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语文期末试题

2014-5-11 0:10:55下载本试卷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请根据下面一段文章回答问题:(5分)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碌收买不了,贫穷困苦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慨,,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1)请为划线词注音:(  )(  )

(2)请解释文中几个词语的含义:淫:     移:     

(3)请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4)段中所说的孟子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  

(5)这段文字出自课文《    》,作者是我国历史学家     

2、请把下面一段话中的数字改为大写汉字(如“1”写为“壹”):(2分) 

今天,爸爸答应给我买电脑了。我高兴之极,非缠着爸爸一块儿去不可,最终如愿以偿。买电脑一共花了7869元。看着售货员熟练的开着发货票,爸爸问我:“如果让你来开的话,你知道这些数字该怎么写吗?”请你写写看。                 

3、选出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美丽、浩瀚而雄伟的长江,有时显得非常宁静,非常温和,你可以舒坦地躺在她的宽阔胸怀中,犹如在妈妈的怀抱中一样。

B、这时,他端起刚沏的茶水,很珍惜的饮了一口,并且问我,你是不是闻到了一股兰花的香味。

C、在我国,送“压岁钱”的习俗已有很长时间,直至今日仍在流传且愈演愈烈。

D、八年抗战胜利了,我和父辈们一起投入了狂热的欢庆气氛中,天真的我,以为苦难的生活一去将不复返了。

4、为了使上下文意连贯,下面这段话的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是(  )(2分)

用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来形容我们工作中成绩是主要的,缺点和错误是次要的,当然是可以的,但是,          ,更不等于那一个指头已经不存在。

A、这不等于九个指头全是优点,一个指头全是缺点。

B、这决不等于只谈九个指头,不必谈一个指头。

C、这并不是说九个指头是好的,一个指头是差的。

D、这不等于肯定九个指头,以便否定一个指头。

5、下面这封信中,划线的四个地方,用语得体的一处是(  )(2分)

XX先生:

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们作报告。你的报告(A)深入浅出,联系实际,  (B)有一定的理论水平,(C)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D)大家听了比较满意。希望以后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

6、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到晋国司马炎灭了吴国,俘虏了吴王孙皓,在接见孙皓时司马炎说:“朕设此座久已。”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分)

7、在商店买了一件衣服,回家一试,太瘦了,你去商店退换时对一位近四十岁的女售货员应怎样说?

                                (2分)

8、小海要参加市里诗歌朗读比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海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十二点多了,我们都睡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海谦虚的回答道:“张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很远,还需要努力。”(3分)

(1)张伯伯说话强调的意思是:                     

(2)小海理解的意思是:                      

(3)如果你是小海,得体的回答应该是:                                     

根据课文填空:(8分)

9、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10、         ,而莫得其涯;        ,而不知其所穷。

11、                      ,山间之四时也。

12、         ,若个书生万户侯。

1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4、           ,燕然未勒归无计,           

15、足蒸暑土气,          

16、           ,直挂云帆济沧海。

1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文言文阅读:(12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者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者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池:      兵:     域:     畔:     

19、翻译文中划线语句。(2分)

(1)委而去之: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下面句中加点“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2分)

A、永州之野产异蛇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1、用问中语句填空。(2分)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22、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1分)

23、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     ,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       的政治思想。(2分)

24、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                   。(1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说明文《老鼠部队揭秘》(共10分)

    老鼠的嗅觉特别(    ),与狗相比毫不逊色。狗凭这一独特的本领早已在军事方面诸如排雷侦察或缉毒上大显身手。将老鼠也用于这些领域,恐怕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吧!目前经过以色列专家训练的一只老鼠,可以准确无误的侦察出任何类型的爆炸物,包括伪装巧妙的邮件炸弹。

    这种能起侦察作用的老鼠教警鼠,特别是宜于在机场或飞机上使用。倘若在飞机上、仪器中或者旅行包中藏有炸药或其他违禁品的话,警鼠很快就能侦破。警鼠侦察全凭嗅觉,经过专门训练的警鼠,只要嗅到一点点爆炸品的气味,就会在笼子里乱跑乱窜。以其出现的焦急和不安向主人报警,从而使警察缉获那些携带炸药或其他爆炸物的恐怖分子。警鼠体小(     ),动作敏捷,又能上窜下跳,是警犬所望尘莫及的。

    据报道,目前美军已有一支数量可观的老鼠部队来完成一些人们不宜完成的军事任务。那么美国又是如何对老鼠进行专门训练的呢?老鼠天性怕光怕声,为了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训练人员首先把一群关在笼子里的老鼠放在机场上,让它们习惯于各种各样的热闹场面和飞机起降发出的刺耳噪音。久而久之,这些老鼠“见多识广”,不再害怕飞机和旅客;其次,以大群鼠中最大胆者为领头鼠,带领“胆小鬼”和新来者,使鼠子鼠孙紧随其后或周围,这样反复训练,老鼠的胆量就会越来越大;三是培养老鼠的嗅觉灵敏度和鉴别侦察的本领,最后择优录用。

    美军训练老鼠排雷时,先将一根电极插入老鼠大脑的兴奋中枢内,当老鼠闻到梯思梯炸药气味时,就会立即兴奋。据称这一方法比工兵使用电磁探测器安全多了。经过训练的老鼠,短时间内就可以成千上万的涌入敌方阵地,明目张胆的进行军事活动。此外,美军还驯养出一种体形较大老鼠,它能咬断敌人官兵的喉部。

    25、从“灵活、灵巧、灵敏”三词中选择两个填入文中的括号内。(1分)

  26、第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

  27、第二段中加点句子在上下文之间起着什么作用?                (1分)

  28、指出第三段的说明顺序,并找出语言标志。                    (1分)

  29、第三段中老鼠的“心理障碍”指的是                            (1分)

  30、从第四段中可以看出老鼠排雷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分)

                                    

  31、全文的结构方式是                         。(1分)

  32、如果让你训练老鼠你会发挥它的什么潜能呢(2分)

                                                                          

(二)阅读议论文《0与1》(8分)

    0与1 相差极小,但很不相同。1和1万相乘等于1万;0和1万相乘却仍然是0。如果“1”意味着实干,“0”象征着空谈,那么我们在实干上迈出哪怕一小步,象鲁迅说的“总比说空话而一点不做好。”1万个0抵不上1个1,1万次空谈不如1次实干。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意味着创新,这正是“1”的可贵之处。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门口,正象在地狱的门口一样……在这里一切疑惧都须抛弃,一切怯懦的念头在这里都须化除。”没有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是跨不进科学大门一步的。

    刚刚卖出第一步,幼稚和浅薄是难免的。有的青年往往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思想,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中国有句俗话说:“始生有物,其形必丑。”罗伯特· 富尔顿在1807年制作的第一艘气船,时速只有5英里,比人走起路来快不了多少。斯蒂芬森1814年造出的第一辆“布留求号”机车的吨位只有30吨,时速只有5英里,被人讥笑还没有马车快。但是,没有它们,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快速火车和宇宙飞船呢?所以幼稚和浅薄并不要紧,关键在于不断生长,不断奋进。

    然而,0又往往表示起点。他既可走向正一、也可走向负一。如果我们从0走向负一,向错误的方向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滑向罪恶的深渊。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有的严重违法的经济分子,不就是从收取一瓶油、一包虾皮的贿赂开始的么?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起步的时候,站在0的起点上,向哪个方向迈出第一步,的确是值得“慎思”的问题。

  33、从全文看,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1分)

  34、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

  35、从文中找出两个典型的道理论据来:                                

                                                          。(2分)

  36、第2段中连用三次“只有”,其作用是:           (1分)   37、从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0”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                        ;而“1”的可贵之处则在于                                          。(2分)

(三)阅读记叙文《一顿午餐》(12分)

    亲爱的孩子:我将于下周四进城来,你若能陪我去某处吃午饭就太好了。

                                          你的姨妈:娜迪亚

    娜迪亚姨妈是我母亲的姐姐,母亲生病时,她就把我当作子女照顾。她对我们要求很严,但从不做愚蠢的限制,只要我们不影响他人,对自己也没有危险,我们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相信她相当富有,可是她却居住在乡村的农舍里,只有一个女佣照顾他,帮助她料理家务,一年中她进城一两次买衣服或者是看表演。

这次是在我上大学一年级时,我父亲有一个大家庭,我每月只有5磅零钱做生活费,这本该够用了,可是我却时常感到拮据,有时同学邀我参加聚会,我只好说“行”,即使那意味着第二天我的午饭没有着落,也很难说“不”。实际上,收到姨妈的来信时,我只有20先令了,还得维持到月底呢,可是我无法拒绝呀!

“哎,”姨妈说,“我们上哪去呢?午饭我从不吃的太多,一份就够了。咱们去一处好点儿的地方吧。”

我领着她朝那家小饭店的方向走去,突然她指着街对面的那家“大皇宫”说:“那不是挺好吗?那家餐馆看上去不错。”

“嗯,好吧,如果比起我们要去的地方您更喜欢的话。”我这样说了。我可不能说:“亲爱的姨妈,我的钱不多,不能带您去那豪华的地方,哪儿太贵了,花钱很多的。”因为我在想:“或许买一份菜的钱还够的。”

侍者拿来了菜单,她看了一遍后说:“吃这份好吗?”

那是一道法式烹饪的鸡肉,是菜单上最贵的:7先令。我为自己点了最便宜的菜——只需3先令。这样我用到月底的钱就还剩下10先令,不,9先令,因为还得给侍者1先令呢。

“这位女士,您还想要什么吗?”侍者说,“我们有俄式鱼子酱。”“鱼子酱!”娜迪亚姨妈叫道:“啊!对——那种俄式进口的鱼子,棒极了!我可以要一些吗?”

我不好说“哦,您不能,那样我用到月底的钱就只有5先令了。”于是她要了一大份鱼子酱,还有一杯酒以及那份鸡肉。我只剩下4先令了,4先令购买一周的奶酪面包。可是她刚吃安鸡肉,又看见一个侍者端着奶油蛋糕走过。“嘿!”她说,“那些蛋糕看上去非常好吃,我不能不吃!就吃一个小的。”

只剩3先令了。

这时侍者有端来一些水果,他肯定该吃一些。当然,还得喝些咖啡,尤其是在我们吃了这么好的午饭之后。没有啦!甚至准备给侍者的1先令也没有了。

账单拿来了,20先令。我在盘里放了20先令,没有侍者的小费。娜迪亚姨妈看了看钱,又看了看我。

“那是你全部的钱?”她问。“是的,姨妈。”“你全用来招待我吃一顿美味的午饭,真是太好了——可是太傻了。”

“啊不,姨妈。”“你在大学学语言吗?”“对。”“在所有的语言当中,哪个字最难念?”“我不知道。”

“就是‘不’这个字。随着你长大成人,你得学会说‘不’——即使是对女士。我早就知道你没有足够的钱上这家餐馆,可是我想让你得个教训,所以我不停的点最贵的东西,并且注意你的表情——可怜的孩子!”她付了帐,并给我5磅钱作礼物。

“天啊!”她说,“这顿午餐差点撑死你可怜的姨妈了,我通常的午饭只是一杯牛奶。”

  38、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奶酪(        )    侍者(          )女佣(           )拮据(          )

  39、姨妈共设计了几个可供我选择的情景?(1分)

                                    

  40、吃罢午饭,姨妈说,“真是太好了——可是你太傻了”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1分)

                                                                        

  41、请描述“我”做出决定时的一种表情?(1分)

                                         

  42、姨妈结尾这句话作用何在?姨妈是一个怎样的女人?(2分)

                                                                            

  43、从哪儿看出我一直是一种不会说“不”的人?学会说“不”与不会说“不”分别意味着什么?(2分)

                                                                               

  44、文中多处介绍“我”算计钱,这个细节描写有何作用?(1分)

                                       

  45、请你为作品中的“我”选择一个说“不”的时机,并设计一句话写在下面。(1分)

                                      

  46、姨妈最后又给我5英镑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1分)

                                    

作文(50分)

47、面对先天条件的优越或缺憾(身材的高矮、体质的强弱、智力的高下等),面对环境的优裕或困顿(家庭的贫富、学校的好差等),面对外界的褒奖或贬抑,面对……人们的理解不同,所持的态度也不同。你或你了解的人对此是怎么看、怎么做的?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材不限,可写自己的事,也可写别人的事,但必须写出真切的感受。

(2)可以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一种或几种,不可写成诗歌。 (3)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