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第六册语文期末检测题

2014-5-11 0:10:58下载本试卷

第六册语文期末检测题

第I卷(70分)

一、语文知识及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1)不chuò(  )劳作      (2)mò(   )然置之 

  (3)xuàn(   )烂多彩     (4)与日jù(   )增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参与) 不能察(虽然) 以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B、以彰其(过失) 一作气(击鼓) 临表零(眼泪)

   C、咨善道(询问) 肉食者(粗陋) 不宜同(相同)

   D、引喻失(恰当) 深入不(苗)  神弗也(幸福) 望其旗(倒下)

 3、下面体裁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背影》

   B、《七根火柴》《卖蟹》《窗》《社戏》

   C、《食物从何处来》《松鼠》《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D、《天气陛下》《工作的大小》《〈农村调查〉序言》

 4、给下面横线填空:

  (1)《出师表》的“表”是                              

  (2)《回忆我的母亲》的叙述线索是             ,《藤野先生》的

     明线是          ,暗线是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默写填空(5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2、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3、张刚的爸爸,在工厂濒临倒闭的时候,被上级任命为总经理,人们都说张刚的爸爸

  是                  。(请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空)

 (二)课内阅读(3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 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文章选自《    》。作者相传是    ,他是    时期的人。

 2、下面句子中的“于”跟“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然后知生于忧患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文段中后来成为一个成语流传至今的是       ,翻译为现代汉语意思是    

             

 4、选文第一段叙述了        ,第二段阐述        

 5、鲁庄公先要追赶齐军。刿日:“未可。”后来他又说:“可矣。”他认为“可矣”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乙)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 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依、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低下一汪(混、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水打湿了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浃)滴滴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额、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1、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打对号。

 2、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词语:

  (1)蹒跚(   )(  ):        

(2)一张一(   ):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4、这段文字从                      六个方面对无

   名战士的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

 5、小说的主人公是    ,线索人物是     

 6、根据原文上下的内容,说说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丙)①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②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③这是因为一切依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 发挥作用,也不易受阻碍。④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⑤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说话,一边儿劳动。⑥论快慢,打手势赶不上说话,画画儿更赶不上。⑦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实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⑧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

1、 解释加点的词。

   诉之于:      依赖: 

 2、“形象”在文中指的是       。画线的“这方面”指的是           

 3、人类语言诉之于听觉的优越性有五个方面,摘要点写在下面。

   ①                                

 4、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5、这段文字共8句,用“”标出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6、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         

三、课外阅读(25分)

  (丁)读书应有停顿----突然地中断阅读而思考已被阅读的那些东西。当然,一般俗众的阅读,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要求。俗众的读书与读书人的读书应作两 回事看。前者是一种被动的阅读,是不费神的,费神就违背俗众读书的本意了,他们的本意是消遣。而读书人的阅读,固然不能排除消遣这一层次,但绝非满足滞留在这一层次上。读书人的读书刊号带了联想与思考的痛苦。他们的阅读快感,不是在被接受上,而是在接受并不断扩大收获的过程中。这就像两个儿子接受遗产,大儿子仅仅看到 了他所继承的那部分产业,而二儿子却把他继承的那部分产业当成了资本,看到 了投资后的扩大、再扩大的辉煌景象。读书人得有那二儿子的活泛思路与主动精神。

 1、解释”停顿“在文中的意思。

   停顿: 

 2、用自己的活简述读书人读书的特点。(不超过40个字)

 3、为什么说“俗众的阅读,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要求”?

 4、这个文段的论点是                        

 5、写出《论语》中孔子说的与本文论点相近的一句话:“       。”

 6、这段文字在论证时,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和前文哪一句话照应?

   (戊)雅达电磁炉是无烟、无毒气、 无废气的新型厨房用具。(它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通电 后利用电流通过 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锅的底部时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锅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于锅中的食物。)电磁炉因炉面本身不发热,无明火,所以不会令室温上升,且炉面不烫手,特点适用于小孩、老人的家庭使用。该产品的热效率高达90% ,燃料开发传统炉具节省一半以上,该炉还具有炉体过热保护、过大电流保险丝、高低电压保护、起动保护、锅具进流提示,锅质拉知装置、未置锅拉知、EMI突破保护8项独特线路保护设计,使用起来更安全、更可靠。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雅达电磁区别于其它炉子的特点是什么?

 3、括号部分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雅达电磁炉的优越性有四个方面:(1)        (2)       

(3)         (4)         

 5、本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A、整体到部分  B、概括到具体  C、原因到结果   D、特点到用途

 6、本段采用的方法有          

         

第II卷(50分)

四、片断练习(10分)

写一则新闻,报导你校组织开展的一次活动,字数不超过250个字。

五、作文(40分)

提示: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四五岁的你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着,用自己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种花、制作……你一定从中享受到无限的乐趣,得到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

请你以“    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要求: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记叙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简明,连贯、通顺。要有适当        

      的议论、抒情。

   3、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

   4、字数600---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