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文言文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加以改正。
无瑕顾及 温文尔雅 专心至志 偷机取巧 以强凌弱 与日俱增
改正:
2.在下面这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仿用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及运用的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 ;友谊如 ,我们 , 。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错误的“×”。
(1)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对某个问题表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并摆出证明,支撑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的材料。这种主张和看法称为论点;这证明论点的材料称为论证。( )
(2)《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一部分。《讲话》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的历程和基本经验,论述“三个代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和纲领性论著。( )
(二)文言文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属予作文以记之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沙鸥翔集
2.根据原文填空:
(1)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右手秉遗穗, 。
(4)人不寐, 。
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
4.找出诵读下面句子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塞下/秋来/风景/异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5、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选文出自 时 家代表人物 的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曾 过
(3)写出对文中画线两句话大意的理解。
①
②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第2段中两个"偶像"分别是指__ __和__
___。第2段最后一句两个"希望"分别是指:
———————————————————————————————。
2、说说你对横线的理解。
——————————————————————————————。
(二)三峡工程是个“四美具”的特大工程。四美具:防洪、发电、通航、南水北调。建设三峡工程最大的目的是防洪。天有不测风云,如果1860、1870年洪水再现,江汉平原工农业生产基地损失之大,就可能比建设一个三峡工程的费用还要多得多。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其次,发电。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7680兆瓦,年发电量为840亿千瓦小时(等于发电用煤4000万吨)。按预计,三峡每千瓦的建设费用,与全国16个大型水、火电站比较,它是第ll位,淹地是第9位,移民数是第5位,应该说是经济合理的。其三,三峡工程建成,长江600公里水面被抬高,原来江中险滩绝大部分淹没在水下,急流成为平湖,利于航行;而下游因有水库调节,枯水期流量增加,也有利于航运。所以上游航运和下游航运(A)得其利。据有关部门测算,届时可降低航运成本30%左右。最后是南水北调。把长江水调到历经干旱的华北平原,是这个地区人民的心愿。目前西北各地于旱,均在引黄灌溉,因而黄河东流之水可能日渐减少。从三峡南水北调,效益不可估量。
1.文中(A)处应填的词语是 (各、全、均)。
2.最能概括长江三峡工程特点的词语是 ;由下文可以理角“四美具”的意思是 。
3.文中加点的“可能”一词不能删去,理由是:
4.说三峡发电“经济合理”,是因为
。
5.说三峡建成后“利于通航”的依据是 。
6.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让灵魂始终微笑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真实与否无从考证,但主人公的微笑如灯,当我陷入困境时给我以信念和力量。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毁的劫难。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位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声“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手臂做出表示胜利(victory)的“V”字形。她相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所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没有一点痛苦失望的表情,反而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状。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着眼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一下子老了许多。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①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却永远夺不去在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②如果不能在形体上与死神较量,那就在灵魂上与它较劲。③自信自强,让灵魂始终微笑,并且高举那面叫自信的胜利之旗。
1.写出这篇文章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
经过:
结果:
2.下面这句话应放在结尾哪个地方?
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困难甚至绝境是免不了的,最要紧的是我们要坦然面对。
放在 和 之间。(只填序号)
3.十四岁的女孩的可贵之处是
。
4.救援的人员为什么没有营救出小女孩?
5.你喜欢文中哪句话,请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
三、写作
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丰富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父母、长辈,甚至陌生人的爱,请以“爱”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请在题目空缺处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构成完整的文题。②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