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案
一、书写。(略)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
2、略 3、B 4、D 5、C 6、图画启示我们要从我做起,珍惜身边每一滴水。(可自由发挥)
7、①司马迁 ②一 十 ③门前流水带花香
三、现代文阅读。
(一) 8、说话和内心不相符 只开花而不结果
9、以沉默示人(智者无言也对) 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
10、登高望远我们会发现世界之广阔,自己的渺小;闭目沉思任思绪飞扬,那是一个任意驰骋的世界。
11、人不能靠语言来显示高大
12、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13、再次强化作者的观点,同时凝练的语言突出醒目,也扣应“智者无言”四字,颇有韵味。
(二)14、MBA
15、“据统计,……绝大多数都是MBA。”
16、举例子,列数字;说明西方的MBA教育已成体系
17、B
18、不能“仅”突出了早期招生人数之少;“达”突出了后期招生人数之多。
19、MBA教育之所以能培养出杰出的工商管理人才,缘于其实用性、灵活性、启发性的特点,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也要借鉴MBA教育理念,不断思考,不断挑战新的目标,意思对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
(一)20、A
21、伯乐(在位者)对千里马(人才)起决定作用 毛遂自荐 知人善任
22、略
(二)23、(1)只管 (2)两次
24、A
25、C
26、(1)拿你的上等马跟他们中等马比 (2)齐威王于是把他尊为老师
27、合理地调整比赛顺序,即运用统筹方法取胜
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五、作文。(略)
初三全真中考模拟卷
一、书写。(全卷书写3分,第1题3分,共6分)
1、将下面句子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艰 | 苦 | 奋 | 斗 | 永 | 远 | 铭 | 记 | ||
在 | 心 | , | 别 | 让 | 腐 | 败 | 思 | 想 | 淹 |
没 | 创 | 业 | 者 | 的 | 豪 | 情 | 。 |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5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_________,或_________,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宗璞《西湖的绿》)
⑵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⑶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林逋《山园小梅》)
⑷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⑸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浮光跃金,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⑺“_______,_________。”前不久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填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句)
⑻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⑼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⑽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述而》)
3、下面词语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抖擞(sǒu) 秀颀(qí) 好高鹜(wù)远 丰腴(yǘ)
B、屠戮(lù) 分歧(qí) 坦荡如砥(dǐ) 横亘(gèn)
C、裨(bì)益 河堤(tī) 甘败(bài)下风 棱(léng)角
D、诤(zhèng)友 轶(yì)事 馨 (qìng) 竹难书 冰窖(yǎo)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几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与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B、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在这次初三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升学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象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6、这是一幅国家节水标志图,绿色的圆球中间
是掌心向上的手,掌心上方中有一滴水。
图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⑴“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宵汉,幽愁发愤著
成信史照尘寰。”此对联写的是______(填人名)。
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请从这幅对联中去
掉两字以表达生活贫困之意。删去_______,_________。
⑶删改画线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组成一幅对联。
墙外春山横黛色,看门前有一湾流水带着淡淡的花香。
三、现代文阅读。(17分+17分)
(一)智者无言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有这么两个人去应考厨师。甲一出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莱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他只说:“如果可能,给我三十分钟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乙被录取了。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瞬时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更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着去看春天里开的花,可以等到秋天时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不事不吭只以沉默示人的人,你可能不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对他有了探询的欲望——因为那不语带给女人的典雅矜持,也因为那不语带给男人的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淡了。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很小的时候,母亲跟我说:你看大街上两个吵嘴的人,那个声嘶力竭叫得很凶的人,往往是理屈词穷的,因为真理不在他一边,他要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心里一团正气,自然可以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最大的蔑视呀!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算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能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
智者无言。
8、结合语境,解释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2分)
言不由衷_________________ 华而不实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开头写了大海、花朵和山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文章说“有两种方法能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句中的“此理”说的是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5段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用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来揭示。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本文以“智者无言”四字作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解读MBA
①MBA是英文Ma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缩写,中文叫工商管理硕士。它是1908年诞生于美国哈佛商学院,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努力,培养了为数众多的优秀工商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神话和奇迹。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精英”,成为企业界乃至全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甚至在公众心目中被视为“商界英雄”。据统计,美国最大500家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等高层主管,绝大多数都是MBA。这一惊人的事实是对MBA教育成功的最好说明。西方的MBA的教育已成体系,仅以美国为例,全美目前共有工商管理学院1300多所,每年MBA毕业人数达到7万至8万,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23%。
②中国的MBA教育始于80年代初期。1984年,由原国家经委和美国、欧共体等陆续联合举办国际合作工商管理培训和MBA教育项目。1991年,清华、人大等9所院校进行国内院校MBA教育的试点,招生人数仅百余人;2001年MBA正式在国内招生,培养院校从1991年的9所扩大到62所,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全国招收MBA学生达12173人。截止到2001年,全国已有12041人获得MBA学位。
③MBA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用性,不重在灌输知识,而重在决策和实用管理技能的训练,其课程设置不仅因国家和大家而异,而且内容也不断地补充和更新,从而能更加符合学生以及当今企业的需要。MBA教育除帮助学员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外,还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训学生实际操作技巧。许多学生都认为,MBA带给他们的最大收获是一种对新事物的启发、思考能力和开阔的视野;使他们对以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看法和理解;MBA的课堂使他们接受了知识与技能、个性与生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使他们变得更具实力,对未来的事业与职位有了更高的目标。
14、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一惊人的事实”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①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的说明顺序是( )(3分)
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18、第②段中加点的“仅”、“达”两词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此文后,你受到哪些启发,有何感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8分+12分)
(一)《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帝创业款而中道崩殂。
B、其真无马邪?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
21、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填空。(3分)
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______________(用文段外成语填空),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__________。(用文段外成语填空)
2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孙膑的统筹法
田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指军事家孙膑)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谓田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指齐威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临质,临场赌赛),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下驷,指下等马)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田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 (2)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
24、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公子)谓田忌曰:“……” B、(田忌)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C、(田忌)卒得王千金。 D、遂以(之,代孙子)为师。
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无以异也
B、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寡人之于国也
C、既驰三辈毕 兵刃既接
D、田忌信然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2)遂以为师
27、简述孙膑赛马取胜的原因,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中有一种很小的鸟,可以跨越大洋,能够连续飞行几万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在那截树枝上睡觉。
小鸟的智慧让我们敬佩,小鸟的简单令我们羡慕,小鸟的勇气使我们惊叹,请以“智慧、简单、勇气”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提示:考生可以从“智慧、简单、勇气”中任选其中一个为话题写作,也可以任选其中两个话题写作,还可以三个全写。
答 题 卷
一、书写。(全卷书写3分,第1题3分,共6分)
1、将下面句子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5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或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4、( ) 5、( )
6、图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⑴_______________(填人名)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7分+17分)
(一)
8、(2分)言不由衷_________________ 华而不实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
14、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的说明顺序是( )(3分)
18、(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8分+12分)
(一)
20、( )(3分)
2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2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3、(2分)(1)( ) (2)( )
24、( )(3分)
25、( )(3分)
26、(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