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2014-5-11 0:07:57下载本试卷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28分)

1、下面是两句中秋吟月诗,请你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句子。(4分)

芙蓉已遍萧湘浦,黄菊正倚东篱香。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大名鼎鼎,各种流派不胜

枚举。

C、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新鲜活泼、姹紫嫣红的素材,我们应该能够写出好文章。

D、节日的东大街,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3、古诗文默写。(8分  每空1分)

(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3)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来激励自己执著地追求理想。

(6)“爱国”一直是古代诗歌的主题。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一首中前后两句表现“爱国”主题的诗句:                 

4、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3分)

                                   

5、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2分)

张洁同学到商店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付款时给了女营业员十元钱。没等找钱拿着笔就走了,走出商店忽然想起还没有找钱,于是又返回去交涉此事。如果你就是张洁,怎样说才能使收款员满意,并愉快地把钱找回来?请你把应该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                                  

6、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5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2分)

7、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4分)

例: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仿:                                 
二、现代文阅读。

(一)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22分)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的事,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

 


很长时间过去了,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上的面子。这同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不久,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资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8、联系选文语境,读读下面划线的语句,说说你分别读出了儿子怎样的个性特点。(6分)

① 儿子尚未参加创意比赛,就对妈妈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② (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③ 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

            ②             ③        

9、请品味文中带“▲”的“一笑了之”,从中你能品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吗?(4分)

                                   

                                    

10、儿子这么富有创意,必然有主客观的原因,请你从文中概括出几点来。(4分)

                                   

                                   

                                    

11、选文最后儿子的一句话出乎母亲的意料,请你结合语境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一个成语(或四字短语)表现母亲听了这话后的心情或神情。(2分)

                                   

12、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6分)

① 儿子如此执着地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其动机竟是为了能去日本买一台游戏机回来玩。对儿子的好玩你是如何看待的?

②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你赞同母亲的说法吗?为什么?

                                   

                                   

                                    

                                   

(二)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3——16题。(14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当你拿错钥匙开不开锁的时候,就甭提有多着急了。但是钥匙和锁配不上,再着急也没用。

在人体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也像一把把锁一样,需要有一把把相应的钥匙来打开。不然的话,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也停止了。那么,到哪里去找钥匙呢?这一把把“钥匙”就是酶!也就是说,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科学上把酶的这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特性叫做专一性。例如淀粉酶只对淀粉起作用,使淀粉很快地分解成麦牙糖;脂肪酶只对脂肪起作用,使脂肪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有很多种,相应的蛋白酶也就有很多种。例如,人胃肠中的蛋白酶能加速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为氨基酸,而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也含蛋白质,胃肠里的蛋白酶对蛔虫就丝毫不起作用,这就是锁和钥匙不配对。如果让蛔虫遇到从木瓜树果实中提炼出来的木瓜蛋白酶,蛔虫体内的蛋白质会被它分解得支离破碎,这就是锁和钥匙配对了。

说来也有趣,每一种酶的表面都有自己特殊的形状,这些形状与它们所催化的物质的形状恰好咬合,就像锁和钥匙配对一样,参加化学变化的物质和酶一经配好对,钥匙插入锁孔,一扭动,“咔嚓”一声,生命之锁就打开了!

人体中有多少种“锁”,需要配多少种“钥匙”,细胞核中蛋白质制造厂的总工程师早已胸有成竹。当需要某种钥匙的时候,总工程师就下达密码指令,细胞质就按指令生产。

其实,酶在反应中只是催促反应的快速进行,自身并不消耗掉。这样是不是每种酶只生产一次就够用了呢?不是的。就像钥匙有时会丢失或折断一样,酶也会受到破坏。不过,这不要紧,蛋白质制造厂会随时生产出新的酶来补充的。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酶,就没有生命。

13、本文所阐释的主要事理是(   ) (3分)

A、生命活动离不开酶

B、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

C、酶是生物化学反应中的“钥匙”

D、蛋白质制造厂能随时生产新的酶

14、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并从文中找出一个相应的例子,具体说明运用这种方法的作用。(4分)

例子:                                 

作用:                                

15、下面句中的加点词不能去掉,结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作具体分析。(4分)

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

                                   

                                    

16、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完成有关酶的科学知识卡片。(3分)

分类:        内容:  酶           编号(16 )

特  性:                              

形状特征:                                

作  用:                              

二、文言文阅读(26分)

(一)  说(13分)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可爱者甚(      )   清涟而不妖(      )

不枝 (      )   香远清  (      )

18.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理解填空。(3分)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1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 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私:                  

② 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                  

期年之后  期年:                      

2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②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翻译:                                

23、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试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概括(2分)           ()

24、你从本文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你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4分)

                                  

                                  

四、作文。(60分)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的机会,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

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但必须围绕“交往”这一话题作文。

(4)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5)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

(一)1、B 2、D 3、(1) 春蚕到死丝方尽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3)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示例: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 5、 阿姨,刚才我拿10元钱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1分)没等你找钱我就走了,(1分)请您费心,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1分)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1分) 6、要注意作品、作者、人物一致性。启示应与作品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相关。7、(1)山中的石!你背靠群峰时, 意志就坚了。 (2)水中的萍! 你随波逐流后, 根基就没了。(3) 空中的鸟!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4)空中的雁!  你离开队伍时, 危险就大了。 (5)山顶的松!你挺直腰杆后,根基就牢了。 (6)水中的鱼! 你游进大海时 , 境界就宽了。(7)井底的蛙!你越身地面时,眼界宽了。 (8)地下的煤! 你燃烧自己后, 贡献就大了。
 二、现代文阅读(一)8、① 自信(2分)  ② 有创意(富有想象力)(2分)  ③ 好玩(稚气未脱)(2分)9、宽容;(2分)民主(平等)(2分) 10、① 经常异想天开(富有想象力) ②阅读面宽; ③ 好玩; ④有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每点各1分) 11、如: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啼笑皆非、哭笑不得等词语。12、① 玩是孩子的天性;(2分)玩也是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2分)玩使孩子更富有创造力。(2分)② 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学生还应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3分)创意与成绩并不矛盾,有了好的创意能使成绩更好。(3分)(二)13、B  14、(略)例子(2分);作用(2分)15、正常情况下,一种酶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2分)不排除有的酶在特殊情况下对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因此,加上“一般”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2分)16、专一性(或“一种酶一般只对一种生物化学反应起作用”)(1分)与它们所催化的物质的形状恰好咬合(1分)催化作用(催促反应的快速进行)(1分)17、因为洗衣粉中的酶能加速汗液中蛋白质的分解,因此,衣服就洗得干净。(语言不简洁、准确酌情扣分)

三、文言文阅读(一)17.多,洗涤,长蔓(牵牵连连),更加。18.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9.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③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写作目的。20.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二)21、① 私:偏爱  ② 刺:指责  ③ 期年:满一年   22、① (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察看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美?”②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23、开张圣听(或“盗诹善道” 或“察纳雅言”)   24、①人贵有自知之明 ② 善于接受别人意见 ③ 批评别人要讲究方法(任一点即可(2分),未联系实际回答者扣2分)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