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

2014-5-11 0:07:56下载本试卷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

说明: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要求答题。(6分)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其想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2)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诗句,试举二例。

  ①                    

  ②                    

(3)“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出自   (朝代)     (作者)的《     》主要人物是      ,其性格:            

2、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雷锋的钉子精神,我们是值得学习的。

B: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3、有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无独有偶,“楚天舒护心贴”的广告词是:“口不服,心服!”请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

                           

(2)请你谈谈这两则广告妙在哪里?

(3)请另外写一则你认为设计很巧妙的广告词,并简单点评其妙处。

广告词:

评点:

4、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青春和追求。一个中年人说:40岁最好,它拥有睿智和成熟。一位老年人说:                 。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老人说的什么话你知道吗?请在横线上填写。 (2分)

5、仿造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以“思想”和“意志”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思想,                     

    意志,                   

6、请在“苦难”、“青春”、“人生”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2分)

7、小明要参加诗歌朗诵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明啊,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明谦虚地说:“张伯伯你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3分)

①张伯伯说话所强调的是:                                                  

②小明理解的意思是:                                                    

③如果你是小明,得体的回答应该是:                                    

8、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空袋子难以直立”。(2分)

①这句话蕴涵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②举出一个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事实。

9、同学们可曾能回忆教材第五册彩页插图《古隆中》,根据提示写出你读到(或想到)的信息。(3分)

①这幅图可做课文《___________》的插图。

②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③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2分)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

②词中“                     ”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二、阅读训练。

(一)(10分)豆芽菜

⑴学校门口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亮亮的,岸边的青石板光溜溜的。每天清晨,沿岸坐着一排排晨读的学生,朝阳照着他们在水中的影子,温暖着那琅琅的读书声;傍晚,孩子们在溪边散步、漫谈,谈过去、现在和将来,谈这大山以外的世界。他们踩着那清澈的溪水走进了暮色,走进了属于他们的遥想。

⑵在我们这游乐条件极差的山乡中学,有这样一条小溪,实在是孩子们的幸福!难怪每届学生写这条小溪的作文都会产生一大批佳作,也难怪有一个学习极差的学生,他的家长要他辍学,他硬是哭闹着来上学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舍不得这条小溪。”

⑶更有趣的是每年春天,沙滩上到处埋着豆子,这里一窝儿,那里一窝儿,顺着河岸足足有半里路,那是孩子们生的豆芽菜。春天,青黄不接,正是“菜荒”,山里的中学生全是寄读,带啥吃啥,他们便在这沙滩上生产度荒的蔬菜。

④这实在是个好法子,不几天,沙滩上便到处冒出白胖白胖的嫩嫩的豆芽菜,一丛一丛的。散步虽不方便,但使你感觉到一种生气,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你心中仿佛也在萌生起一片生机

⑸这个时节,怕的是下雨。溪水涨起来是极快的,大雨一来,不消半个时辰,清澈温柔的小溪便会变得             ,会把沙滩上正在生长的豆芽菜冲走。倘是碰上这种时候,孩子们就要咽几天没有菜的饭了。

⑹这天上午,学校组织年级语文测验,我在自己班上监考。考试刚开始不久,一股股凉风便从窗子灌进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

⑺窗外,雨哗哗;屋内,笔沙沙。

⑻溪水变浑了,涨高了,再有一会儿,就要冲走那些豆芽菜了。冲走了豆芽菜,孩子们就又要过苦日子了。虽然他们默默地咽着无菜的饭,仍然会刻苦地读书,但他们毕竟是孩子,是一些应该得到幸福的孩子。

⑼这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请假,甚至没有一个孩子抬头看我

⑽“同学们,快去把豆芽菜拔回来。”我终于这样决定,我来不及请示学校。

⑾孩子们去了,抢回了那些豆芽菜,顶多用了十分钟,可奇怪的是大多数同学最后三大题都没做。是时间不够吗?不是!

⑿我找来班长询问原因,我说:“只有我们班去抢了豆芽菜,怕别的班同学说你放我们出去了,互相商量做了弊,考好了反会给你添麻烦,所以好些同学故意没做完。”

⒀“你们商量过吗?”

⒁“没商量。”班长是个老实的孩子,他是不会说谎的。

⒂这次测验由于我们班上的“特殊”情况学校决定重考。当我在班上宣布这个消息时,几个女孩哭了。

⒃我或许是个失职的监考教师,重考时学校没再派我监考。

⒄考试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们这个过去的中游班居然得了全年级第一,几个很少及格过的学生都及格了。

⒅领导要我介绍抓质量的经验。我怎么说呢?说实在的,我只是在下大雨时让孩子们去抢回了他们的豆芽菜。他们说要为我争气,语文要好好学。这是学习委员告诉我的,这也是经验吗?

⒆小溪边又有一些豆芽菜生出来了,白胖白胖的,嫩生生的……      (作者:温新阶 选自《中学生阅读》)

11、结合全文从两个方面说说“有这样一条小溪,实在是孩子们的幸福”的原因?(1分)

12、在第五段横线上填入两个恰当的词             1分

13、第四段第一句描写豆芽的           ,是实写;第二句表现看到豆芽菜的           ,是虚写,既是赞美豆芽菜,又是赞美生豆芽菜的同学们的精神风貌。(2分)

14、第七段‘窗外雨哗哗,屋内笔沙沙……“表现了同学们的什么精神?(1分)

下面那个自然段与它相照应?(1分)答:           

15、文中有两处描写同学们理解体贴老师的行动,找出来,把原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                           

(2)                           

16、你认为这个班抓质量的经验是什么?(2分)

(二)(13分)人的潜力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人的大脑,是大自然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它是思维的发源地,智慧的藏府,创造的源泉。恩格斯所说的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思维着的精神,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③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却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④人的潜力有多大?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当95%没有开发。前苏联学者衣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      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⑤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⑥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一般认为,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⑦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雨500多个突触;人 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个神经元相联系。对列宁的大脑解剖表明,他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1015个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⑧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⑨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作出伟大的贡献。成就决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7、概述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的根据。(总计不超过50字)(3分)

                                    

                                    

                                    

18、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中的“这里”指代的是:                (2分)

19、填入第④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   就    B:既然   就    C:如果   就    D:因为   所以

20、第⑦段运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要说明的是:          (2分)

21、对⑥⑦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列宁大脑中有1015个神经元。

D:大脑中突出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22、第⑥段加点的词“一般认为”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

(四)(14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公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9、按要求填空。(3分)

①《曹刿论战》这篇文章选自                   

②“齐师伐我”中的“我”指的是             

③“必以分人”中的“人”指的是               

30、给加点字注音  (1分)

①又何(   )焉        ②小信未(  )

31、解释加点字(2分)

①肉食者  鄙                     牺牲玉帛 牺牲         

③小大之  狱                     ④不能察 虽          

32、这段文字所写的“肉食者”的“鄙”,表现在把作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         上。(2分)

33、这段文字末尾,曹刿作出了“可以一战”的结论,他认为作战所凭借的先决条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政治上        。他的结论,见于文中“           ”这句话。(2分)

34、翻译句子。  (4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翻译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三 、作文。(40分)

35、根据下面这段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水足草盛,群马一个个身强体壮,却有一匹马骨瘦如柴,躺在地上发出苦楚的声音,快要被饿死了。究其原因,原来这匹马只安于现状,吃掉自己身边的草后,又懒得去找其他的草,就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500字左右  2、观点鲜明,有现实针对性      3、材料详实,论证清楚。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卫国戍轮台(3)元末明初 施耐庵 《水浒》鲁智深 粗中有细、嫉恶如仇、豪放暴躁  2、C 3、(1)①吃②承认、信服 (2)巧用服 的多义性,并说明“口服”与“心服”的关系,将“口服心服”拆开使用,易记好懂。(3)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巧用“芯”与“心”谐音,便于理解“芯”的作用,从而记住“奔腾”这个品牌。4、所有的年龄都美好,因为生命意味着拥有。 5、略 6、如:苦难对于奋进者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7、①朗诵太迟,影响大家休息 ②是在夸奖他 ③真对不起,影响你休息了,我一定要注意。8、①一个人要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②略 9、①《隆中对》或《出师表》②三顾茅庐 、诸葛亮侍奉刘备、刘禅两父子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0、①闲居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阅读训练

(一)11、因为小溪很美,同学们可以在小溪边学习、散步、漫谈,可以在溪边种豆芽菜。12、混浊 狂暴 13、形态(外形)感觉生气勃勃 14、表现了同学们专心致志、刻苦学习的精神;第九段 15、(1)大多数同学最后三道大题都没有做 (2)我们这个过去的中游班居然得了全年级第一,几个很少及过格的同学都及格了 16、老师关心同学,同学理解体贴老师,师生之间有深厚的感情。

(二)17、①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 ②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 ③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有很大的可塑性 18、人的大脑 19、C 20、举例子、作比较 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 21、D 22、不能,表示通常的看法,还未取得共识,去掉太肯定,不合原意。

(三)23、C 24、A 25、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② 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 ③有敢于探究真理的勇气 26、“发现”和“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和“学说”相对应,不能颠倒。 27、解决了疑难问题,发现了真理 28、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邓个事例。

(四)29、①《左传》②鲁国③肉食者30、①②31、①目光短浅 ②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③监狱 ④即使32、几个肉食者和神灵 33、取信于民  忠之属也 34、①做官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呢?②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明,但也一定要根据实情处理得合情合理。

三、作文 3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