加2分)

                                 

                                

                                

二、文言文阅读 (14分)

  嗟夫!予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本段出自课文          ,作者是           

5、解释词语:尝    或      是     然则      (2分)

6、翻译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谁与归?                        

7、请谈谈你对作者政治抱负的理解?(2分)

                                        

                                 

快马加鞭

子墨子怒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8、翻译句子:(任选一句)(2分)

1)子将谁驱 ?                        

2)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9、结合文章解释“快马加鞭”(2分)

                                                                          

                            

10、你对子墨子的这种做法有何感想?(2分)

                                        

                            

                                

三、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沙漠里的玫瑰的开放

①历史对于价值的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已经说烂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了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复活;把水拿掉的话,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它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水里头往外稍稍舒展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的青苔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色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8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的大叫出声,因为太快乐,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⑥我愣住了。

⑦是阿,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本身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⑨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从何判断它的未来?

⑩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学生。40岁之后,才发觉自己的不足。以前我只看孤立的现象,就是说,沙漠玫瑰放在这里,很酷,我要改变你,因为我要一朵真正的芬芳的玫瑰。40岁以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样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评判,而在于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这个事情在更大的坐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它到底在那一个位置上?我不知道这个横的和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评判。

11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11.说一说作者从“沙漠玫瑰的开放”中领悟到了什么?(4分)

12.阅读第⑧段,写出两个与“南辕北辙”同义的成语。多写1个

加一分,最多加2分。

13.“我”和邻居对开放的沙漠玫瑰的态度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14.说说下面两组句子在句式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4分)

①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从何判断它的未来?

②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就无法理解它的现在,无法判断它的未来。

15. 谈谈你对“我不知道这个横的和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评判。”这句话的理解。(4分)

16.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4分)

(二)

今天,我国许多大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建筑风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却往往没得到同等程度的显著发展。相反,人们为了从土地上获取更多的近期经济利益,屡屡毁坏、侵吞园林绿地。

身居城市热岛中的人们,为求得一隅清凉之地,纷纷投重资购置空调器。其实,空调只是将室内热量移向室外,室内降温以室外增温为代价,这非但改变不了城区热岛现象,反而使之火上加油。须知,绿色植物才是调节城市小气候的最佳天然空调器。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有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阴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减少3至6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            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是交融在一起的,绿树是人类的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的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以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7.用简要文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18. 在划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3分)

A.过滤   阻挡   吸收      B. 过滤   吸收   阻挡  

C. 吸收   阻挡   过滤      D. 阻挡   过滤   吸收

19.文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20.细读全文,列举出城市绿地的作用。(至少答出8点)(4分)

21. “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句中的“交融”一词能否换成“交织”?为什么?(4分)

四、作文(60分)

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正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体裁,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2002、9

一、1、僵卧孤村不自哀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注:1、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2、没写作者,该句不得分。

二、4、《岳阳楼记》 柳宗元  (一空一分)

5、曾经  或许  这样  既然这样,那么  (对两个得一分,对四个得二分)

6、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7、翻译句子得一分。能谈出新意得二分。

8、你将驱赶谁呢?

 我认为你也应受责怪。

9、比喻做的优秀的反责怪。(意思对即可)

10、略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11.对于任何事情的评价,用全面、发展(或鉴往知来)的观点来看待。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的。(4分)

12.天壤之别  大相径庭  (3分)

13.“她看到的是现象本身在那一刻,是孤立的,而我们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或者“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4分)

14.第①句好。理由:层次清楚,层层递进,能更好的解释“鉴往知来“的含义;运用了反问的修辞,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4分)

15.我们不能孤立的看现象。(意思对即可)(4分)

16.略。(4分)

评分意见:第12题多写一个加1分,最多加2分。第13题两句都答也可,只答一句也可。

第14题 从句式和表达两方面评判。

17.绿地对人类生活巨大作用。(4分)

18.D(3分)

19.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由于绿化不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4分)

20.略。(4分)

21.不能。交织是可以分离的,交融是不能分离的,用交融更能突出绿树对人的生命的意义。(4分)

评分意见:第19题答出说明方法得1分,解释3分。第20题少1 点扣1分,4分扣完为止。

第21题 答“不能” 得1分,解释3分。

四、作文(60分)

评分意见

可分好中差三类评分。

好(51~60):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书写工整。以55分为基准线评分。

中(36~50):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书写比较工整。以45分为基准线评分。

差(0~35):思想健康,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说明

根据综合打分后,再按下面各项加减分。

1.思想深刻、构思新颖、语言生动形象或书写美观者,每项可在原得分的基础上加3~5分,但加分后不能超过满分。

2.不写题目者,扣2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最多可扣5分。

4.不足6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