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黑龙江2006年中考模拟题

2014-5-11 0:07:54下载本试卷

黑龙江2006年中考模拟题

张利波

一、积累运用(20分)

1.读下面一则新闻,然后回答问题。(4分)

  2006年1月17日,中国消费者胁会向社会公布了其2006年年主题为“消费与环境”。 “消费与环境”到底有什么含义?
  如果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讲,那消费特指的应该是生活消费,就是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而这个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人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与环境”的含义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利;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协相处,消费保护环境。

(1)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改          改    

(2)读了这则新闻后,结合“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这句话,谈谈你身边在消费过程中需要节约的行为或事件。

2.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中国探月工程标志“月亮之上”创意独特,你能说说它代表的含义吗(2分)



3. 在文言文中,“四则运算”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请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四则运算类型(加、减、乘、除),在括号内标出来。(4分)
  ①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②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     ④谨公回头看时,乃是一个女子,年约二八。(   )
4. 依据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各题。(4分)
  小王、小张和小李正在进行一项小发明制作。但在关键部位却卡了壳。小王说:“要是小郭来了多好,这个部位他准行。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恰好小郭来了。小张说:“说曹操,曹操到。”小郭问议论他什么,小李说:“我们准备请你吃肯德基。”小郭说:“这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吗?”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小张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之意不在酒”语出欧阳修的《      》,小郭的话意思是___   ___。

5.默写(8分)

①窈窕淑女,        。(《诗经》

②三人行,         。(《论语》十则)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请写出一句描写农业生产或农村生活的诗句:        ,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⑥唐朝诗人高适的两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慰藉之中给离别友人以信心和力量;苏轼在《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中则用“        ,        ”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三峡》,(9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略无处                   ②不见月             
③沿阻绝                   ④王命急宣            
7.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8.读了第②段的内容,你联想起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哪一句诗?(1分)
我的联想:
9.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①第⑶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      ”“       ”色彩互异,“       ”“      ”动静相杂,相映成趣,令人无限遐想。
②“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        ,以“峻”状         ,以“荣”状        ,以“茂”字状        。
10.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2分)
①古人常用“三”字形容“多”或者“少”,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含义也是表示“多”或者“少”的成语、俗语、典故等。
我的积累: 
②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二)阅读《藤野先生》选文回答问题 ( 7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1分)

1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也像绯红的轻云,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1分)

14.“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1分)

15.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1分)

(三)课外阅读《光阴》(9分)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世人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绝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化成永恒,这是因为他把你的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变成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16.为什么说“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2分)

17.本文中的“光阴”有何特点?请分条概括。(写出三条即可)(3分)

18.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成功,试找出一处加以赏析。(2分)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2分)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文中作者以“他”指代时间,使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从而使难以触摸的事物变得生动可感。

C.本文最值得称道的是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使文章有了诗一般的美感。

D.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运用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作者是个珍惜时间的人。

E.本文紧扣“时光”,以时间为序,先写“蓓蕾”,次写“枯黄的树叶”,最后写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四)阅读《轻点关门》(石 文)(15分)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曰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                          。
20、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1分)
①膝(     ) 盖    ②不禁(    )
2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答: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22、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2分)
答:                                            
2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李先生的什么心情?(2分)
答:                                 
24、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25、李老先生临终前对儿子的交代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26、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分)

三、创作实践(60分)

文题一:在我们是生活中时刻离不开创新的精神,大到国家的发展,小到自己的学习,可以说“创新”是发展和提高的前提,请以“创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要求字迹清楚,工整。

文题二:请以“节约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补全文题,然后写一篇600多字的文章。

(温馨提示:横线上可填如:资源、在我身边、是美德、从我做起、生命等等)

说明:从以上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来创作,习作分数为55分,习作之后写出自己对自己的本次作文的鉴赏性的评价,得5分,可千万别忘了噢!

参考答案

1.胁改协 协改谐 例如可以就生活中用的卫生筷子就浪费资源等

2.顾永江的标志图案简洁明了: 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月球探测的内容不言而喻。专家认为此作品中国韵味十足的创意独特,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上几个采分点,只写出一点即可得分。

3. ①(加)②(除)③(除)④(乘)了

4. (1)赤壁之战 只要小郭来了,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2)小郭来了(3)《醉翁亭记》你们别有用心。

二(一)6.①通“缺”;②阳光;③逆流而上;④有时;⑤冲刷;⑥上。7. ①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②即使乘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8.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9. ①素、绿、湍、倒;②水、山、柏树、草。10. ①士别三日、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言两语、三头六臂;②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角度突出水流之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亲见之感。
(二)11.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12.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13.“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14.“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15.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答对大意即可

(三)16.因为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意思对即可)

17.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②容易消逝;③能改变一切; ④能一视同仁。

18.如:“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段话深含哲理,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只要找出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19.D E 

(四)轻点关门
20.(1分) ①xī ②jīn (有错该题不得分)
21.(4分) 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2分)②完成父亲的意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2分) 。(意思对即可)
22.(2分)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意思对即可)
23.(2分)给邻居增添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意思对即可)
24.(3分)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答出为照顾患病的父亲而住一楼,得1分。答出孝心使我感动,得2分。意思对即可)
25.(2分)李老先生是一个对大家多年的照顾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人。(意思对即可)
26.(3分)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