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6

2014-5-11 0:07:30下载本试卷

中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九年级上一)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婆(suō)   笔(yàn)      无(jī)        谬(bèi)

B槃(niè)   望(liào)      珍(xiū)       揿钮(èn)

C墙(huán)  熨(tàng)      顼(zhuān)      气(kài)

D充(yíng)   女(wā)      木(tuò)       调(gēng)

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刎颈之交   忐忑不安  死心塌地  瘦骨嶙峋

B金戈铁马   英姿飒爽  慢条斯理  铭思苦想

C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绰绰有余  功亏一篑

D积羽成舟   龙盘虎踞  玉树临风  贻笑大方

3、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4分)

“五四”青年节那天,我班举办了一次“青春万岁”主题演讲,校长也参加了。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①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文娱委员精彩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②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写名句(7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明自己对待生与义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古离人之心,抒发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题》中运用双关的手法,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闻关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用曾子的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知道得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5.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一句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他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了解答题。(6分)

(1)《伊索寓言》是世界经典的文学名著。请写出其中两篇寓言的名称:《       》 《          》

(2)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皮亚山上的宙斯”。我们读过了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你还读过他的四大悲剧吗?请举出其中任意两部:《               》、《             》。

(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我的少年时期,是我回忆中,最不愿意去面对的一段日子。每次提起这段岁月,我都有“欲说还休,欲说还休”的感慨。现在,为了让这本书中有个“真实”的我,我试着来回忆那个时期的我!那个时期的我,真是非常忧郁而不快乐的。 

  生活是安定了,流浪的日子已成过去。(我在那栋日式小屋中,一直住到我出嫁。)但是,我的情绪,却一日比一日灰暗,一日比一日悲哀。当我安定下来,我才真正体会出生命里要面对的“优胜劣败”。原来,这场“物竞天择”的“生存竞争”,是如此无情和冷酷!我的心,像是掉进一口不见底的深井,在那儿不停止的坠落。最深切的感觉,就是“害怕”和“无助”。怎么会变成这样子的呢? 

  童年的我,虽然生长在颠沛流离中,虽然见过大风大浪,受过许多苦楚,但,我仍然能在苦中作乐,仍然能给自己编织一些梦想。尽管我显得早熟,有孤独的倾向,我还是能在我的孤独中去自得其乐。可是,我的少女时期,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切是渐渐演变的。进了中学,我才发现我的功课一塌糊涂。童年那断断续续的教育,到了第一女中,简直就变成了零。除了国文以外,我什么都跟不上,最糟的是数学、理化等,每到考试,不是零分,就是二十分。一女中的课业非常严,考上一女中的都是好学生。(我不知怎样会歪打正着的考了进来,对我而言,简直是祸不是福。)人人都应付自如,只有我一败涂地。学校里的考试又特别多,从小考,到周考,到月考,到期中考,到期末考……简直是考不完的试。我知道人生像战场,你必须通过每一种考试。而我呢?就在学校教育这一关,败下阵来。

  这时,母亲已经去台北建国中学教书。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员,我的家庭,几乎就是个“教育家庭”,这种家庭里,怎么可能出一个像我这样不争气的孩子呢?父母都困惑极了,他们不相信我是愚笨的,愚笨的孩子不会写文章投稿。(对了,我惟一的安慰,是常常涂涂抹抹,写一些短文,寄到报社去,偶尔会登出来,我就能获得一些菲薄的稿费。)父母归纳出一个结论:我不够用功,不够专心,不够努力。 

  我想,父母是对的。我可以很专心的去写一篇稿,就是无法专心的去研究X+Y是多少?我可以一口气看完一本小说,就是无法看懂水是由什么组成,人是什么碳水化合物?总之,我的功课坏极了,也让父母失望极了。 

  如果我家的孩子,都跟我一样,那也就罢了。偏偏,小弟在学校中锋芒毕露。他不用功、淘气、爱玩……却有本领把每门学科,都考在八十分以上。麒麟脾气更坏了,动不动就和同学打架,但是,考起试来,总算能勉强应付。小妹进了幼稚园,像奇迹一样,她展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才华,认字飞快,写字漂亮,能跳芭蕾,能弹钢琴……在进小学以前,就被誉为天才,进了小学一年级,她更不得了,无论什么考试,她不考九十九分,她考一百分。 

  父亲逐渐把他的爱,转移到小弟身上去。母亲一向强调她不偏心,总是“努力”表现她的“一视同仁”。但是,人生就那么现实。当你有四个孩子,你绝不会去爱那个懦弱无能的,你一定会去爱那个光芒四射的!一天又一天过去,母亲越来越爱小妹,父亲越来越爱小弟。而且,他们也不再费力掩饰这个事实。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爱会流露在自然而然之中。我和麒麟这对双胞胎,当初的一麟一凤,曾“喜煞小生陈致平”的,现在,已成为父母的包袱。 

  从小,我和整个家庭是密不可分的。我的感情,比任何孩子都来得强烈。我热爱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渴望他们每一个都爱我。如今回忆起来,我那时对父母的“需要”,已经到达很“可怜”的地步。我功课不好,充满了犯罪感,充满了自卑,充满了歉疚,也充满了无助。我多希望父母能谅解我,给我一点安慰和支持。

7.文中,“我”最不愿意去面对的一段日子是指              时期。(2分)

8.文中,“那个时期的我”“非常忧郁而不快乐”的原因是                    (2分)

9.进了中学,父母认为“我”的功课一塌糊涂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在“窝”一直不快乐中,唯一能够获得安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作者在文中用了一段的篇幅写了弟妹的学习,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是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

冯兰瑞老汉,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一紧, 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镞一镞。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的①?武松膝镇住大虫花脊,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去;右手掀住大虫的耳朵,反手抢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创作,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似乎有悟②,他重新拈起案上的竹刀,挑起一丁点儿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儿不易觉察到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

孙子冯大刚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熟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颏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我把‘芮(ruì,姓)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大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呗!”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在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神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13.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释义。(3分)
  ①“眦裂”的“眦”的读音是 。                .。

  ②“虬筋”的“虬”的读音是 ,意思是 。                     
  14.给第一自然段中的空白处选一个描写准确的短语,它是(      )(2分)

  A.眼光像飞刀似地     B.眼神像锥子似地
  C.两眼像星星似地     D.眼睛像珍珠似地
  15.文中画线的①句表达了小说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的②句写冯老汉之“悟”,他究竟“悟”出了什么?请按要求答题。(3分)

  答:

                           (答案不得超出方框规定的字数)

 17.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对冯老汉的描写,在人物形象刻化上起什么作用?判断下面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冯老汉不仅技艺不凡,而且品德高尚。( )
  ②主人公性格刚直,有自己的生活准则。( )

四、古诗文阅读(10分)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辱于奴隶之手     祗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死___________________

马也         是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伯乐”与“千里马”谁先有的问题上,作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作者为什么会这样主张呢?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的?请用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2-23题。

(二)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2.这是李清照南渡后面临国破家亡的现实而发出的伤心之叹,那一句写出了自己有苦说不出,说不尽的感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蚂蚱一样的小船,怎么承载起我满腹的愁,愁有重量吗?能用船装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作文

24.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你渴望激励(鼓励)吗?在成功时,你渴望激励吗?你会得到激励吗?你觉得激励对人生重要吗?

请以“激励”(或“鼓励”)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或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