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复习试题[下学期]

2014-5-11 0:08:00下载本试卷

三年级语文综合复习题()

A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饿一项是(   )

A、墙壁上有砖(qù)的各式(lòu)空的图案。

B、老师为了(pǔ)育我们成长,(fù)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

C、孔乙己便(zhàng)红了俩,额上青筋条条(zhàn)出。

D、东西倒不占(fēn)量,可是用途却很蹊(q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空前决后  铤而走险  意想天开  情不自禁

B、世外桃源  川流不息  漠不关心  有条不紊

C、脍炙人口  别出心才  国泰民安  义愤填膺

D、孜孜不倦  随声附和  伶牙丽齿  共商国事

3、对下列词语含义的解释,不恰当的一下项是(   )

A、安适:安静而舒适。         B、矍铄:形容(老人)没有精神。

C、龟裂:裂开缝隙。          D、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①它织网的技能之   ,使人诧异。

②综合起来看,谁都要  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③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  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④人们用万紫千红的话  生活环境,用它的形象来装饰服装和用具。

⑤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  ,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

  A、高超  赞赏  观赏  装饰  精妙   B、精妙 称赞 参观 安排 精细

  C、奇妙  赞美  浏览  布置  精致   D、高妙 赞叹 攀登 点缀 精巧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向沙漠进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B、为了报效祖国,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D、我们对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6、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和《水浒传》都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B、《菜园小记》是吴伯箫的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的小说。

C、《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

D、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下面文章,正确顺序是:《桃花源记》、《马说》、《岳阳楼记》、《狼》。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下项是(   )

A、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使两岸紧张的关系得到了缓解。

B、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像册。

8、下列句子与原诗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为有源头河水来

9、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艰辛的军旅生活;“传”“照”两字描绘出战地的严冷苦寒,渲染了战斗的悲壮气氛,烘托出了主人公坚毅顽强的性格。

 C、冰心在《小橘灯》中写到“我”提着精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尽管那“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是因为“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D、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李逵、人称“黑旋风”,是一个豪爽仗义、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他的武器是两把大板斧,“专杀贪官污吏”。

二、理解文意及背诵(10分,每小题2分)

10、按要求作答

 ①“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则矣。”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②安的      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意思是                     

 ④“欲信大义于天下”中有一个通假字是      ,意思是      

 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的“之”的意思是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作答。

(一)(17分)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③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④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方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2分)

 A、走、站、从头到脚      B、踩、爬、滴滴嗒嗒

 C、踏、跳、浑身上下      D、踹、挣、淋淋漓漓

12、能准确概括范进欢喜发疯的过程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拍手 飞跑   B、说 笑    C、拍手  笑    D、拍手  说

13、选段描写范进欢喜发疯的过程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表示(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14、对文中加点词句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A、“看了一遍,有念了一遍”(信疑参半,如在梦中,又看又念,方才确信)

 B、“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喜不自禁,得意忘形,不由自主,失常变态)

 C、“不由分说,就往门外跑”(昏厥初醒,惊魂未定,夺门而出,喜传捷报)

 D、“一脚A在塘里,B起来,头发都跌散了”(疯走疯跑,不辨东西,狼狈不堪,丑态毕现)

15、选段通过多种描写,刻画出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写出关键的词语。(3分)

(1)语言:               (2)动作:            

(3)外貌:                          

16、“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个字)(4分)

                                         

                                     

17、下面对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表达效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对范进的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嘲讽了那种如痴如狂追求功名的读书人。

B、通过对众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反映了社会上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心态。

C、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达了改革不完善的科举制度的愿望。

D、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摧残乃至对社会的毒化。

(二)(15分)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   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的新发明,哲学上的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8、从“A、评判  B、辩论    C、怀疑   D、修正”四个词中,选择相应的词的序号,填入问中四处的横线上依次是                。(4分)

19、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2)

20、这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是        、        、        (3分) 

21、指出问中三个“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3分)

                                    

                                       

                                     

22、“问题”一词有下面四个义项,第④句中这个词的义项是(   ) (3分)

A、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B、须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C、关键,重要之点          D、事故或麻烦

四、作文(40分)

23、生活中,一句夸奖的话可以使我们倍受鼓励,但也可以使我们沾沾自喜,甚至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一句批评的话常常使我们垂头丧气,甚至失去进取之心,但也可以使我们心灵惊醒,精神振奋,从此奋发向上。面对夸奖或批评时的心态不同,感受就会不同,对日后的影响也会不同。请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记叙事情,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出你心灵深处的真切感悟。

要求:1、可以就你所选的话题,只取一个角度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写,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B卷(50分)

五、积累与运用(14分)

24、下面词语的字形、释义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hè)亮:宽敞明亮。  襁(bǎo):包裹婴儿的布或婴儿睡的摇篮。

B、(cù)然:突然。    衔(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

C、游(yì):(兵船)巡逻。 桑(xīn):家乡。

D、街衢(qú):宽阔的马路。 庖(bāo)代:越权办事或者包办代替。

25、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突然,蝉声嘎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遍寂静。

B、白求恩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C、这小生灵虽然是渺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春风和煦,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2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要我感谢什么人,()只能感谢一次,()我想把这一次感谢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们,()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

A、假如 然而 那么 由于       B、如果  那么  因为  而且

C、无论 因为 所以 但是       D、如果  而且  那么  假如

27、根据下面提示默写(4分,每小题2分)

(1)《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2)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

28、揣摩下面画直线的句子,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再写两个结构与之基本相同、内容基本相近的句子。(4分)

例句: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竟使姑苏城外寒山寺的盛名千载不衰;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却使山西这个寻常的楼阁与母亲黄河一样植根于国人心中。

                                           

                                        

六、阅读(36分)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作答。

(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9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仍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母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后,当我再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的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是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29、横线处时间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        的心情。(2分)

30、用文中原句回答,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4分)

                                        

                                      

3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其实质是:(4分)

①母亲对我                            

②父亲对我                           

32、用文中原句回答,能够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2分)

33、读了本文,说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并简述理由。(3分)

                                       

                                      

34、谈谈一对文中父亲和母亲的看法,你是喜欢文中父亲还是母亲?为什么?(4分)

                                       

                                      

(二)(17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①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子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同法也。

3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3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同法也。

3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殂  崩:古时指诸侯死亡

B、盖追先帝之殊遇       遇:待遇。

C、以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D、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大。

37、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以”字意义相同,用法不同。

B、两个“以”字意义不同,用法相同。

C、两个“以”字意义相同,用法也不同

D、两个“以”字意义不同,用法也不同。

3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39、下面是对这段文字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蜀汉目前形势很好,是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B、作者认为朝廷内外目前存在一种强烈的报国热情。

C、作者建议皇宫中,朝廷中处理事情的标准应有所区别。

D、作者希望陛下广泛听取意见,亲自作出对臣下的赏罚。

参考答案:

一、1——5、CBBDB  6——9、BADD

二、10、范仲淹  广厦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房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伸  伸张  往、到

三、(一 )11、D 12、C 13、1//23//4//5 14  15、①噫,好,我中了。②拍笑叫③头发都散了,两手带泥,一身的水

16、宣告几十年贫贱屈辱的生活就此结束,欣喜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

(二)17C  18C B A  D  19 第一句的后半句,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的条件

20、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21,对于别人的话……思想上的懒惰

2、3句两了“这样”的内容一致,即“一切学问家……常常修正自己的学说

22、B

四.略

五、24——26  BAD  2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8、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使得一座平凡的楼阁名扬天下蜚声海内。。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终让滁州山中一左普通亭子名样四海  崔浩的一首〈黄鹤楼〉却让长江岸边的这只千年鹤久留人世的心中而不飞

六、迫不及待,(急迫,急不可耐)  30 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级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 说,“  ……透了“,

31、热情鼓励 严格要求

32、文末一句

33略(可从修辞,用词,表达方式任一方面都可)

34、略

(二) 35略36A  37 B 38 略  3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