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第六册期末考试试题

2014-5-11 0:10:55下载本试卷

第六册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在括号内写出它
  的字母,最后再将答案填入上表内。(共30分。第1-20题,每小题1分;
  第21-25题,每小题2分。)

 1.红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  ]
  A.地穴(xué)  蠕动(rǔ)   羞涩(sè)
  B.教诲(huì)  眼眶(kuàng) 颓唐(tuí)
  C.辍学(chuò) 翘首(qiáo) 搀扶(chān)
  D.畸形(jī)   虬枝(qiú)  脂肪(zhī)
 
 2.多音字注音全对的是              [  ]
  A.校样(xiào)  呜咽(yè)   憎恶(wù)
  B.村氓(máng)  称职(chèn) 倔强(jiàng)
  C.推重(zhòng) 处理(chù)  折腰(zhé)
  D.效率(lǜ)    攒动(cuán) 号叫(háo)
 
 3.成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
  A.谈笑风生 酣然入梦 凶神恶煞
  B.装腔作事 赴汤蹈火 改斜归正
  C.倚财仗势 随声附和 姹紫嫣红
  D.抑扬顿挫 不无裨益 天翻地覆
 
 4.形似字组词不正确的是             [  ]
  凑 揍 缚 膊 赖 懒 捐 损
  A.凑巧 挨揍  B.绑缚 胳膊  C.赖惰 懒皮  D.捐资 损失
 
 5.不成为近义词的是               [  ]
  A.惊异 诧异   B.慈祥 端详
  C.谦虚 谦逊   D.纯真 纯洁
 
 6.不成为反义词的是               [  ]
  A.涣散 热忱   B.宽裕 拮据
  C.高尚 庸俗   D.慷慨 吝惜
 
 7.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是             [  ]
  A.坚定不移   B.拈轻怕重
  C.一代天骄   D.任劳任怨
 
 8.根据句意用双竖线划开主语、谓语不正确的是   [  ]
  A.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
  B.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教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C.人们在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D.我‖想起在延安蓝家坪我们种的菜园来了。
 
 9.对分句间关系或句意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复句:闻一多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
   分析:选择关系。句中突出强调了闻一多先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
  B.复句: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分析:因果关系。句中既强调了“爱”这一结果,又写出了“爱”的原因。
  C.复句:上面的路虽然还很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分析:转折关系。句意在于强调路“不陡得那么厉害了。”
  D.复句: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分析:并列关系。句意在于强调“心忽而轻松了”,因为这个分句在前面。
 
 10.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
   那是万马奔腾,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 )竞赛结束的时候,( )纺
 得多的还是纺得比较少的,得奖的还是没有得奖的,大家( )感到胜利的快乐。
  A.因为 无论 都  B.因此 无论 都
  C.因此 即使 也  D.但是 只要 就
 
 11.没有语病的是                [  ]
  A.悦耳的歌声和轻盈的舞姿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
  B.能否接受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进步的重要因素。
  C.崔大庆忘我牺牲的精神,怎能不被人们称颂?
  D.经过大家的讨论,明确了是非的界限。
 
 12.修改病句正确的是              [  ]
  A.物理教师给大家讲了许多学科。
   修改:物理教师给大家讲了许多物理学科。
  B.两天一夜没停的黄风又刮起来了。
   修改:两天一夜没停的黄风刮起来了。
  C.果园里结着粒饱色鲜、香气扑鼻的各类果实。
   修改:果园里结着粒饱色鲜、香气扑鼻的各种果子。
  D.班主任教师采纳并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开展课外活动的意见。
   修改:班主任教师征求并采纳了同学们关于开展课外活动的意见。
 
 13.判断修辞方法正确的是            [  ]
  (1)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
  (2)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3)它是那么小,难道它能够得着你的手指头?
  (4)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A.比喻 排比 设问 夸张
  B.比喻 反复 反问 夸张
  C.夸张 反复 设问 比喻
  D.夸张 排比 反问 比喻
 
 14.按文学体裁分类正确的是          [  ]
  ①《向沙漠进军》  ②《统筹方法》    ③《春夜喜雨》
  ④《在烈日和暴雨下》⑤《有的人》     ⑥《故乡》
  ⑦《听潮》     ⑧《葫芦僧判断葫芦案》⑨《背影》
  ⑩《白杨礼赞》   ⑾《济南的冬天》   ⑿《梅岭三章》
  A.①②⑦  B.④⑥⑧  C.③⑤⑩  D.⑨⑾⑿
 
 15.作家、作品、出处不正确的是        [  ]
   作家     作品        出处
  A.鲁迅   《“友邦惊诧”论》  《二心集》
  B.施耐庵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水浒》
  C.蒲松龄  《范进中举》     《聊斋志异》
  D.白居易  《卖炭翁》      《白氏长庆集》
 
 16.诗句正确的是               [  ]
  A.雌兔脚扑朔,雄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B.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C.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忆江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7.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
  A.乡邻之生日│蹙  B.今天│下三分
  C.其喜│洋洋者矣  D.秦灭│韩亡魏
 
 18.句序与原文一致的是            [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太之乐其乐也。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D.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9.没有增字减字的是             [  ]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受任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D.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更甚也。
 
 20.句子与原文相同的是            [  ]
  ①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②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伟大啊!
  ③蜜蜂是在酿蜜,也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
   美的生活。
  ④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1.词中红色字意思不相同的是         [  ]
  A.肆虐 妄肆  B.日理万机 投机取巧
  C.鄙薄 鄙夷  D.置之不理 置若罔闻
 
 22.结合句意解释画横线词语不正确的是     [  ]
  A.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
   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句中是秘密的意思。
  B.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句中是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
   植物、矿物。
  C.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呈文:这里指学生的抗议书、请愿书。
  D.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他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
   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发生。句中形容对松树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23.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分句间关系、关联词语的使用全对的是  [  ]
  A.卢沟桥地处入都要道, 但是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
   的胜景之一。
  B.如果水壶不洗, 就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C.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
   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
   民的人。
  D.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
 
 24.变换句式正确的是            [  ]
  A.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吁吁。
   变换成被动句:玉石眼被郭全海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吁吁。
  B.竺可桢走北海公园不是为了观赏景物。
   变换成反问句:竺可桢走北海公园,难道不是为了观赏景物吗?
  C.这最后一课,我永远记住了。
   变换成双重否定句:这最后一课,我不能永远记住了。
  D.洋火、洋肥皂之类必须用,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
   变换成感叹句:洋火、洋肥皂之类必须用,不能不买,就请少买点。

 25.文体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好懂;某些形象化的手
   法,必要的描绘,其目的是更具体地说明事物,与记叙文中的描写是有
   区别的。
  B.诗歌就表达方式说,有叙事诗、抒情诗和说理诗,《木兰诗》就是叙事诗。
  C.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最后一课》中的
  “我”是都德。
  D.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课本中
   的《白毛女》就是歌剧。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26-30题。(9分)

  (一)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
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6.文中写作者曾经对一种社会现实表示怀疑,哪句话概括这一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作者把改变黑暗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于封建统治者,表现出阶级局限性,
   这一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29.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曹刿的乡人劝阻曹刿请见的原因。

  30.用括号在文中画出曹刿坚持请见的理由。
 
三、阅读记叙文,完成31-36题。(14分)

  (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31.“斜织”一词在文中着重表达的意思是下列哪一项?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A.描绘出雨丝在柔和的春风吹拂中倾斜着、互相交错着飘落下来的样子。
  B.描绘风不大、柔和,只能把雨丝吹倾斜、交错,不会使雨点横飞。
 
 32.能准确指出画横线短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是下列哪一项?
   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
  A.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充分地写出春雨连绵不断,
   令人烦恼。
  B.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充分地写出春雨的细密、闪
   烁、连绵不断的样子。
  C.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方法,写出春雨又细又密闪闪发光的样子。
  D.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方法,形象突出地写出春雨闪光发亮连绵不断的样子。
 
  (二)           一件美好的小事
                         母国政
  对我说来,这是一件美好的小事。它藏在我的札记本中已近十年。它感动着
我。多少次我想把它写出来,都没能如愿。我不甘心,我不能让它的光彩淹没。
  一位中学女教师,洗澡时无意中发现自己肝区有一块球状的肿块儿。在同事
们的催促下,她去医院了。每天都要大量超额接待各种病人的医生,要求她立即
办理住院手续,而对她一系列__(A.急速B.急切C.急促D.急骤)的提问,却闪烁
其辞。
  她知道大事不妙!但她不能立即住院。她要把案头的学生作业本判完,要找
班干部一一叮嘱,还要对代课教师有所交代。她的父母均已年过七旬,而她的先
生又远在大洋彼岸。她生育晚,女儿还在幼儿园。家里家外,大事小事,都需要
安排。那几天,她忙得不亦乐乎。而她念念不忘的是,一定要去北京最好的理发
馆──“四联”──烫烫头发。她______(A.忧心忡忡B.不知进退C.无所适从D.
大失所望)地说:听说“四联”总是排长队──花半天时间也未必能烫上!
  同事们奇怪:住院,又不是去旅游,你烫发干什么?
  她笑了。笑着笑着,眼里漾出了泪光:万一我一去不归呢!在我的追悼会上,
我不想吓着我的学生们。我要给他们留个好印象。教研室里一片沉默。两个年轻
的女教师始而抽抽咽咽,继而失声痛哭。
  她真的在“四联”烫了发,才去住院的。
  完了。就这样简单。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以前多次未能将它写出,也许不是因为它的“小”
,而是我未参透它的内涵。遗憾的是,现在写出了这件小事,我仍然不十分清楚
它为什么使我念念不忘。
  ①也许,从这件小事中,我感受到了这位女教师自尊自爱的品格?②也许,这
是她对自己学生的挚爱?③也许,这仅仅是她的一种活法儿──愿把美好留在人间?
  也许是别的什么感动了我,我无法确切说出。
  但,真的,我觉得这件小事很美。
                 (选自《北京晚报》,文字有删改)
 
 33.根据大夫的要求,“她”的病情及内心活动,分别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最恰当
   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横线上。
 
 34.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用波浪线画出概括写“她”不能立即住院的原因。

 35.文章结尾对这件小事做出概括评价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

 36.下面是对文章结尾标①②③语句的改写,原文比改写的表达效果好,
  为什么? (从句式及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考虑)
  改写后的语句:从这件小事中,我感受到了这位女教师自尊自爱的品格,
  对自己学生的挚爱,愿把美好留在人间的愿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说明文,完成37-42题(17分)

  (一)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
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一百三十五亿四千六百万吨氯化钠(食盐)□
有六十三亿七千万吨氯化钙□有二十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
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这样,就使水的比重大
于人体的比重,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了起来,沉不下去呢。
 
 37.文中介绍死海所含各种矿物质先后次序的依据是下列哪一项?将它的字母
  写在括号内。
  A.从主要到次要  B.从整体到部分
  C.从结果到原因  D.从概括到具体
                       答[  ]
 
 38.文中“□”处应依次填入什么标点符号?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
   括号内。
  A. ,;;;;……
  B. :;;;、。
  C. :。。。、。
  D. 。,,,,……
                       答[  ]
 
 39.能最恰当指明文中红色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的是哪一项?选出正确答案,
   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表明曾经做过统计,对死海海水成分做过考察研究。
  B.表明以下数字可以作为依据,因为曾经做过测算。
  C.表明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是受人们重视的,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D.表明以下数据由考察测算而来,增强说明的科学性、准确性。
                       答[  ]
 
  (二)纯净的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薄层时,无色透明,厚度超过
2m时,呈蓝色。在101kPa压强下,水的冰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0─4℃之间
具有反膨胀特性。4℃时,密度最大(1.00g/cm);冷到0℃结成的冰,密度反而减
小(0.92g/cm)。江河湖海结冰时,冰浮在4℃的水面上,这无疑是给水生生物“建
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对于生物的_______具有特殊的意义。
  水还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正因为如此,从地下冒出来的泉水中溶解有岩石圈
里的各种物质。泉水中溶解有适量的碳酸氢钙和二氧化碳,会使水带有微微的甜味。
我国济南的趵突泉和杭州的虎跑泉都是名闻中外的“甘泉”
                   (选自广西范大学出版社《化学》)
  
 40.第1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下列哪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水的沸点  B.纯净的水  C.水的冰点  D.水的颜色
                       答[  ]
 
 41.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是下列哪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发展、生存、发生  B.生存、发生、发展
  C.发生、发展、生存  D.发生、生存、发展
                       答[  ]
 
 4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完整的语句表述其作用。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议论文,完成43-46题。(10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
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
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
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
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__________
____________(A.都B.没有一个不)佩服,______________(A.都B.没有一个不)
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
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_____________(A.都B.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
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43.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在文中有着怎样的含义?用横线在文中准确画出;
   作者把这种精神概括为八个字,用括号在文中准确画出。
 
 44.文中红色词:“这种人”指的是什么人?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共产党员中不少的人
  B.党外群众中不少的人
  C.党员和群众中不少的人
  D.所有的共产党员
                         答[  ]
 
 45.文中作者对共产党员发出怎样的号召?用波浪线准确地画出。
 
 46.根据文意,从括号内选择恰当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横线处,然后从词语的
   表达作用、论证效果方面思考,简答这样选择的依据。选择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提示: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只要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小事并不小,
它也闪亮发光。其中或许包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或许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或许洋溢着诙揩、幽默的生活情趣……请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任意选择一件事,用
第一人称写一篇记叙文,并以适当议论写出你的深入思考。
  要求:
    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2.记事要内容具体完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要有适当的描写和议论,议论要因事而发。
    4.字数600至900,不足600或超过900的,每50个字扣1分。
    5.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一件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