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内阅读训练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横线的词。
①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2下面“乐”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B而不知人之乐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醉能同其乐
3翻译句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 结合全文,说说太守为何而乐呢?
(二)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加横线的词。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②夙夜忧叹 夙:
2下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中“苟”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 苟富贵,勿相忘。 B故不为苟得也
C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D 不苟言笑
3翻译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
4 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师伐魏呢?用原文回答。
(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加横线的词。
①又何间焉 间:
②望其旗靡 靡:
2 下面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公将鼓之 一鼓作气
B必以信 小信未孚
C下视其辙 吾视其辙乱
D肉食者谋之 未能远谋
3翻译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出兵?请用原文回答。
(四)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横线的词。
①薄暮冥冥 薄: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 下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C然则何时而乐耶 此乐何极
D则有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翻译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4 原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古仁人之心”?
(五)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横线的词。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中 举:
②而后喻 喻:
2 下面加横线的词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苦其心志 B行拂乱其所为 C 衡于虑 D生于忧患
3翻译句子。
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
4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其中作者重点论述的是什么?
答案
课内文言文1①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②情趣 2C 3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太守领会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更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 (二)1①奔走效劳②早 2B 3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4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1①参与②倒下 2B 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依据实情办理。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1①迫近②探求 2C 3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1①被举用②了解 2C 3①人常常犯过失,这样之后能改正。②证验于颜色,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