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二中初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
试卷说明:⒈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⒉本卷有39小题,共三张6页,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抄写题(6分)
将下面的语句用正楷抄入空格中,要求字体端正,笔画清楚,结构匀称。
学而不化,非学也。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二、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第2题6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用课文原文填空
①. 知否?知否? 。
②.《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读过的古诗词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侥幸(ráo) 肇事(zhào) 丰腴 (yú) 扪心(mén)
B. 穷匮(guì) 裙袂 (mèi) 黝黑(yŏu) 佯装(xiáng)
C.嗤笑 (chī) 始龀 (chèn) 栖身(xī) 蓦地(mò)
D.偃卧(yăn) 侍弄(shì) 冰窖(jiào) 精湛(zhàn)
4、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把她们的性格的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棱角: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
B.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前驱:指在前面起领导作用的人。)
C.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有必要了。(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处理,这里有不值得这样做的意思。)
D.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身价:这里是指身体价值。)
5、把括号内的三个备选词语的序号分别填到下面句中的空白处。
地震是自然 中对人类 最大的 之一。
(备选词语:A、危害 B、灾难 C、灾害)
6、根据情境,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红为爸爸送行,列车开动了,小红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急忙追上去,边跑边向爸爸喊道:“ 。”
A.爸爸,你到北京后抽空去新华书店给我买一套新版的《鲁迅全集》
B.爸爸,给我买一套《鲁迅全集》,要新版的
C.爸爸,最近北京的新华书店开始买新版的《鲁迅全集》,给我买一套
D.爸爸,给我买一套我下学期要用的新版的《鲁迅全集》
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C.虽然实验失败了,但是大家并不气馁,因为我们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D.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虽然比其他感官多得多,但有些是其他感官所不能获得的。
8、下列成语与出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落石出―――《桃花源记》 扑朔迷离―――《木兰诗》
B、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比肩继踵―――《醉翁亭记》
C、 心旷神怡―――《岳阳楼记》 温故知新―――《论语》
D、 东施效颦―――《庄子》 无人问津―――《晏子使楚》
9、 看下面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不超过30个字)
|
10、 改写广告词
某餐馆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这两句话看似挺自信,但仔细想想,这样说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仍没有十足把握。如果稍加改动,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就显得该餐馆对自己的饭菜质量自信多了。
三、现代文阅读 (34分)
(一)西湖的绿(9分)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一个“绿”字,只凭这一点,已使我留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点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点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琤瑽;说的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⒒ 文中第二句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⒓ 灵隐的“绿”有什么特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⒔ 扑眼而来的“绿意”来自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⒕ 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⒖ 解释“琤瑽”一词。为何“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老鼠部队揭秘(共13分)
老鼠的嗅觉特别( ),与狗相比毫不逊色。狗凭这一独特的本领早已在军事方面诸如排雷侦察或缉毒上大显身手。将老鼠也用于这些领域,恐怕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吧!目前经过以色列专家训练的一只老鼠,可以准确无误的侦察出任何类型的爆炸物,包括伪装巧妙的邮件炸弹。
这种能起侦察作用的老鼠叫警鼠,特别适宜于在机场或飞机上使用。倘若在飞机上、仪器中或者旅行包中藏有炸药或其他违禁品的话,警鼠很快就能侦破。警鼠侦察全凭嗅觉,经过专门训练的警鼠,只要嗅到一点点爆炸品的气味,就会在笼子里乱跑乱窜。以其出现的焦急和不安向主人报警,从而使警察缉获那些携带炸药或其他爆炸物的恐怖分子。警鼠体小( ),动作敏捷,又能上窜下跳,是警犬所望尘莫及的。
据报道,目前美军已有一支数量可观的老鼠部队来完成一些人们不宜完成的军事任务。那么美国又是如何对老鼠进行专门训练的呢?老鼠天性怕光怕声,为了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训练人员首先把一群关在笼子里的老鼠放在机场上,让它们习惯于各种各样的热闹场面和飞机起降发出的刺耳噪音。久而久之,这些老鼠“见多识广”,不再害怕飞机和旅客;其次,以大群鼠中最大胆者为领头鼠,带领“胆小鬼”和新来者,使鼠子鼠孙紧随其后或周围,这样反复训练,老鼠的胆量就会越来越大;三是培养老鼠的嗅觉灵敏度和鉴别侦察的本领,最后择优录用。
美军训练老鼠排雷时,先将一根电极插入老鼠大脑的兴奋中枢内,当老鼠闻到TNT炸药气味时,就会立即兴奋。据称这一方法比工兵使用电磁探测器安全多了。经过训练的老鼠,短时间内就可以成千上万的涌入敌方阵地,明目张胆的进行军事活动。此外,美军还驯养出一种体形较大老鼠,它能咬断敌人官兵的喉部。
16、从“灵活、灵巧、灵敏”三次中选择两个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正确的应为( ) ( )(2分)
17、第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2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8、指出第三段的说明顺序,并找出语言标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三段中老鼠的“心理障碍”指的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四段中可以看出老鼠排雷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全文的结构方式是(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果让你训练老鼠你会发挥它的什么潜能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尖”(12分)
谁都希望当个“尖子”。
在中学里,希望当个学习尖子。
将来,在科学上,当个科学尖子,像爱因斯坦那样;当个文学尖子,像鲁迅那样;在艺术上,当个艺术尖子,像齐白石那样;在体育上当个体育尖子,像李宁那样……
你注意了吗?高高的金字塔塔尖,下面有着宽厚的底座;你注意了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坐落在世界屋脊之上;你注意了吗?“尖”字是在“小”下面写个“大”,“小”是高高地站在“大”字之上的。
最近,英藉女作家韩素音来到上海,在闲聊中,她对我说了一句看似平常,却含义深刻的话,作家其实像海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
哦,冰山之尖,原来也很小,只不过十分之一,底下的“大”有十分之九。
作家如此,每行每业都如此。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在打基础,是在铺砌那个“大”。你想将来成为“尖子”,现在先把“大”打得结结实实。有了这个“大”,将来才可能拔“尖”。
你说对吗?
23、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题目属于( )(2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 B、引出中心论点的材料
C、本文论述的对象或范围 D、本文的论据材料
24、本文首先描写人们想当尖子的心理,在你看来,这种心理好不好,为什么?(言之成理即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本文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引述韩素音的话,是为说明( )(2分)
A、作家多是深藏不露的人。
B、作家发表的东西就像冰山的水上部分,没发表的东西就像水下部分。
C、冰山之尖,太小了,仅仅是冰山的十分之一。
D、许多人的成就,都付出了别人看不见的努力,都是靠别人不易发现的努力来支撑的。
28、本文不是写给具体的、确定的对象,却用谈话口吻、用第二人称称呼读者,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共20分)
(一)(11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9、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具体指代关系。(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30、甲、乙两段运用的相同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1、甲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句)的旷达胸襟,
乙段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怀。(2分)
3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选出句中“而”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面山而居
C、人不知而不愠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4、用文中的词句替换下句加点的词。(2分)
是进亦忧,退亦忧
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9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联系全文,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
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各四字)(3分)
五、写作题:(60分)
39、没有目标的人,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一旦设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请以“为________设定目标”为题,把要讲述的生动故事,要表达的真实感情,要抒写的愿望或要阐述的观点写下来。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供填选的词语如“自己”“人生”“生活”“学习”“健康”等等,也可自行选词填补。)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