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模拟试卷

2014-5-11 0:07:59下载本试卷

初三下语文半期考试卷

(满分150分 答卷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语 基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作 文

成 绩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2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1、下面加点字的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异(chà)  使(chāi)  狭(yì)  黄(yùn)

B、待(nǜe)  不(xùn)  脑(suǐ)  奔(sàng)

C、育(bǔ)   污(diàn)  唐(tuí)  伏(zhé)

D、干(kū)   置(chǔ)  菜(qí)  形(jī)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B、刘伯伯虽然知识渊博,著述很多,可仍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

C、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D、大扫除时,总有个别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3、对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真正的尊严,是高于生命的。 (运用排比和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尊严高于生命。)

 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时间)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 (运用拟人,写出了时间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

 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的茶绿色的晚服。 (运用拟人和比喻,写出了山色的变化。)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星”,哪里还会有创新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精神呢? (运用设问与反问,批评了“追星族”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

二、修改下面三处划线语句的毛病。(3分)

  ①初三是初中最后一年的学习,也是掌握学习本领,塑造健全人格的黄金时光。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否则就会愦憾终身。因为,②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看下面作家与厨师的对话,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分)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本书提出批评。”厨师反驳说:“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

(1)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                   

(2)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四、运用下边三个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80字以内。(3分)    清香、 心旷神怡、 宁静

                                  

                                  

                                  

                                   

                                  

五、背诵、默写:(10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           ,玉垒浮云变古今。

4、           ,吹面不寒杨柳风。

 5、《史记 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远大抱负的一句话是:    

              

 6、《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            

            

7、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处,用了一个带有比喻性的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8、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阅 读 部 分(65%)

一、文言文:16%

(一)、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 共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标出朗读下面语句停顿(只要标一处)。

(1)遂 许 先 帝 以 驱 驰 

(2)尔 来 二 十 有 一 年 矣

2、解释加点词语。

(1)臣本布衣(       ) (2)不求闻达于诸侯(       )

3、下边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4、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是:“    

                 。”

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概括为一个成语是         ,这个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                       

6、最能体现诸葛亮写这段文字目的的一项是:  (   )

A、希望刘禅了解自己光荣的历史。

B、表明自己无意于功名利禄。

C、表达自己效忠蜀汉的心愿和报答先帝深恩的决心。

D、炫耀先帝对自己的器重,暗示刘禅应重用自己。

(二)、翻译下列划线的文言语句。(每题2分,共4分)

 1、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

                                  

二、现代文阅读:49%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每小题3分 共18分)

智 力 测 验

电视台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准备拍完之后向全国播放。他们带着摄像机和录音机,先到一个局,测验机关干部。

节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儿,问道:“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

高压水银灯已经开亮,摄像机也对着机关干部们的面孔轻摇,记者们举着好几根警棍样儿的录音棒,单等着谁一说话就捅到他的嘴边上来……机关干部们看着黑板上的粉笔圆圈纳闷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心中没底,不敢回答。摄像机可是不停地来回摇。谁也不能回答吧?那可太不像话啦……科员开始以请示的眼光看着科长;科长以求教的眼光看着处长;处长以他那擅长领会意图的聪明眼光盯着局长;局长用习惯的眼光向秘书求援;美丽的女秘书今天可是彻底懵了,走过来跟局长咬耳朵。她忘记了正在录像,局长听罢秘书的汇报,才气呼呼地说:“对不起!事先不打招呼,不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哩?”

电视台的同志们来到了智力测验的第二组——大学中文系的教室里。灯光亮了,摄像和录音开始了,节目主持人照样在黑板上画了个粉笔圆圈儿,说:“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

冷场半分钟。骄傲的大学生们突然哄堂大笑,纷纷叫嚷起来:

“这算个啥问题呀?还要考我们大学生!”

“太瞧不起人啦!简直是开玩笑!”

“只有傻瓜才回答你们的问题!”

“别嚷啦,他们还在录音呐!”

初中学生是第三组。一位常考第一名的尖子生规规矩矩地带头举手,然后站起来指着黑板上的粉笔圆圈答道:“这是一个零。”

节目主持人问:“他答得对吗?”

同学们齐声回答:“对!”

主持人问:“还有别的答案吗?有没有第二种答案?大家好好想一想……”

一个调皮的学生,没敢站起来,在座位上叫了一声:“欧!……英文字母的欧!”

班主任瞪了他一眼。节目主持人赶紧说:“他说得对呀,回答得很好!”

第四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看了黑板上的粉笔圆圈之后,教室里非常活跃,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总问题:

“是个月亮!”

“怎么是个月亮呢?”节目主持人高兴地问。

“黑板是天,天黑了,月亮又白又圆!”

“是乒乓球!”

“是烧饼!”

“是鸡蛋!”

“是任贤齐的嘴巴——他唱歌呐!”

智力测验圆满结束。电视台正式播放这个节目的时候,给它加了个标题:人们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

1、“别开生面”作何解释?“智力测验”的别开生面表现在哪些方面?

2、“智力测验”测验了四类人物,作者为什么要选这四类人?

3、文中对机关干部眼光的描写,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从文中的描写看,中学生的特点是什么?请找出反映这种特点的两个词语。

5、同样是“纷纷”回答问题,大学生和小学生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6、“智力测验”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作者说它“圆满结束”?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共14分)

毕 业 赠 言

    胡 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即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要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                   。(2%)

2、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       ——       表达希望与祝愿。(2%)

3、第②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能突现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   

                      。(2%)

4、阅读文中③④⑤⑥段并答题。

(1)、这一部分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2%)

                                 

(3)、假设这几段文字是一篇完整的短论,那么它的结构形式是:    

                  。(2%)

5、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写在下句后面,组成一个浓缩了全文内容的语流顺畅的警句:不要抛弃学问,                  。(2%)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共17分)

把“绿色”穿在身上

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并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得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普遍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吹不衰。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各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地养活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能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设计师们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的“塑料制衣”。如瑞典籍年轻女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裁;美国韦尔曼公司和戴尔斯伯格公司的科技人员,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饮料瓶制成绒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线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液;纺织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色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现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环保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

1、阅读第②③段,写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3%)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                     

                               。(2%)

3、第⑥段画线部分从哪三个方面说明了环保服装面料生产的要求?(3%)

答:(一)                       

  (二)                       

  (三)                       

4、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是            。(3%)

5、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出其中两种。(2%)

答:                               

6、简要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的意思。(2%)

答:                               

7、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只有”的表达作用。(2%)

答:                               

作 文 部 分(60分)

话题作文:以“友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字数在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写出区(县)、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