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语文中考模拟试(二)

2014-5-11 0:08:00下载本试卷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二)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共40分。每题2分)
 
 1.选出红色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是一项        [  ]
  A.褴褛(lǚ)    胆怯(què)
   地穴(xuè)   干涸(kū)
  B.阴晦(huèi)  狭隘(ài)
   夭折(yāo)   恣睢(suī)
  C.庇护(pì)    拔篙(hāo)
   眩目(xuàn)  仄仄(zè)
  D.脑髓(suǐ)   匀称(chèng)
   憎恶(wù)    效率(lǜ)
 
 2.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欧打 涣散 恣情 沓无消息
  B.呜咽 锋烟 萧条 谈笑风声
  C.阔绰 和煦 聆听 荼毒生灵
  D.绽出 虐待 鉴别 虚张生势
 
 3.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相同的是       [  ]
  A.铜 询 氓 汲
  B.削 绅 舷 披
  C.裹 衷 闷 圈
  D.髻 笠 荤 荠
 
 4.红色字字义与“无穷无尽”的“穷”字字义相同的是 [  ]
  A.日暮途穷
  B.穷凶极恶
  C.穷困潦倒
  D.穷山恶水
 
 5.与句中划线词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
  法庭宣布这个案子是李××一手制造的,证据确凿
  A.虚伪  B.虚构  C.虚假  D.虚荣
 
 6.红色词的感情色彩在句中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了我的眼帘。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
 
 7.提主干正确的是                 [  ]
  A.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的吼声,震荡山谷
  B.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恢复青春
  C.解放战争的炮火正在摧毁旧中国的一切黑暗势力
  D.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墙上
 
 8.辨别单句、复句,属于复句的是          [  ]
  A.从敲打厚墙的声音里,从管分饭的人送饭时候的眼光里,我体会出,
   他们是在向我祝贺。
  B.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
   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
  C.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D.为了制止这种灾难,保卫人民的权利,实现人民的愿望,毛主席要
   从延安的同志们修建的飞机场上动身到斗争的最前线去。
 
 9.选出对下列复句第一层层次、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
   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
  B.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而是人民自己,是当代的“风流人物”。
  C.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
   跨在江河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D.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
   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烧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烧。

 10.关联词语依次填写正确的是           [  ]
  松鼠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 )从窝里跑
  出来,躲在树枝底下,( )逃到别的树上去。
  A.只有 才 或者
  B.只要 就 或者
  C.如果 就 并且
  D.只要 就 而且
 
 11.下面句子都有语病,括号里的内容是对错误部分的修改,修改正确的
   一项是                    [  ]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战斗英雄的报告。
   (删去“注视着和”)
  B.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他逐步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删去“在”)
  C.既然今天放假,天气又那么好,可是我还是不想去公园。(将
   “既然”改为“虽然”)
  D.我们必须认真改正,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将“发现”改为“检查”)
 
 12.不是比喻句的是                [  ]
  A.没有歌唱就没有生命,就像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一样。
  B.毛主席和平日不同,新的布制服,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像出门
   作客一样。
  C.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D.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13.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两个骗子急切的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______只
  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
  A.这些东西都被他们装进自己的腰包,
  B.他们往自己的腰包里装进这些东西,
  C.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
  D.他们怎能不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
 
 14.作品、作家和国籍搭配有误的是          [  ]
  A.《二六七号牢房》──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
  B.《海燕》──高尔基──苏联
  C.《变色龙》──契诃夫──苏联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
 
 15.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
  A.记叙、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常常互
   相穿插运用。
  B.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①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②批驳对方的
   结论;③批驳对方的论据。
  C.写立论性的文章,论点要正确,论据要有说服力,论证要合乎逻辑。
  D.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
   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16.诗句与作者搭配有误的是             [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白居易)
 
 17.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
  A.以天下之所畔,攻亲戚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C.刿曰:“食肉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8.下面的文字中,应选填的语句是          [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______。坐着,躺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合着青草味儿。
  C.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19.红色的字读音有误的是              [  ]
  A.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shuō)乎
  C.为(wéi)之,则难者亦易矣
  D.婉贞挥刀奋斫(zhuó)
 
 20.光明中学初一年级3班同学,向全年级同学发出为本市山区同学
  捐献课外读物的倡议书。下面是他们的倡议书,其中有3处不当之处。
  全校同学们:
    为了使我市山区同学能有较多的课外读物,丰富他们的课外阅
  读,请你们以大公无私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每人向山区同学捐
  赠一本课外读物。特此发出倡议。
                       初一(3)班全体同学
                         1995年5月26日
  有位同学列出4项不当之处,其中不应列为“不当之处”的是:
  A.正文上面标题位置应加“倡议书”。
  B.“请你们以大公无私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用语不妥当。
  C.应加“此致/敬礼”。
  D.称谓“全校同学们”应改为“初一年级全体同学”。
 

阅读>

一、阅读议论文,完成21~25题(14分)

  ①人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呢?②天才是天生就聪明吗?③任何人从无
知到有知,从没有才能到有才能,都要经过努力学习和艰苦实践的过程。④有的
原先智力较弱,才能较差的人,由于后来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逐渐认识了事物
发展的规律,就会使智力和才能都得到提高。⑤相反,一些智力和才能获得较早
发展的人,如果骄傲自满,不再勤学苦练,他的智力和才能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
退。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古话正是说的这个道理。⑦宋代王安石曾
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方仲永,小时比较聪明,五岁就会
做满不错的诗,由于后来没有受到教育,没有抓紧学习,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
不如以前的好。⑧在他二十岁左右,王安石回乡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得到的回答
是:他已经完全是个平凡的人了。⑨可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
 
 21.本段文字的论点是第______句。(2分)
 
 22.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3分)    [  ]
  A.例证法  B.引证法  C.比喻论证法
 
 23.第⑦⑧句的表达方式是(2分)      [  ]
  A.描写.  B议论  C.抒情  D.记叙
 
 24.本段的结构划分正确的是(3分)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5.分析文中红色词的作用:(4分)
  A.“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说明文,完成26—30题(11分)

  西方有人想养蜘蛛,(A)取它的丝织东西,(B)代替蚕丝。(C)①只是蜘蛛
饲养不容易,②它要吃昆虫,③专吸食昆虫的汁液;④而且胃口又很好,⑤
得又很精细,⑥饲养起来,比采摘桑叶饲蚕费事得多,⑦因此只好作罢了。
 
 26.“听说试验者曾取蛛丝织成手套、袜子等东西。”是这段文字原文中的
   一句话,它应在A、B、C处的______处。(2分)
 
 27.文中划线的句子有7个分句,分句间语序有些失当,只要将第____分句,
   放在第______和第______分句之间,语序就合理了。(2分)
 
 28.文中“只好作罢”指的是______。(3分)
  A.饲养蜘蛛
  B.用蛛丝代替蚕丝
  C.饲养蜘蛛取蛛丝代替蚕丝织东西
  D.用蛛丝织手套、袜子
 
 29.画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2分)
  A.分类别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30.文中“专”这个词用得准确,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记叙文,完成31~34题(8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
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
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
宣布:
  “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
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
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
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
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的土换一换,
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
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
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
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
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咽着,他把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国王,并说,这
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的说:“这就是我的
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______。
 
 3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2分)          [  ]
  A.国王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让他们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B.国王深受人们爱戴,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还没有一个孩子。
  C.国王年迈而又无子,想要挑选一个义子作为继承人。
  D.国王年迈而又无子,他十分苦恼。
 
 32.这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2分)        [  ]
  A.国王  B.雄日  C.雄日的母亲  D.手捧鲜花的孩子
 
 33.依据你的理解,补写全文最后一句话(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恰当的归纳了本文中心思想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的国王才是贤明的。
  B.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追求地位与财富。
  C.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D.本文通过一位国王挑选继承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做过坏事的人是一定会遭
   报应的。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35—37题(7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35.这段文字中,诸葛亮指出蜀国不利的客观条件是:______,有利的主观条
   件是:______。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他向后主提出了建议,就是文中的
   “______”这六字短语。(3分)
 
 36.选文中“引喻失义”的结果是(2分)     [  ]
  A.不宜妄自菲薄
  B.塞忠谏之路
  C.妄自菲薄
  D.开张圣听
 
 37.选文中“开张圣听”的目的是(2分)     [  ]
  A.光先帝遗德
  B.恢弘志士之气
  C.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五、作文(40分)

  题目:《掌声》
  要求:1.选择一个角度写记叙文,要具体地写出赢得掌声的过程,以及响
      起掌声的场景和心理描写
     2.字数6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