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初三语文毕业学业考试模拟题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第一部分1至3页,第二部分3至8页,第三部分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密封线处。
2. 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的答卷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语文知识(6题23分)
1.下面是一个同学对容易读错音的字的标注,请指出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尴尬gà 粗糙cāo 苦心孤诣yì
B.诅jǔ咒 解剖pōu 重蹈覆辙zhé
C.汲jí取 憧chōng憬 锲qiè而不舍
D.预兆zhào 束缚fù 鲜xiǎn为人知
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本是政府的惠民措施,但遭到一些人“恶搞”。(指公开、公平、公正。)
B.重庆“最牛钉子户”的房屋犹如立于孤岛之上。(形容自高自大的骄傲神气)
C.针对“读图快餐”造成的营养不良现象,专家呼吁要引导青少年多摄取“绿色食品”。(健康有益的文字读物)
D.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他在机关干了几年就下海了。(指经商)
3.选出下面句子横线上意思和句式都衔接得最好的一项:( )(3分)
读书不仅是益智的需要,更是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它是心绪的慰籍,灵魂的依傍。
A.夜晚篝火旁的狂欢热舞。 B.隆冬炉火旁的倾谈。
C.隆冬炉火中的倾谈。 D.围炉夜话促膝交谈。
4.语言运用(7分)
(1)下面划线的句子有错字或病句,请找出来加以改正。(4分)
广州正式启动亚运会吉祥物征集。①吉祥物是大形运动会的重要标志,是赛会的精神和灵魂。本次征集的吉祥物,应充分反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广州亚运会理念,②弘扬奥林匹克,③彰显广州特有的文化魁力,表达广州人民的美好祝愿,④而且还要具备丰盛的商业开发价值。
① 。 ② 。
③ 。 ④ 。
(2)如果让你根据广州亚运会的理念提交吉祥物,你会选什么呢?请说说其特征和寓意。(不超过30字)(3分)
吉祥物名称、特点、寓意: 。
5.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即将到了生命的中转站——中考,请发一个短信给你的同桌,勉励他考出佳绩,达成愿望。(要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20字)(3分)
短信内容: 。所用方法: 。
6.名著阅读(4分)
广州市开展“书香羊城”的读书活动,要求名著阅读进校园,请从初中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篇目中选择一部(篇)你感受最深的填写在下列表格中与大家交流。
作品 | 作者 | 感受 |
二、古诗文(2题,15分)
7、古诗文积累。(10分)
(1)下列古诗文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4分)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即无。
B.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圆情。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厌有甚于死者。
E.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升寒。
F.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6题选4题作答)(4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④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
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睢》)
(3)按要求作答(两题只选一题作答)(2分)
①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时,温家宝总理引用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的
“ , ”来比喻中美关系应该高瞻远瞩,妥善处理分歧。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强调在战争中人的重要因素,“ , ”这两句体现了孟子的政见。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义。(5分)
①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②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周敦颐《爱莲说》)
③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⑤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古诗文(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1题(1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 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1)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吾与徐公孰美
A
孰为汝多知乎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
今诚以吾众乍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选出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11.本文段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请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4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阕写出了边塞秋天哪些与中原迥异的独特风景? (2分)
(2)“浊酒—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3分)
四、现代文(10小题,4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13题。(6分)
我们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我们来说,昨天的智慧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了。对他而言,孝子就是要“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那么,我们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可以从这样一位圣人那里学到些什么呢?
目前,一些东西方学者纷纷撰写文章,论述孔子的思想遗产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这些学者认为,当今社会的松散和不和谐与2500多年前孔子所处的时代实际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尽管两个时代的外在表现千差万别。因此,我们也应当更多地遵从“礼”。
“礼”通常理解为“礼仪”“礼节”,但韩国延世大学教授韩载鹤认为,它应当理解为“学问、教养、自律、克制和合法性等”。他认为,“礼”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的一部不成文宪法,是对政府专制主义的一种约束。他说:“‘礼’是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一旦现代东亚国家的国民开始效仿以前的儒家官员,像他们那样先以合乎礼法的行为规范律己,那么,他们的国家将成为宪政国家。”
也有人怀疑,全球化体制是否能够接纳除了大众娱乐和大众消费之外的文明化价值观。北欧亚洲研究协会的研究员盖尔·赫尔伯森提醒人们,全球化有可能导致一种倒退,即个体、私人利益至上。
因此,他说:“全球化可能成为比极权主义思想更可怕的民主敌人”。
因此,我们是不是应该退出因特网,翻开尘封已久的《论语》呢?也许确实应该。
赫尔伯森援引了最近在韩国进行的一项调查,在这项调查中,89%的受访者都认同儒家的为政者应有“为民父母”的思想。91%的人对政府的目标应当是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一符合正统儒家思想的观点表示赞同。而87%的人与孔子一样,认为理想社会应该是“天下大同”。
当然,这只代表韩国这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国家的情况。但赫尔伯森说,在丹麦进行的一项类似调查中,“出乎意料的是,有75%的受访者同意‘天下大同’的思想”。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赫尔伯森说,这至少说明,“如果能向人们教授这样一种社会道德观,其核心是以人们的家庭情感模式为基础的‘礼’,那么儒家思想将给我们这个‘失控的世界’提供极大的帮助”。
(节选自《儒学对全球化时代意味着什么》)
13、根据上文,以下对“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是指学问、教养、自律、克制和合法性等。
B.“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观,它以人们的家庭情感模式为基础。
C.“礼”属于正统儒家思想,它是“礼仪”“礼节”的意思。
D.“礼”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的一部不成文宪法,是对政府专制主义的一种约束。
14、根据上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昨天的智慧在今天已经过时了,比如孔子的“孝”的观念。
B.因为孔子根本不了解技术进步,所以专制统治者用他的言论说教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有力工具。
C.如果能向人们教授以“礼”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观,那么我们这个“失控的世界”将有可能变得有序。
D.当今社会是松散和不和谐的,我们应当更多地遵从“礼”,政府的目标应当是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
比较阅读下列两文段,完成14——16题。(10分)
[甲]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节选自鲁迅的《雪》)
[乙]
雪最有益于人之处是在农事方面,我们靠天吃饭,自古以来就看上天的脸色,“天上同云,雨雪雰雰。……既沾既足,生我百般。”俗语所说“瑞雪兆丰年”,即今冬积雪,明年将丰之谓。不必“天大雪,至于牛目”,盈尺就可成为足够的宿泽。还有人说雪宜麦而辟蝗,因为蝗遗子于地,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连虫害都包治了。我自己也有一点类似的经验,堂前有芍药两栏,书房檐下有玉簪一畦,冬日几场大雪扫积起来,堆在花栏花圃上面,不但可以使花根保暖,而且来春雪融成了天然的润溉,大地回苏的时候果然新苗怒发,长得十分茁壮,花团锦簇。我当时觉得比堆雪人更有意义。
(节选自梁实秋的《雪》)
15、下面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作者以此来衬托出北国雪的不屈的精神。
B.[乙]文作者引用了《红楼梦》中“瑞雪兆丰年”诗句,说明了雪与农事的密切关系。
C.两个文段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雪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雪的功用。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塑雪罗汉主要是为了反衬雪地捕鸟的乐趣。而[甲]文写塑雪罗汉侧是通过塑雪罗汉的一种缺憾美来为本文“朔方的雪花”的出场作铺垫。
16、按要求作答。(4分)
① [甲]文画线的语句中用“隐约着的青春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形容江南雪的什么特点?
答:
② [乙]文画线语句中“比堆雪人更有意义”,请说出其意义。
答:
17、按要求填写(3分)
① 写出两句带“雪”字的诗句:
② 写出三个含“雪”字的成语或警句(上文未出现过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24分)
乱 翻 书
雷抒雁
① 小学到大学,是人生的基本成长期。那种读书是强制性阅读,每每有惩罚跟在后边。考试是一根鞭子,轰羊一般,赶你从一个圈进另一个圈,一层层往所谓高处去。那时的读书,只为充饥,难甘其味,是“苦读”,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折磨。小时候,每一次升级后,要做的第一件快事是烧旧课本,以释心恨。
② 参加工作之后,才真正体验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急忙忙地翻书,为实用而读居多,既不系统,又难集中。半世编辑生涯,乱七八糟读了一肚子书,世上事物,人间道理,也都知道一些,但比不得学者们,业有专修,学有专攻。
③ 但若问起此生还有什么抱负,有什么兴趣,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万卷”、“万里”,只是言其无尽。这“读”与“行”,乐趣也专在“自由”二字。成名成家,治国平天下,已非我辈所能,早不在念中。
④ 两年前,终于熬到退休,心愿遂矣。
⑤ 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买来中华书局新版《二十四史》。把书架上那些读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书,一并弃了,给这厚厚的《二十四史》挤出铺位。买《二十四史》,并非要当史学家,也非是要钻故纸堆,是将其视为工具书。过去看书看报每有谈史的,一扫而过,现在偏要较较真。有许多章段过去也读过。这回只是“补读”、“查读”。
⑥ 还要做的一件事,重读经典著作。包括国外的经典。上大学时读书,多当“仰读”。以为作家写的,必好;以为书上的,必对。几十年人生经验、写作经历之后,再读经典作品,多当“俯读”,也能以挑剔的目光视之。偶尔,还能读出一些欠缺来。另外,更懂得了经典著作,何以为“经典”,拿自己的作品与之相较,知道缺了些什么。这叫“重读”,是“验读”,验证也。
⑦ 所谓“自由”读书,即一切随心。读有趣的书,读有益的书,读曾经想读未找、到的书,读友人写出的书,读敌人的书。
⑧ 如此读书,难免书桌凌乱,各类书呈各种姿态。有读到几章,因故停读的,夹一纸条,伺机再读;有读了几页,又有另一书需翻,信手覆在那里的;也有正摊开桌上,觉得其中几句使人醒悟,需要随手摘出的。枕边有书,是送人入梦,或让人清醒的;厕中有书,是有益轻松排泄的。乱家中风景、乱我生活秩序者,唯书而已!每有家人清扫房间,总叮咛其凡物皆可动,只书不能动,乱就乱着,我知其乱中之治。如别人胡乱收拾整齐了,其实,反倒是乱了我的思绪。
⑨ 乱翻书,乐趣在以我为主,书为我使。有书做伴,随心所欲,保持一种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一如李白之看山:相看两不厌。
⑩ 清人不敢说:“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我则说:人生惬意处,恰在乱翻书。
18、按要求作答。(6分)
① 题目“乱翻书”其的含义是什么?
答:
② 研读第⑥自然段,请用三个词概括作者读经典著作的三个阶段。
19、作者认为学生时代的阅读是“苦读”,其原因是什么?(4分)
答:
20、“人生惬意处,恰在乱翻书”,这里的“惬意”在文中指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4分)
答:
21、你认为当前我们可以“乱翻书”吗?为什么?(4分)
答:
22、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读书的真正乐趣在哪里呢?我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读科学之书可以求真,使知识完真;读道德之书可以求善,使思想完善;读文艺之书可以求美,使心灵完美。读书之乐就在于追这处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幸福。
这段文字表达“读书的乐趣在于追求人生的真善美”,而上文《乱翻书》也道出“读书的乐趣在于‘自由读书’”,请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读书的乐趣又是什么?(50字以内)
答:
第三部分 写作(60分)
五、写作(1题,60分)
23. 请按要求作文。
“总有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一句名言警句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里。它或许掀动过你的情感,或许改变过你的观念,甚至可能影响了你的人生状态。那书、那文、那诗、那言,就是你的人生拥有的财富,而且是享受不尽的财富。”请你以“享不尽的财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