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月考试题 2002.10.4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2分)
将1—10题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中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分外(fèn) 屹立(yì) 裨益(bì) 啮(nì)
B.参天(cān) 简牍(dú) 磅礴(pánɡ) 纤维(qiān)
C.矢志(shǐ) 瀚海(hàn) 霪雨(yínɡ) 伛偻(lǚ)
D.傅说(yuè) 培 (pǒu) 蹴尔(cù) 宫阙(què)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怎么这样的命苦!”老太太哭道,“这一病何时才能好?”
B.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C.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
(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由气孔排出。
D.《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⑴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⑵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⑶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
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
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
C.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
D.今年学校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散文诗融合了诗歌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高尔基的《海燕》和鲁迅的诗集《野草》都属于这种文学样式。
B.《岳阳楼记》将写景、说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先简略叙事,然后由事入景,触景生情,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
C.《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都是柳宗元的作品,“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D.《君子于役》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杜少府之任蜀川》作者王勃,他与杨炯、骆宾王、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穷回溪(走到尽头) 岁赋其二(赋税) 去国怀乡(国都)
B.外与天际(连接) 春和景明(景色)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C.始指异之(认为奇异) 攒蹙累积(收缩) 所识穷乏者得我(同“德”)
D.缘染溪(沿着) 引觞满酌(拿、取) 仍怜故乡水(可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委而去之(小城) 悍吏之来吾乡(助词,不译) 辍耕之垄上(助词,不译)
B.以尽吾齿(来) 以啮人(用来) 以君之力(凭、靠)
C.而吾蛇尚存(如果) 漫漫而游(表修饰) 野芳发而幽香(表承接)
D.视其缶(这)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观人风者得焉(这篇文章)
9.对《望岳》一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乍见泰山时惊叹仰慕之情,并别出心裁地用“青未了”这种切身的体验和齐鲁的距离之远烘托出泰山之高。
B.颔联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字本是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突出山之高。
C.颈联写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入归鸟”三个字也可看出诗人羡慕鸟归,意欲归隐的心愿。
D.尾联中“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凌绝顶”富有雄心和气概,“小”有俯视一切的信心。这两句诗,写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他能成为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10.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前几天,我站在江西的一个山顶上,放眼百里大好河山,极觉心旷神怡
——阳光下, 似乎一切都那么宁静,一切都那么美丽。
①长江悠悠,蜿蜒入海,恰似一条黄色大道
②绿树成阴,村舍掩映
③块块稻田,绿如碧玉,棋盘般整齐
④溪水波光潋滟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28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30分)
11.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
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优美可另加1分)
⑴诚惶诚恐 ⑵至高无尚 ⑶虽生犹死 ⑷忧谗畏讥
⑸万事具备 ⑹归根结底 ⑺一视同仁 ⑻赫赫有名
⑼觥筹交错 ⑽原驰腊象 ⑾跃然纸上 ⑿怨天忧人
改正 | ||||||||
12.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句中“风流人物”的意思是:
(1分)
⑵“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四十八
分之一。”句中“一般”一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1分)
13.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6分)
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 ,而莫得其涯。
⑶ ,锦鳞游泳。 ⑷海内存知己, 。
⑸但愿人长久, 。 ⑹月下飞天镜, 。
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⑴我劝天公重抖擞, 。 ⑵水则载舟, 。
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⑷ ,福兮祸所伏。
15.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3分)
16.根据提供的句子,展开想象,写一个句子。(2分)
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 我
,
给新婚的嫁娘, ,
作闪光的耳环。 。 盼
17.2002年9月24日首届“中国(泰兴)银杏节”在我市隆重举行。假如你作为
青年志愿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在下列两
种情况下你该怎样说?(要求简明、连贯、得体)(4分)
⑴接待国内外客商:
(2分,用英语表达准确另加1分)
⑵接待刘欢等歌手:
(2分)
18.依据下面要求,运用数学证明的基本方式完整下面题目。(3分)
已知:《食物从何处来》中关于异养、光合作用等知识。
求证: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证明:因为:⑴ ;
又因为:⑵ ;
再因为:⑶ 。
所以: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19.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
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请写出能体
现这种道德标准的名句。(不少于两句,多写两句加1分)(2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0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万钟于我何加焉 ⑵此之谓失其本心
⑶向为身死 ⑷是亦不可以已乎
21.与“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中“于”意思相同的一句是(2分)( )
A.苛政猛于虎也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游于是乎始
22.与“其高下之势”中“之”意思相同的一句是(2分)( )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为宫室之美
C.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2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意思。
B.文章至本段意思有了转折,点明有人却接受不合礼义的万钟之禄,这是为
了追求名利。
C.本段比上文意思更进一层,既然在危迫之际可以不接受箪食豆羹,为什么
在安乐之时就可以接受万钟之禄呢?
D.本段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政治主张。
24.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句:
(二)宽容是美德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
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总理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总理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以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立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综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了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即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11分)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26.第①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1分)
27.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分别用8个字概括。(3分)
周恩来:
李世民:
秦始皇:
28.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2分)
29.第②自然段是从 面进行论证,第③自然段是从 面进行论证,把两
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30.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举一现实生活
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2分)
(三)生命的本质(楚女)
①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
蹈脚步。
②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③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了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④面对着这样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样的无边、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⑥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⑦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几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了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17分)
31.读了本文之后,你认为作者所述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4分)
⑴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应当是 (1分)
⑵如果用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回答,应当是 (1分)
⑶如果用你自己的话回答,可以概括为(不超过30个字,2分)
32.仔细阅读第④段,回答问题。(4分)
⑴为什么说“只有用火的舞蹈”来形容这些残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
答:
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3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仿例造句。(字数不要求与例句相等)(2分)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造句:生命像 , , 。
34.第⑥段中说“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
⑴联系全文,说说两种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各自具体的内容。(2分)
答:一种是
一种是
⑵“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果真是“上苍”“有意安排”的
吗?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
35.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A.在“他们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中,作者特意加上“在
夜幕之后”这一修饰成分,说明“那些残疾人”身残志坚,渴望像正常人
一样,有自己的夜生活。
B.第⑤段开头“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
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赞美残疾人的音乐嘹亮、动听。
C.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不但阻挡不了生命
欢乐的舞蹈,并且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行。
D.对“残疾人”和“小姑娘”,作者开始都生有怜悯之情,后来发现这种怜
悯是多余的,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怜悯。
E.本文作者先写残疾人,再写小姑娘,最后引发对整个人类生命史的思考,
由点到面,从而揭示了生命本质的普遍意义。
三、作文(60分)
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
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
请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⑴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限。
⑵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规范。
题目: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