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语文上期期未试题(五册)

2014-5-11 0:10:56下载本试卷

初三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汲取(jplain)  挑剔(tplain)   B、步骤(jplain)  狡黠(xiplain

   C、岿然(guplain)  逶迤(yplain)   D、懒惰(tuplain)  澎湃(b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名副其实  声音洪亮    B、 惨酷无情   浪废粮食

   C、写作题纲  卧心尝胆    D、直接了当   鬼计多端

3、下面文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      ),哲学上新的(    ),美术上新的(    ),都是这样产生的。

    A、理论   发明  作风       B、发明  理论   作风

    C、作风   发明  理论       D、发明  作风   理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 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B、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C、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D、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5、句子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B、困于心,衡于虑

   C、尊君在不?                D、相随饷田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是“‘七·一’讲话”中的一部分。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最后江主席将其高度概括为“三个代表” 。

    B、《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所写的《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C、《峡江寺飞泉亭记》是清代著名诗人袁牧的一篇游记。

    D、《发问的精神》意图在于提倡发问。文章中心论点鲜明突出,并善于利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二、阅读(18分)

(一)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谘,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威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的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谈骨气》)

7、对文中引用孟子的话的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提出论点    B、解释大丈夫的含义  C、解释“骨气”的含义  

   D、论述大丈夫的英雄气概

8、第三段文字的论点是(     )

   A、富贵不能淫   B、威武不能屈   C、分贱不能移   D、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9、选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C、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D、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㈡若有恒,何须三更起半夜眠;更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副对子说出了一个道理:若要事业有成就脘,必须有恒心。恒心,是一种长久不变的意志。“有恒”,就是具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爱迪生说得好:“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     ①    。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业者,无一人离得“恒”字。李时珍遍尝百草,跋涉千里,博览群书,写出了《本草纲目》。百岁老人苏局仙九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练字,成为全国书法征稿赛中的佼佼者。  ②     。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有“恒”。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有了可贵的恒心,而不是一曝十寒,成功的希望一定会实现。

10、横线①处引用了两个成语以论证论点,恰当的一项(      )

   A、百折不挠  锲而不舍          B、滴水穿石  铁杵成针

   C、熟能生巧  日积月累          D、善始善终  呕心沥血

11、选用哪一个放在横线②处,更能证明本文论点(     )

    A、上海某女青年,十多年来,自学了高中和理科大学五年课程,钻研基本粒子问题,终于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

    B、华罗庚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帮父亲料理小杂货店。可是,每天料理店务之余,刻苦自学数学,终于在十九岁时,写出了第一篇数学论文,后来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C、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著名的诗剧《浮士德》。

    D、唐代大诗人李白,以铁棒磨成针的精神,一生刻苦学习,成了伟大的诗人。

   (三)①自余为谬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12、对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日与其徒上高山(指同伴)    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B、施施而行(慢步徐行的样子)   到则披草而坐(用手分开)

   C、或异二者之为(行为)      不以物喜(凭)

   D、居庙堂之高(指朝廷)  是进亦忧,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 )

13、与“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段①是全文的第一段,写宴游西山前的漫游;是为下文特写西山的“特立”作铺垫,以形成比照和映衬。

    B、“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是以对偶短句写无目的出游的情状,“施施”“漫漫”为叠字连用,描摹生动。

   C、选段②运用了设问、对偶、引用、反问等多种修辞。

   D、选段②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是指“迁客骚人”和“古仁人”。

15、对选文中四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说:不因外物好而喜,不因个人失利而悲。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是说,我曾经探究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C、“觉而起,起而归”是说:睡醒就起来,起来就回去。

   D、“自余为 谬人,居是州,恒惴栗”是说我自从为罪人,居住在这个州,长久地恐惧。

三、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0分)

16、按照原文默写填空(4分)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 ②               ,悠然见南山。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                       

④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而不知其所穷。

17、按照要求默写填空(4分)

①新市长上任后,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是                          

③人们常用龚自珍的诗句“                             ”来形容奉献者的执著。

④《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18、运用下列成语造句(2分)

①孜孜不倦                                                              

②不言而喻                                                               

19、根据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2分)

   上联:认认真真学习    下联:                     

20、听话和说话(4分)

①某上级主管对下属职员说:“看看你干的好事!”这位上级主管的言外之意是:

②如果你是个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向以下年龄段的人问岁数,该怎么问?

  问同龄人:

  问七八十岁的老人:

21、下面一段话语意不大连贯,须在横线上添加一句话,请在括号内几句话中选取一

    句填于横线上,使之连贯。(2分)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论据不足的地方,                    ,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①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②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③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④从而抓住对方的要害)

22、下面一则通知有两处不妥,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①

                      

                     

 

 

四、作文:

23、风,有自然界的,有人类社会的;有的可亲可爱,有的可怕可鄙…请以“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卷Ⅱ

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2分)

  天寒地冻,这鬼天气!汽车呢?出故障了?

  啊,终于来了!

   车门刚开,她就一头钻了上去。哎呀,踩了人家脚了。

   “对不起,我挡路了。”

   刚要道歉,对方却已开口了。她调皮地吐吐舌头。

   嗨,还有个空位呢!真暖!车内窗外两个世界。她摘下帽子,舒出了一口长长的气。

   她开始注意起那个“挡路者”了。

   这是位海军战士。褪色的军衣表明他是个老兵。此刻,他紧靠着车门,双目微闭,满脸的倦容遮不住眉宇间的那股英气。

   呀,这位子该是他的!可是……让坐吗?旁人会咋看呢?

   她缺乏勇气,负疚地低下了头。

   又过了一站,有空位了。这下,他该坐了吧?

  然而,海军战士依然紧贴着车门。

  怎么,是放哨站惯了呢,还是……?她真不明白,这车门为何对他有这股吸引力。

   车在颠簸,困盹驱走了疑惑。

   啊,冷,哪来的风?她从朦胧中醒来。

  海军战士已经下车了;风,正从车门上一个碗口大的窟窿里钻了进来,令人缩颈打颤。

   她楞住了:刚才他紧贴的不正是这洞口吗?

   车在奔驰……她站了过去。

    车厢里又暖了起来……

24、从全文看,开头的“天寒地冻”一语作用主要是                     

25、这篇短文在写作上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描写简洁生动。

26、文中“困盹驱走了疑惑”中“疑惑”指的是                     

27、文中有“她站了过去”一语:“她”为什么要“站过去” ?

28、简单概括“海军战士”的人物形象:                                       

29、给这篇小小说拟一标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每小题2分)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菜于盘①,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②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夜复呼群次第入威溺死。

选自宋濂《燕书》

[注释]

①盎:一种腹大口小的盛器。②饫:y? 饱。③逮:d及,到。④次第:顺着次序。

30、给划横线的句子注上标点符号。    逮夜复呼群第入咸溺死。

3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越人置粟于盎,盗鼠啮不顾。

②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

32、按要求回答:

①越人,为了捕鼠除害,采用了什么方法(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鼠类最终溺死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33、根据这则故事,对“越人”和“鼠类”进行简评。

   越人:                              鼠类:

               通      知

     定于今天下午召开毕业班班长会议,请准时参加。

                         株梓中学

                  200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