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丽江五中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

2014-5-11 0:07:59下载本试卷

丽江县第五中学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孟子》:“富贵不能淫,                  ,此之为大丈夫。”

2、在温庭筠的《梦江南》中,即景生情,表现了思妇愁思满怀的诗句是                     

3、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作者直抒胸臆,表明他老骥伏枥,志在报国的句子是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表现“心迹”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的理想是            , 

                      

二、     阅读。(60分)

(一)《醉翁亭记》选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选文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分)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饮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佳木秀而繁阴。                  

4、选文第一段有一名句,后被演用为成语     ,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            (3分)

5、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二)《怀疑与学问》选段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启发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⑤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⑥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⑦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⑧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辨论,常常评 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⑨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⑩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一句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到      句之前。(1分)

2、语段的中心句是句     ,还有两个小论点分别是句          。(3分)

3、首句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            。(1分)

4、直接证明第⑤句的句子是句       句,②③④⑤句四句是用     去论证第①句提出的论点。(3分)

5、作者将由“怀疑”到“创新”的过程分为五步:这五步是“怀疑—    ——        —创新”。(3分)

6、“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句中的“不断”“一切”配合使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什么特点?(2分)

答:                

7、后一句中的“墨守”能否改成“遵守”?为什么?(2 分)

                       

(三)

①   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②   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是老师。

③   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你珍重。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唯有老师,唯有老师啊,教你真诚。

④   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常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⑤   也许,你的一生,(  )过许多坎坷,(  )过无数道台阶,终于(  )辉煌,(  )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⑥   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⑦   或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荣耀的光环总套在别人的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为你付出了同样的劳动,甚至给你远超过给别人的呵护,为你微小的成功而高兴得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一又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⑧   把老师比做母亲,比做人梯,比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做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⑨   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虔诚地祝福,含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1.第⑤段方框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超越  踏上  步入  攀上  B、越过  登上  走进  爬上

C、踏上  超越  登上  攀上  D、跨过  踏上  进入  爬上

2.第⑦段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2分)

                                       

3.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两种。      (2分)

4.第⑧段中,作者把老师比做“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请简要问答。(2分)

                                       

                                       

5.从全文看,哪些理由表明“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试简要回答。至少说出三条(3分)

                                      

                                      

                                   

6.本文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

①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②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要宿舍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③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④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⑤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

⑥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而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庭重要的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⑦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没有想去碰过,一直到有一天,为了找一个份旧的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

⑧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庭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着一层庄严的温润的光泽。

⑨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圆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位子上,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⑩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11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吧。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她这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

12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笨拙——              粗糙——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善(   )   幼(  )   (   )  收(  )

3.“我”一直以为母亲并不怎么喜欢“我”,为什么在十四岁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时,“我”还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2分)

                                      

4.卡片上所写的“甜言蜜语”具体指的内容是(3分)

                                       

5.十几年后,“我”又见到这张卡片,它此时的状貌是(3分)

                                 

6.哪些词句能表明母亲对这张卡片的情感?(2分)

                                         

7.文中既有“长大后常常选一些印刷的卡片匆匆寄出”,又有“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这类的句子,请问这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3分)

                                        

                                         

8.怎么理解“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3分)

                                        

三.作文。(50分)

希望,是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是平凡生活中的小小期待。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是补充能源的加油站。希望可以将人引向辉煌,也可以将人诱入歧途。希望,创造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故事;希望,蕴蓄着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

请以“希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