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目标达成训练

2014-5-11 0:10:57下载本试卷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目标达成训练

第I卷

一、语言知识及文学常识

1、《七根火柴》作者    ,本文主人公是    

2、《老杨同志》选自    ,作者     ,他的代表作还有       

3、《老杨同志》以      为线索,主要运用了            等       描写手法。

二、现代文阅读(45分)

(一)默写填空(5分)

1、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      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2、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     ,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3、被暴雨    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     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

4、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     在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甲(10分)

  ①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②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手里。

③那是一个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④“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⑤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看明白了?”

⑥“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⑦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盯着卢进勇的脸。

⑧“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他带给……”

⑨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都双紧闭的眼睛……。一切就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⑩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它追上了后卫部队。

  ⑾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滋—滋”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进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数着:“一,二,三,四……”

1、⑦段中加点的“他”、“它”各指代什么?(2分)

 “他”指代:          

   “它”指代:          

2、⑦段中划线的句子,就其作用而言,应怎样理解?(2分)

答:                                                         

                                      

                

3、无名战士向战友交出自己保存的七根火柴,然后“指着正北方”向世人告别了,对这一“瞬间”的情景,表现了无名战士怎样的精神?(1分)

答:                                  

4、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文中哪个句子表现出无名战士为我们将火柴带给部队的人而欣慰的感情?(1分)

                                   

 ②文中哪个句子描写无名战士郑重托付的动作,表现他生命垂危仍不忘记党的事业的无限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

                                   

5、“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这个比喻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2分)

                                   

6、“像一簇火焰在跳”一句跟后文哪两处相照应?(2分)

                                   

乙(10分)

晌午,老杨同志到老秦家去吃饭,见小砂锅里是面条,大锅里的饭还没有揭开,一看就知道是把自己当客人待。老秦舀了一碗汤面条,毕恭毕敬双捧给老杨同志道:“吃吧,先生!到咱这穷人家吃不上什么好的,喝口汤吧!”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着不舒服,一边接一边道:“我自己舀!唉,老人家!咱们吃一锅饭就对了,为什么还要另做饭?”老秦老婆道:“好先生!啥也没有,只是一口汤!要是前几年,这饭就端不出来!这几年把地押了,啥也讲不起了!”老根据同志听她押了地,正要问她押给谁,老秦先向老婆喝道:“你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你还记得啥?还记得每啥?”老杨同志猜着老秦是怕她说得有妨碍,也就不再追问,随便劝了老秦几句,老秦见老婆不说话了,因为怕再引起话来,也就不再说了。

1、解释下边词语(2分)

执拗:

2、文中的“必恭必敬”一词显示了老秦的什么心态(2分)

3、从本段看,老杨在老秦家的最大收获是什么?(2分)

4、本段最主要的描写方法是      

5、“老秦向老婆喝道”一句中“喝”改成“说”好不好?为什么?(2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0分)

丙(10分)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水滴全无。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不出消,岂不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性命。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下决心按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但是泉水。”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摇摇欲       木    小心翼     置之

 A、duò        sāī     jì         dù

 B、zhuì        sāi      yì         dù

 C、zhuì        sè      jì         duó

 D、duò        sāi      yì         duó

2、辨析下列短语的结构,将序号按所属类型填入表格中。(2分)

①濒临死亡   ②滴水全无   ③风吹日晒   ④奇妙的灵感

短语类型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

3、 为什么说“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2分)

答:                                 

4、 给第二自然段分层次,请用“”在原文标示。(2分)

下面是给这个故事拟定的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吃小亏占大便宜

B、 付出与收获

C、要想索取,必先给予

D、 给予的故事

丁(10分)

  ①记得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道:“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②我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名人。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挥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元素,而直接地来爱我自身。

③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天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能找到她,我相信,她对于我的爱,不因万物的毁灭而变更。

④她的爱不但包围着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

1、根据①段内容,分析“我”和母亲的性格特点。(2分)

“我”         ,母亲      

2、②段中“何等刚决”照应①段中的        

3、 简述②段中划横线句的含义。(2分)

                                  

  4、③段是      描写,这个描写的特点可用原文中的      来概括。它的表达作用是        

  5、这篇短文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曾学过的一篇反映父子之爱的散文,它是    写的《       》。

三、片断作文(15分)

要求:1、写一个人物,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方法

    2、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