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第五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2014-5-11 0:10:58下载本试卷

第五册 第六单元练习题

六单元练习题

(总分100 时间90分钟)

一、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
 
 ①雪花漂漂 半信半疑 挨冻受饿
 ②家里宽袷 墙上泥丕 大发慈悲
 ③声色俱厉 苏醒过来 两相情愿
 ④睛天霹雳 两全其美 凶惨狠毒
 
二、把下面的词改成叠词(4分)
 
 ①欢喜________ ②高兴_______ ③忍耐_______ ④宽袷_______
 ⑤麻烦________ ⑥清楚_______ ⑦糊涂_______ ⑧简单_______
 
三、字词知识:(18分)
 
 (1)根据查字典知识,按要求填空:(6分)
   A.按音序检字法,查“滋”字,应查的第一个字母____,应查的音节_____。
   B.按部首检字法查,“滋”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
   C.“滋”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①生出,长;②益,增多,加多;③喷射。
   “潜滋暗长”中的“滋”应选第___________个义项。
 (2)合成词有种种构成方式,请从列出的合成词中挑选:
   A.并列式 、B.偏正式、C.动宾式、D.主谓式
  分别把构成方式的序号填入词后的括号里。(12分)
  1.过年 [  ] 2.豆汁 [  ] 3.雪花 [  ]
  4.劳动 [  ] 5.解放 [  ] 6.性急 [  ]
  7.和面 [  ] 8.难走 [  ] 9.佃户 [  ]
  10.要事[  ] 11.微醉[  ] 12.碰杯[  ]
 
四、从下面五项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4分)
 
 A.《沁园春 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是写雪,但意境不同,
   感情也不同。
 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C.双喜、杨二嫂、孔乙己、藤野先生都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D.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的语
  言和动作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五、对复句层次和分句关系分析正确的是(4分) [  ]
 
 A.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
             并列        因果
  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
        并列
  化起来。
 B.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人民中的一员,‖但
           并列               转折
  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C.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
                 因果      递进
  线路也起了保护作用。
  D.他没有音乐的听觉,‖没有音调的记忆力,‖也没有嗓音,│但是
           并列         递进      转折
  他用一种诚心诚意的爱来歌唱。
 
六、阅读。(25分)

 (一)《白毛女》这两场戏的时间都安排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安排在别的时候行不行?(5分)
    答:
 (二)杨白劳后来是喝卤水自杀的,他为什么会自杀?“文革”中的
    《白毛女》修改本,杨白劳是奋起反抗被打死的。这两种结局哪
    一个更符合剧情人物性格。(8分)
    答:
 (三)戏剧中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请根据课文思
    考后完成下表。(7分)
   事 物    人 物    语 言    性格特征
         喜 儿
   过 年    杨白劳
         黄世仁
    灯     杨白劳
         黄世仁
   上衙门   杨白劳
         穆仁智
 
 (四)剧本中道具的安排,都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的。下面各种分析,哪几
    种是符合剧情的?请在正确分析的后面打“√”。(5分)
   穆仁智上场,“手提红灯,上面有‘积善堂黄’四字”,这说明:
  1.“手提红灯”说明来时是晚上,白天各家忙着过年。      [  ]
  2.“手提红灯”说明来时是晚上,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事见不得人,只
   能偷偷摸摸地来。                     [  ]
  3.赶在除夕之夜来逼债,更深刻地揭露地主阶级的凶残狠毒。   [  ]
  4.“积善堂黄”说明黄家本是慈善人家,只是穆仁智狗仗人势。  [  ]
  5.“积善堂黄”说明积善堂内无善人,使外表标榜与他们的罪恶 行径形
    成强烈对比起到深刻讽刺揭露的作用。            [  ]
  
七、作文(40分)
 
 题目:珍惜__________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某件事情值得回忆,某段经历难以忘怀,
    有时一份情谊能激荡心潮,甚至一件小小的物品也会引来联翩的浮
    想。请选择其中一项内容,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题目。
    2.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文字。
    3.字数6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