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中第五册第六单元检查卷

2014-5-11 0:10:57下载本试卷

初中第五册

第六单元检查卷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题4分,共32分)

1、对下列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交卸  蔚篮  重峦迭嶂  横渡长江

B讴歌  门槛  随声附合  欢度春节

C泄气  婉如  自命不凡  任劳任怨

D玷污  栈桥  绿草如茵  纵横决荡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D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对“故天将降大任于也”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人的身上。

B过去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

C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真正是人的身上。

D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

4、下列句式中不同于其它几项的是:(  )

A重修岳阳楼。 

B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对于下列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B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下列作品,出处,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年代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范

仲淹——宋

B《越巫》——《逊志斋集》——方孝孺——明

C《观刈麦》——《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

D《渔家傲》——《范正文公集》——范仲淹——宋

7、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著名山水派诗人孟浩然所写,是一首五言律诗。

B范仲淹是南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C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其为“诗仙”。

D《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文的主人公是孔融。

8、下列谁不属于唐代诗人?( )

A李白  B孟浩然  C白居易  D陶渊明

二、填空题(28分)

9、默写(8分)

(1)___________,皓月千里。

(2)家田输税尽,_________.

(3)故曰,域民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川之险,_____________。流不息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

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

(5)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阴风怒号,______,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虎啸猿啼。

10、默写(4分)

(1)    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表明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    《观刈麦》中描写家民收割劳动艰难情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11、文学常识填空(16分)

(1)孟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_家,是___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_______,后人称其为“_______”

(2)《饮酒》的作者是_____时期_________   所作,初二我们学过他们的一篇自传《_________》。

(3)《岳阳楼记》作者________字______,宋朝杰出_______家______家。

(4)《观刈麦》作者________。____(早、中、晚)唐著名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及《__________》。

三、阅读题(40分)

(一)(12分)

阅读取下面文段,回答12—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3分)

13、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首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找出文段的一个通假字,并做解释_____

通_______解释_________。(3分)

15、翻来覆去译(4分)

(1)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20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非;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6、在文章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句子(2分)

17、对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进亦忧,退亦忧。

D因物而喜,因己而悲。

18、翻译:“噫!微斯人,吾认与归?”(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意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抒发了作者追求古仁人之心的态度。

B抒发了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C表达了作者对被贬友人的信任理解。

D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矛盾心理。

20、对于在横线上填的那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这句话对现在是否还有意义?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8分)

阅读白居易的《买花》,回答21—25题。

买 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募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21、本诗选自《白氏长庆集》中的《________》十首(1分)

22、用原诗句填空:仅仅买一束_________的鲜花,就要用去____________.。(1分)

23、用“/”将“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划分朗读层次。(2分)

24翻译:“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用“”将本诗化为两大段(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