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语文期初素质测试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纵横捭阖(bǎi) 滥觞(shāng) 凄恻(cè) 咄咄逼人(duō)
B、 哽咽(yè) 对峙 (sì) 休憩(qì) 嚣张(xiāo)
C、咯血 (gè) 咆哮(páo) 惟妙惟肖 (xiāo) 干涸(gù)
D、戛然而止(gá) 跌宕(dàng) 阿谀( ē ) 不屑置辩(xuè)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躁动不安 甘霖 相儒以沫 精致
B、与日俱增 婉转 问心无愧 馈赠
C、锐不可当 锤炼 迥然不同 煦暖
D、欢度节日 伫立 实事求是 恻隐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
②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 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③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 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④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 用事。
A、完备 中止 度过 意气 B、完备 终止 渡过 义气
C、完善 中止 度过 意气 D、完善 终止 渡过 义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备战空前绝后的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正在加紧训练,争取再创佳绩。
B、 春节期间,滔滔不绝的游人使西湖风景区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C、目前,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D、黄山上的鲫鱼背窄可通人,四周悬崖万丈,令人望而却步,不寒而栗。
5、填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山颠,我写云海、松涛;在海边,我写浪花、礁石;在田野,我写春光、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B、 “哎!”作家叹道。“红尘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C、对于一切犯错误的同志,要历史地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不要一犯错误就全面否定;也不要纠缠历史上犯过而已经纠正的错误。
D、苏轼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来,我长年埋身书房,在“山”中待得久了,已经“不识”这苦读生涯的“真面目”了。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仃佯》)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通畅。(3分)
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最珍惜时间,这是 ① 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地安排着自己的工作,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时间。因此,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② 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奋斗目标, ③ 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奥运会吉祥物,往往代表着一个独特的国家的文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于2005年11月11日晚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五个分别以“鱼、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燕子”为创作原型,“北京欢迎你”的谐音被亲切地叫作“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中国福娃”,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生命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 。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那条河流
①我怀念那条河。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是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肤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⑩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⑾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⑿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⒀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⒁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⒂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11、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3分)
12、第③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排比手法,有何作用?(3分)
13、第(14)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5分)
14、联系全文,说说“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5分)
(二)
⑴一百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创造了一个光明的奇迹。但爱迪生不会想到,电灯让人类走出对黑夜的恐惧的同时,却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研究表明,世界上将近2/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夜空环境之下。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光污染也就越严重。在一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对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而言,璀璨星空只是一个遥远而又浪漫的怀想,其真身只留在图画书或者天文馆里。
⑵日益严重的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天文台的仪器只能“看见”比背景更亮的东西,当地球上空被人工灯光浸泡时,一些暗淡的星体就消失在视线里了,这给观察太空造成了许多困难。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子在穿越宇宙的漫长岁月后,竟然在最后的几千分之一秒里被地球的光淹没,无法到达望远镜的镜头上。
⑶受困扰的不仅是天文学家,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小型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20%的灵长类动物以及80%的有袋动物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很多都成为光污染的直接或者间接受害者。比如,有一种喜欢在晚上鸣叫的树蛙,如果周围有强烈的灯光,它们就不再出声。雄蛙如果不叫,就无法吸引雌蛙繁殖后代。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树蛙的生存。生态学家指出,光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不亚于栖息地的缩小、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倾倒等其他环境问题。
⑷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儿带来的灾难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夜间飞翔的鸟儿依靠星光和月光导航,建筑物上炫目的灯光会令它们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雾、雨天的后半夜。北美洲有450多种夜间迁移的鸟都发生过与高楼相撞的惨剧,其中还包括一些濒危物种。1954年在美国佐治亚州,曾发生过接连两个晚上5万只小鸟死于空军基地的惨剧,它们为灯光所吸引,直冲地面。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⑸光污染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研究人员对生物钟节律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生命都只能在黑暗的环境下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发现,夜间少量的光照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产生,导致肿瘤的生长。虽然人类对于夜间灯光的敏感程度比老鼠和其他低等动物要低得多,但持续的夜间照明灯光也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光污染还是导致近视高发的一个原因。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2岁前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的孩子,近视率约为55%;而习惯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只有10%左右。因为当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时,灯光会透过我们的眼皮,使得本来应休息的眼睛不得不继续工作。
⑹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规律。从根本上说,黑暗是无害的。现代生活少不了电,也少不了照明灯,但是我们可以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
15、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5分)
16、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3分)
17、第⑶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一句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
18、本文末尾作者呼吁人们“将光限制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你认为这样的夜空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介绍“纯净的夜空”。(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
(崔)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久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户扃(jiōng)锁矣。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之诗于其左扉。
《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诗纪事》)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4分)
A、举进士不第(赴考,科举取士) B、女子启关(打开)
B、意属殊厚(距离大,与“薄”相对) D、于其左扉(窗)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自门隙问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而意属殊厚 盖追先帝之殊遇
C、后绝不复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之诗 事出有因
21、下列括号内的补出成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崔护)得村居 B、(崔护)独倚小桃柯
C、(女子)送至门 D、(崔护)后绝不复至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②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户扃锁矣。
23、解释诗句“桃花依旧笑春风”蕴含的意思。(4分)
四、(40分)
24、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冬天的阳光最温暖,春天的和风最温暖;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最温暖,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最温暖;困境中一句鼓励最温暖,伤心时的一句安慰最温暖,生活中充满着温暖的种种情境。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靖江初中初三(下)语文期初素质测试
答题卷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 2 | 3 | 4 | 5 | 6 |
7.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
①
②
③
④
8、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语意表达更通畅。
① ②
③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
②
③
10、根据语境,仿照例句,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生命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淤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 。
二 (30分)
(一)
11、(3分)
12 、(3分)
13 (5分)
14 (5分)
(二)
15(5分)
16 (3分)
17.(2分)
18. (4分)
三(20分)
19 、(4分)( )( )
20、(3分) ( )
21、(3分) ( )
22、(6分)①
②
23、(4分)
四 (40分)
24、按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