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综合训练(一)A、B卷
全卷包括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学号: 姓名:
A卷(共100分)
一、(20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 )
A、菜畦(q奬plain) 蝉蜕(tu怽plain) 皎(ji僜plaino) 狭隘(y孿plain)
B、诧异(ch刓plain) 坚韧(r圽plainn) 差使(ch刓plaini) 豁亮(hu怽plain)
C、修葺(q孿plain) 匿名(ru怽plain) 鼎沸(f圽plaini) 干涸(h哱plain)
D、匀称(ch圽plainn) 应和(h圽plain) 号叫(h俓plaino) 倔强(ji刓plainng)
2、选出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 )(2分)
A、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采,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愤。
B、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群山环拱,世界上哪个地方纺织厂有那样的规模呢?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没不关心,麻木不人,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碎的共产党员。
D、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霭地在一旁答礼。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3、选出词语使用恰当的一词。( )(2分)
A、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一日千里的发展。
B、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人感谢,给我鼓舞的一个。
C、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述了松骨峰战役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
D、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最高,海水治病的功劳不逊于温泉,招引着许多游客。
4、选出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①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的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②这些颜色与草本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
B、①亏你是她的亲娘,也不学学样,连个马也牺牲不起。
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
C、①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②“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D、①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选出对下边句子横线上的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A、这是一个单句,逗号以前是主语部分,逗号以后是谓语部分。
B、这是一个单句,主语部分的中心语是“他们”,谓语部分的中心语是“撕掉”。
C、这句话中,以“文明”的面具作比喻,写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伪善的本质。
D、这句话通过辛辣的讽剌,剥掉了“友邦惊诧”,揭露其丑恶的嘴脸。
6、选出与下面这个复句的第一重关系相同的一句。( )(2分)
要想摆脱这种攻击,简直没有办法,所以在深感羞辱之余,我准备要“答复”那一大堆无稽的指控和那些下流而恶毒的谣言。
A、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C、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下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D、这样看来,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恢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州来。
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雷峰的钉子精神,我们是值得学习的。
B、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
C、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8、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荔枝林夜色的浓郁和美好。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
C、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
通过设问,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项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通过夸张和比喻,写出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9、选出下面作品和作者配伍正确的一项。( )(2分)
10、选出字句、出处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腰脚和胳膊,领着我们向前去。(《荔枝蜜》)
B、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一样,剑一般地穿过乌云。(《海燕》)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列子》)
二、(15分)
1、将有关课文紧相邻的一句填在下列横线上。(4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这段文字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有时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
3、将下边的化学反应式和物理电功公式用简洁的汉语言文字表达出来。(3分
(1)Fe2O3 + 6HCl===2FeCl3 + 3H2O
(2)W = UIt
(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t代表通电时间)
4、给下面这段文字排出正确的句序。(3分)
①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色光波最长,紫色光波最短。花青素在酸性中反射红色的光波,我们便感受到是鲜艳的红花。
②胡萝卜素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所以呈现白色。
③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⑤同样,花青素在中性液中反射紫色的光波,在碱性液中反射蓝色的光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2分)
①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老杨同志》是中篇小说节选。( )
②诗歌以表达方式分类,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以体裁分类,有旧体诗、新诗。《泌园春*雪》是叙事诗,也是新诗。( )
③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京剧,是以做、唱、念、打为表现形式,人物可分为生、旦、净、丑。( )
④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回忆我的母亲》、《白杨礼赞》等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三、(25分)
(一)读下面的说明文字,做后面的题。(8分)
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后来知道这两句话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有问题。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出发,情况一变,话也跟着变。至于猩猩,根据西方学者拿黑猩猩做试验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互(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加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
1、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 )(2分)
A、禽兽都没有真正的语言。
B、禽兽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是有区别的。
C、人类形成有声语的过程。
D、人类语言的特点。
2、人类语言能“随机应变”的两项原因是( )(4分)
A、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出发的。
B、人类能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许多音节。
C、人类语言的音素是无穷多的。
D、人们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意念”,配以语言,综合运用。
3、这段文字运用的两种主要说明方法是( )(2分)
A、打比方、列数字 B、分类别、列数字
C、作比较、举例子 D、分类别、下定义
(二)读下面的文字,做后面的题(7分)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1、这三段文字表达中心是( )(2分)
A、法海和尚招惹是非是因为对许仙和白蛇娘娘怀着嫉妒。
B、法海和尚招惹是非结果变成了“蟹和尚”。
C、法海和尚招惹是非落个可悲的下场罪有应得。
D、法海和尚是触怒了玉皇大帝才遭致横祸。
2、文中列举了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几个依据,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蛇娘娘和许仙的事,是不和别人相干的。
B、“水满金山”是白蛇娘娘被逼近的,应由法海负责。
C、玉皇大帝也认为法海和尚是荼毒生灵的罪魁祸首。
D、法海和尚最终成为“蟹和尚”,这是他可耻下场 的铁证。
3、文中描述“吃蟹”的风俗习惯,有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2分)
A、证明法海真的逃到蟹壳里躲难避祸。 B、表达人民对法海的憎恨之情。
C、寄托人民惩办邪恶的善良愿望。 D、表达作者对法海的谴责和讽剌。
4、这三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1分)
答:
(三)读下面文言文,做后面的题。(10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的词。(2分)
(1)尝: (2)以:
2、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一句理解的一项是( )(2分)
A、我尝试着了解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情。
B、我经常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情感情。
C、我曾经寻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D、我曾经寻求古代仁人志士们的心情。
3、“先天下之忧而忧”一句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先/天下之忧/而忧
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啊!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起回去呢?
B、哎!不是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C、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哦!不是这种人,我同谁一起回去呢?
5、翻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2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我要投他一票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2、文中不能有所在学校的校名及人物的真实姓名,只能以“×××”来代替。
B卷(共50分)
五、应用文写作。(12分)
仔细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写应用文。
成都市育才中学初三(1)班同学在努力纠正自己汉字书写不规范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时从《新书预告》上看到一本好书——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写法规范字典》。班上共有35名同学想买此书,大家委托学习委员李明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行所联系。不久李明收到对方的来信,得知此书已出版,每册定价人民币8.40元;办理邮购,要直接与该所高杨同志联系;发行所优惠同学们免收邮购费。李明没有再回信给发行所,收齐书款后即汇出人民币294元邮购此书。
1、根据以上材料,代发行所拟写一封给李明的回信。(5分)
要求:(1)卷面整洁,字迹清晰;(2)符合文体要求;(3)150字左右。
2、李明在填写汇款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李明。(7分)
A、填写汇款金额时必须大写,请你代李明写出一到十这十个字的大写。
B、李明汇出294元,请你代他填写下面这个项目。
汇款金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写明“汇款人简短附言”,能使收款人知道汇款的目的,李明不知如何填写这项内容,请根据上面的材料,代李明拟出“汇款人简短附言”,不得超过15字。
六、听说能力考查。(8分)
按下面假设情景作答。
你独自一人到北京探亲。你的亲戚在S中学工作。你下了火车后遇见一位老人(男),便迎上前去向这位老人打听S中学该如何走。
请将你与老人的对话写在横线上。总字数40~60个。
1、你迎上前去向老人询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不高兴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换了口气有礼貌地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高兴地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的题。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___________________(1)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瘦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驱,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3)。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别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4),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能产卵三次,每次3—7枚。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种群延续的需要(5)。因为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例如,美国的亚种仓燕,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长距离、不间断飞行中,有时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燕子是一种勤奋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的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子种类不尽相同。据统计,全世界共有75种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传说里,燕子被称为幸福鸟,人们把它们看作吉祥的象征。
1、应填入空白(1)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
B、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
C、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D、堪称是动物大家庭中飞行技术最高超的成员。
2、把下列句子分别填入空白(2)处,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是谁都知道 B、可是有谁知道
C、可是有谁能想道 D、可是谁都没有想道
3、加点句子(3)的表达不当,根据文意修改这个句子。(3)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加点句子(4)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B、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C、任何人都数不清天空有多少星星,数不清啊,数不清!
D、能辜负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吗?
5、“这种很强的繁殖能力,符合弱子种群延续的需要”,这是因为( )。(2分)
A、燕子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
B、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它们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长距离,不间断的飞行。
D、在远距离迁徙中,不间断地飞行,有时有一半燕子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
6、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是什么?(把答案写在方格中,不超过20个字,不计算标点符号)(2分)
7、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的原因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本文的介绍,燕子有哪些生活特性?(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分)
A、由远及近 B、由表及里 C、由一般到特殊 D、由主要到次要
10、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下列四项中为本文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标题。( )(3分)
A、燕子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B、燕子是人类的朋友
C、燕子翩翩入云端 D、燕子——聪明鸟
1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除了说明之外,还运用了描写和议论,从原文中各找一例抄写在下边。(4分)
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 | 《变色龙》 | 《小橘灯》 | 《白毛女》 | |
A | 白居易 | 莫泊桑 | 魏巍 | 王愿坚 |
B | 白居易 | 马克 吐温 | 杨朔 | 周立波 |
C | 杜 甫 | 高尔基 | 鲁迅 | 赵树理 |
D | 杜 甫 | 契可夫 | 冰心 | 贺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