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2004常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5-11 0:08:00下载本试卷

常州市二○○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4分)
(一)(共10分)
1、拓 滞 腾 搏(2分。答对两个得1分。)
2、(1)恨别鸟惊心(2)闲来垂钓碧溪上(3)化作春泥更护花(4)大漠孤烟直

(5)猿则百叫无绝(6)浊酒一杯家万里(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分。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如多选按前五句评分。)

3、不设标准答案,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给分。(3分。作品名称正确1分,内容叙述符合原作1分,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运用恰当正确1分。)

(二)(共10分)

4、没有统一答案。参考: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等。(2分。内容要求:前句为面临的反面的不良的处境或表现,后句应从正面提出应对策略;句式要求:应与例句一致。内容、句式各1分。)

5、修改参考:

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④“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欠通顺,改通即可。

(4分。改对一处得1分,给满4分为止。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得分。)

6、没有统一答案。(4分。能体现“匹夫有责”的主题,得2分;讲清运河与海洋的关系,得1分;语气委婉(有礼貌称呼即可)表达无语病,得1分。)

(三)(4分)

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实,守信用。归纳要点:(4分。“情况”归纳,1分;“行为”归纳,1分;“结论”归纳,1分;语言,1分。归纳全面准确,语言通顺,得4分;归纳欠全面,语言通顺或归纳全面但语言欠通顺,可得3分;内容、语言皆有欠缺,得2分;只要作答,不严重离题,不判0分。如没有归纳出含义,仅概括出诚信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必要性等,得2分。)

二、(共46分)

(一)(共16分)

8、B。甲文主要表达了一位母亲在儿子踏上社会前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帮助,并使其能经受社会考验、健康成长的爱子之情;强调的是社会的作用。乙文则重点说明了居住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影响。(3分。选择正确得1分,甲乙文的内容概括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如另有创新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因为儿子今后可能会面临争斗、不幸或伤害,他需要信心、爱和勇气,这有助于培养儿子的爱心。(3分。意思对即可。答题全面,语言通顺,得3分;答题较全面,语言较通顺,得2分;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10、①是。这是受居住环境的影响。②不是。这主要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文中未涉及)。③是。这是由于孟母认识到自幼生长的环境对孩子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答受居住环境的影响亦可)。④是。这是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4分。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11、不设统一答案。分析:母亲要求儿子能在社会上得到锻炼,儿子原来生活在封闭的环境

里,缺少交往,可能有孤僻、自私等毛病。因此,答题时,可提出主动与他交友并为他介绍

好朋友,带他走进大自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3分。只要是运用文中提供的知识并有定

的可行性即可。如不切儿子实际,脱离文章知识,泛泛而谈,最多只能得2分;只要作答,

一般不判0分。)

12、没有标准答案。(3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语言通顺,可得3

分;有独特见解,但语言欠通顺,或见解一般,但语言通顺,得2分;见解肤浅,语言欠通

顺,得1分。)

(二)(共18分)

13、“我”听到了下岗夫妇的艰辛与收获,听到了小姑娘的勤奋与进步。应该多为他人着想,不能只为自己着想。(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分。意思对即可。)

14、(1)指楼上楼下的吵闹声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2)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楼下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烦躁。(4分。答对一题得2分。意思对即可。)

15、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句中的观点是基于一定的情境的,并没有绝对化(文中有“许多”一词的限制,即可说明),不能断章取义。如对句中观点持否定意见,没从“正确理解”的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类似于楼下楼上值得同情、可以理解的声音用爱倾听是适用的,反之则不适用)也可。(3分。视理解的正确性和深刻性程度分3、2、1给分。)

16、(4分。)原因:希望孩子将来能成才或望女成凤等。(1分。意思对即可。)看法:没有标准答案。(3分。看法有一定的深度,语言通顺,得3分;有自己真实想法无语病,得2分;只要表明态度,即可得1分。)

17、不设统一答案。如持肯定意见,可围绕女邻居和莎利文老师、露茜修女一样都有爱心和毅力,且她的努力已初见成效等内容作答;如持否定意见,可根据女邻居虽经多年努力,小男孩也没有学会简单的语句,海伦和丹只是一个特例等内容作答。(4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有说服力,语言通顺得4分;观点明确,有一定说服力,语言通顺得3分;能结合材料表明观点得2分;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

(三)(共12分)

18、(1)好处、益处、裨益等 (2)感谢、感激、感恩等  (3)从前、以前、昔日等 

(4)停止、抛弃、丢弃等(2分。答对两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通假字如只答出本字不得分。)

19、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活。(2分。意思对即可。)

20、人不能为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2分。意思对即可,从正面阐述亦可。如只是套用课文中的原句作简单翻译,最多只能得1分。)

21、(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分。多答少答扣1分。)

  (2)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三、作文(50分)

 一类卷:45-5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39-44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3-38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26-32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2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紊乱,文理不通。

 说明:1、关于中心。全文内容只要能正确反映“接受与付出”的关系(无须拘泥材料中“先接受,再付出”的顺序),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指在记叙或议论中能渗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经历和见解等等),都应视为切题,符合要求。如果在拟题后又走题,不得进入二类卷。

    2、关于文体。除诗歌外,写各种文体,都属符合要求,各种文体之间也无优劣之分,必须一视同仁。但必须按选定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3、关于语言。全文没有明显的语病,应视作语言流畅;有1-2句病句,可视为语言通顺;有3句以上(含3句)病句,可判为语言尚通顺;有5句病句,应判为语言欠通顺;有6句以上(含6句)病句,则判为文理不通。

    4、评分时,突出语言要求,兼及其他各项,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同时严格控制四、五类卷。出现3个不重复的错别字,扣1分,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5、没有拟写题目,或照搬话题,扣2分。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扣2分。

    6、关于文面加分。文面整洁,字迹清晰,酌加1分;文面整洁,字迹端正,酌加2分;文面整洁,字迹优美,酌加3分。(如能用规范的符号修改,不视为卷面不整洁。)此项加分一律由复核组操作,凡加满3分者,须交阅卷组长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