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2014-5-11 0:07:57下载本试卷

2006年初三升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题号

卷面分

附加题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默写。(10分)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③感时花溅泪,           。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⑥默写王安石《登飞来峰》全诗。

                         

                         

3、根据下面语境,按要求写话。(2分)

小虎是一个航天迷,最大的理想就是将来当一名宇航员。2003年10月16日,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乘着“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凯旋,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终于变为现实。那天,小虎止不兴奋,放学一回到家就拿起航天杂志,妈妈就说:“小虎,先别做航天梦了,还是好好学习,考重点高中吧。”……此时此刻,小虎应该怎么对妈妈说?请你代小虎写一段话向妈妈表达小虎的心声。

要求:(1)内容要兼顾小虎的理想和妈妈的心愿;(2)语言要简明、得体、连贯。

答: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4、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卑鄙____________(2)驱驰____________(3)仰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6、(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        (1分)

7、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三)孝 心 无 价(17分)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

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 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16、作者为什么说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的苦孩是“一个自私的孩子”?(3分)

                                         

17、第②段中,作者认为“对生命的大不敬”,具体所指的是什么?(2分)

                                        

18、“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3分)

                                         

19、第⑥段中,作者说“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20、作者把“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具体化为“一处豪宅”、“一片砖瓦”、“一只鸿雁”、“一个口信”……请你也将“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具体化,仿照画线句,以“也许是……也许只是……”,续写一个句子。(3分)

                                        

                                        

21、读了上文,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自己实际谈一谈。(3分)

                                         

                                        

四、创新·展示(写作)(50分)

22、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我爱我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加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6分)

晋王述①初以家贫,求试宛陵令②,所受赠③千数百条。王导④戒⑤之,答曰:“足⑥自当止。”时人未之达⑦也。其后屡居州郡,清洁绝伦⑧,宅宇旧物不革于昔,始为当时所叹⑨。予读而笑之。夫所谓廉士者,唯贫而不改其节⑩,故可贵也;今以不足而贪求,既足而后止,尚可为廉乎?而史臣著 之,以为美谈,亦已陋 矣。(选自《滹南遗老集》,作者王若虚)

[注]①王述,字怀祖,晋朝的大官。②求试宛陵令:求得宛陵县的县官。③遗:此处读“wèi”。④王导:当时的丞相。⑤戒:劝告。⑥足:富足。⑦未之达:即未达之,不明白他的品格。⑧绝伦:超过一般人。⑨叹:赞叹。⑩节:节操。 著:写。 陋:没见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遗:       尝: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大意。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穷而不贪才值得赞扬。 B.作者认为贪足之后才不贪,算不得廉洁,不值得赞扬。

C.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算不得廉洁。 D.按照作者的观点王述的行为是值得赞叹的。

二、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参考答案(六)

1、略。2、(1)第①句中,删去“的缘由”(2)第②句中,“鲜为人道”改为“广为人知”(3)第②句中,删去最后一个“不”。(4)第④句中,后半句加主语“中小学时期”(5)第⑤句中,删去“知识”。(6)第①句中引句中的句号删去。3、符合要求即可。

4、(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依赖、依靠。5、(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6、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7、尽心为国 ,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8、发烧(体温一般超过38度)、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头痛等,有时伴有畏寒;有明显的肺炎迹象但又不同于典型肺炎。9、不能删去,删去就绝对化,不留余地,说死不会传染了。10、(1)非典病原体: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病毒;(2)非典传染力:很强,三尺范围内的人可直接受感染;(3)非典治疗:无现成方案和有效的药物;(4)非典预防:无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11、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等。12、包含了人的品格、说话准则及具体行为的普遍的学问。13、A实事求是,任何场合都讲真话;B不讲假话,但不宜说的场合保留真话;C常说揣摩领导心意的话和无棱无角的话;D说假话、谎话。14、(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掌握分寸揣摩领导心意,斟酌哪些话利己,哪些话不利己。15、要实事求是,敢于在各种场合讲真话,不要该说不说,不要说了等于不说,更不要说假话,说言行不一的话。16、为他太重学业而让父母付出沉重的代价,没有能尽一份孝心。17、面对生命垂危的老人断然离开18、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不论是什么方式的行孝,也不论什么内容的行孝,只要真心真意,都将是珍贵和美好的。19、意对即可。20、符合要求即可。21、言之成理即可。【附加题】一、(1)遗:赠送或给予。尝:曾经。(2)王丞相(“王导”或“当时的丞相”)劝告他(或“王述”)。(他)回答说:“富裕之后自然就不再受礼了。”(答出大意即可)。(3)、D。二、参考: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等(内容要求:前句为面临的反面的不良的处境或表现,后句应从正面提出应对策略;句式要求:应与例句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