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语文中考模拟试(四)

2014-5-11 0:08:00下载本试卷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四)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5分)(1─15题每题1分,16─25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永往直前  永垂不朽
   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B.大步流星  茫无涯际
   凶神恶煞  滔滔不绝
  C.骇人听闻  见意思迁
   安然无恙  血雨腥风
  D.不可明状  声色俱厉
   正宗嫡传  大声疾呼
 
 2.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和拼音全对的是           [  ]
  A.妙手偶得(ǒu)     敝帚自珍(bì)
   因地制宜(zhì)    惩前毖后(chéng)
  B.挑泼离间(pō)     理直气状(zhuàng)
   郑重其事(zhèng)  虚张声势(xü)
  C.音容笑貌(réng)   声名狼籍(jí)
   荡然无存(cún)    甘拜下风(bài)
  D.意味深常(cháng)  随机应便(biàn)
   见缝插针(fèng)   聚精会神(jū)
 
 3.下列各字部首、笔画都正确,字义、组词都相应的是    [  ]
  A.凿  业旁  7画  挖掘  凿井
  B.鉴  金旁  6画  镜子  鉴别
  C.蔑  艹旁  10画 轻视  蔑视
  D.翕  羽旁  6画  和顺  翕动
 
 4.形旁和声旁构成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  ]
  A.帘 询 剐 蹭 蜷
  B.隧 庇 雕 橹 翎
  C.瞟 皎 胯 裨 瑰
  D.笼 霜 靠 荠 梨
 
 5.红色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  ]
  A.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 深恶痛疾(厌恶) 匿名(隐藏)
  B.宿儒(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人声鼎沸(香炉) 获奖(得到)
  C.豁然(开阔) 阖家(全) 浩如烟海(多)
 
 6.短语类型相同的是                   [  ]
  A.狂风肆虐  沙丘移动  风沙袭击  精神饱满
  B.万头攒动  声色俱厉  神采奕奕  勃然大怒
  C.阳光充足  一件小事  风流人物  不毛之地
  D.姹紫嫣红  血雨腥风  繁茂泼辣  鹦鹉学舌
 
 7.不全是同义词的是                   [  ]
  A.惊奇  诧异  惊诧  惊讶
  B.执拗  固执  顽固  死板
  C.昏暗  昏黑  阴暗  黑暗
  D.坚韧  坚强  坚信  坚持
 
 8.词性不同类的是                    [  ]
  A.教室  交通  经验  学生
  B.援助  支持  批评  夏季
  C.诚实  美丽  伟大  善良
  D.迅速  匆忙  安静  激动
 
 9.与“果断──武断”这对词关系不同的是         [  ]
  A.勇敢──鲁莽
  B.鼓励──怂恿
  C.表扬──表彰
  D.俭朴──奢侈
 
 10.提取句子主干有错误的是                [  ]
  A.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
   主干:胜利是需要时间和气力的事情。
  B.这本来不是他初来学校时的本意。
   主干:这不是本意
  C.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
   义斗争的情景。
   主干:浮雕表现情景
  D.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主干:水平价值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11.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
  A.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B.经过全班同学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的决定。
  C.全班同学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D.全班同学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的决定。
 
 12.句中横线处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______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______能够想出
  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______没有好处。
  A.由于  所以  也
  B.尽管  如果  也
  C.如果  即使  也
  D.如果  即使  就
 
 13.下面复句第一层次和分句间的关系分析的正确的     [  ]
  A.自然科学工作者如果具有广泛的文史知识,不仅能推动本身的科学研究,
   还能反过来影响文史研究。
  B.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C.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善,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D.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
   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了。
 
 14.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C.革命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
  D.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新的布制服,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
   束像出门作客一样,引起人们一种离别的依依之情。
 
 15.下列作品是按文学体裁分类的,分类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普通劳动者》《竞选州长》《“友邦惊诧”论》《我的叔叔于勒》
  B.《听潮》   《藤野先生》《菜园小纪》   《挥手之间》
  C.《有的人》  《梅岭三章》《周总理,你在哪里》
  D.《龙须沟》  《白毛女》 《陈毅市长》
 
 16.作家、作品、体裁及作品中的人物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曹雪芹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小说  鲁达
  B.老舍  《龙须沟》      戏剧  程疯子
  C.朱德  《回忆我的母亲》   散文  母亲
  D.臧克家 《有的人》      诗歌  鲁迅
 
 17.句子中画横线部分解释正确的是            [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A.尽量使用我的牙齿。
  B.来过完我的岁月。
  C.直到我年龄的尽头。
  D.来糊口度日。
 
 18.“永之人争奔走焉”一句翻译正确的是         [  ]
  A.永州的老百姓争先恐后的跑掉了。
  B.永州的老百姓争先恐后的为这件事奔走。
  C.永州的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奔走。
  D.永州的百姓都争着去干这件事。
 
 19.对下列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A.应当实行广开言路的政策,广泛听取意见。
  B.应当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C.应当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
  D.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明的道理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
  B.人要担负重任,必须先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磨练。
  C.一个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D.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
   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记叙、说明、议论,是写作中最基本的几种表达方式,通常所说的记叙
   文,多是以记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文章。
  B.《起点之美》、《夜走灵官峡》、《藤野先生》都是抒情散文,借物抒
   情言志,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C.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分,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文章都要直接
   批驳对方的论点,如《“友邦惊诧”论》。
  D.我们读过鲁迅的作品中,《藤野先生》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
   自《朝花夕拾》;《孔乙己》、《论雷峰塔的倒掉》与《故乡》都选自
   《呐喊》。
 
 22.选出下列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衣服多么合身啊!
   变为肯定句:这衣服很合身。
  B.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
   变为否定句: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无不感到满意。
  C.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变为反问句:每一个共产党员,难道不应该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
   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吗?
  D.谁也不会不承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变为肯定句:谁不承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23.下面关于“说”这种体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说”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议论为辅的叙议结合的文体。
  B.“说”这种体裁接近现代的杂文或杂感,无论叙事或议论,都是为了表
   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C.“说”取材广泛,写法不拘一格。
  D.“说”很重视辞采,文章波澜起伏。
 
 24.《出师表》中对形势分析时,指出有利的客观条件是   [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5.结合语境,红色词解释正确的是            [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诡计多端。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
   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漂亮。
  C.原来趁将军弯腰上肩的时候,小李偷偷地把绳子往后移了半尺多。这个
   “舞弊”的作法被将军发觉了。
   舞弊:偷移筐绳,抢挑重担。
  D.我已经完全卷入了漩涡,不得不继续这场斗争。
   漩涡:流体旋转时形成的螺旋形。
 
二、判断题(7分)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3分)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
  造舞台艺术形象,提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  )
 2.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
  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和景物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  )
 3.《捕蛇者说》一文的主旨是“苛政猛于虎”。            (  )

 (二)下面文字,和课文完全一样的画√,不完全一样的画×。(4分)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以。”遂逐齐军。         (  )
 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亲戚畔之。(  )
 
三、阅读现代文,按要求作答。(38分)

  (一)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不住要向路
口张望,希望能从夕阳的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又是一个傍晚,一个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
个子军人来到这儿修过一只皮鞋?”“啊……①对呀。”“要付你多少钱?”小鞋
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
军人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②上前线
去了。”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快喊道:“鞋子,鞋子!”军人止住了脚步,
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脚已经在前线的医院里……③他特意来
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共13分)
 
 1.小说开头“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一句,在文中烘托了小鞋匠什么
  心情?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夕阳的余辉”与文中哪个词语相呼应?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处用了省略号,其中只有一处表示省略,它是第______处,省略的内
  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省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4.“军人止住了脚步,用的声音对小鞋匠说”,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准确的词
  语是(1分)                          [  ]
  A.轻快  B.高亢  C.亲切  D.低沉
 
 5.这篇小说歌颂的对象是谁?文中最能体现他对人民负责精神的语句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分)
 
  (二)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
六○五年左右……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头宽九点六米,中部
略窄,宽九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座桥
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
长的石拱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年到一一九二年间。桥
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
二十一点六米。桥宽约八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
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
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
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
万状,惟妙惟肖。 (共13分)
 
 1.文中红色字“略”用得十分准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一开始写到石拱桥“不但形式美,而且结构坚固”,在上面这段文字中,
  卢沟桥的这两个特点表现在:(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石拱桥的特征,先举赵州桥,后举卢沟桥,这样安
  排有两点理由:(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说明“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文中共举了______个例
  子。 (3分)
 
  (三)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B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
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C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D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
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孙中山欢迎十月
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孙中山死了,蒋
介石起来。在22年的长时间内,蒋介石把中国拖到了绝境。在这个时期中,以苏
联为主力军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了三个帝国主义大国,两个帝国
主义大国在战争中被削弱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帝国主义大国即美国没有受损失。
而美国的国内危机是很深重的。它要奴役全世界,它用武器帮助蒋介石杀戮了几
百万中国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
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共12分)
 
 1.“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
  格斯”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放在A、B、C、D中的哪一处? (2分)
                               答[  ]
 
 2.这段文字可分两层,用‖在原文上标示出来。 (2分)
 
 3.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2分)                [  ]
  A.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决心走俄国人
   的路。
  B.中国的先进分子经俄国人介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
  C.美蒋勾结反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D.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武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俄国人的
   路”,从而取得革命的基本胜利。
 
 4.这段文字使用的论据是哪种类型?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3分)
  A.事实论据   B.道理论据
  C.例证法    D.引证法
  E.比喻论证   F.对比论证
               答:论据类型(  )、论证方法(  )(  )
 
 5.文中最后一句“……取得了基本胜利。”中的“基本”一词能否删掉?
  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耳闻目睹一些助人为乐的事。如人们生活上有了
困难,学习上遇到了拦路虎,思想上有了包袱,感情上产生了疙瘩……常常能够得
到乡亲邻里、同学老师、父母长辈们的热情关怀和帮助。请你就以上某一方面为内
容,写一篇记叙文,表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的社会主义美德。

  题目: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
     3.字数:500──8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