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 第七单元练习题
第七单元练习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解释红色的字:(6分)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⑤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解释下面各句及短文中红色“之”字的不同意义及用法。(8分)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④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早晨),衣冠而之(a)市,适(到)鬻(yù卖)
金者之(b)所,因攫(jué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c),曰:“人皆在
焉,子攫人之(d)金何?”对曰:“取金之(e)时,不见人,徒见金。”
三、比较下列多义词的词义。(5分)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红色的虚词。(3分)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
不宜为( )细人用。”子罕曰:“尔以( )玉为宝,我以( )不受子玉为宝。”
五、按要求给下列诗词分类。(3分)
1.《敕勒歌》 2.《回乡偶书》 3.《凉州词》
4.《木兰诗》 5.《望天门山》 6.《忆江南》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春夜喜雨》
民歌──
诗──
词──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
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注音:①匮[
] ②孀[
](2分)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2分)
①汝之不惠 [ ]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 ]
3.翻译语段中加曲线的句子(3分)
4.加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方法是 [ ](2分)
①顶针 ②排比
③反复
④比喻
5.解释语段中加红色的词。(4分)
①曾[ ] ②其[ ] ③之[ ] ④加[ ]
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2分)
A城非不( )也,池非不( )也,兵革非不( )也米粟非不(
)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在( )内填上适当的形容词。(4分)
2.标“──”A句属____________句式,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
手法。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3分)。
3.标“──”的B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反面说理,得
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2分)
4.解释红色的词:(3分)
委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畔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各有一些义项,请在各适合于该句的义项后面画“√”。
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分)
A.判断动词: [
]
B.指示代词,即“这”的意思
[ ]
C.作形容词,当“正确”讲。
[ ]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2分)
A.士兵、皮革; [
]
B.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
]
③攻亲戚之所畔(2分)
A.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
]
B.亲,指父母;戚,指亲戚。泛指父母兄弟等亲人.[ ]
6.红色的短语属________短语。(4分)
其中“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词用作____________;
“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词用作_______________;
“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用作____________;
八、作文:(40分)
题目:《课间休息一瞬间》
提示:课间休息的地点可在教室内、操场上、楼道中或教师的办公室;
可写同学、老师,也可写学校的职员、工友。
要求:1.选定一个有特点的课间十分钟的场景进行记叙描写,要有一
点议论的文字。
2.字数6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