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七次语文考试试卷
命题人:项倩 审题人: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吊唁( yàn ) 嗥鸣 ( áo ) 叱咤风云( chà )
B.骈进( pián ) 剽悍( biāo ) 味同嚼蜡( jiáo )
C.藩篱( fān ) 抽搐( chù ) 恪尽职守( kè )
D.笑靥( yān ) 伧俗( cāng ) 深恶痛疾( wù )
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范畴 更胜一筹 残骸 骇人听闻
B.波澜 五彩斑斓 流泻 一泄千里
C.真缔 根深蒂固 儒家 妇孺皆知
D.表彰 相得益章 遗憾 擎天撼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 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②我们中学生怎样珍惜时间呢?我想,首先要 自己懒惰的心理。
③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
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A.积累 克制 栩栩如生 B.积淀 克服 栩栩如生
C.积淀 克制 惟妙惟肖 D.积累 克服 惟妙惟肖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这里是一首绿色的诗。 。清晨,当一缕阳光掠过这片沉睡的大地时,我开始从绿色的梦幻中醒来。远远一环淡紫色的山,
。
A.它有诗的激情,有海的韵味
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舒展着柔和的曲线,像两条长长的臂膀
B.它有诗的激情,有海的韵味
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像两条长长的臂膀,舒展着柔和的曲线
C.它有海的韵味,有诗的激情
像两条长长的臂膀,舒展着柔和的曲线,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
D.它有海的韵味,有诗的激情
舒展着柔和的曲线,像两条长长的臂膀,拥抱着这块渗透着溶溶绿色的宝石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齐,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B.在古人的心目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为今人,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情致。
C.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D.北极地广人稀,连动物也很稀少,昆虫怎样才能找到自己进攻的对象呢?
6.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很早的时候茶叶就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了。
②茶叶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料。
③茶叶是世界人民普遍喜爱的饮料之一。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
①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王安石)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周敦颐)
④子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8.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 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其中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② ,又名潜,东晋著名诗人。他的《桃花源记》寄寓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
③俄国著名文学家 通过高超的讽刺和幽默手法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变色龙”形象,很具有现实意义。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分
别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②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近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③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
10.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安于途中。生命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什么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 。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雨; , 。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胡 杨 树
肖复兴
①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烈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卷地摧枯拉朽的力量来。
②这便是胡杨树!
③这样的树只有在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站在清冽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④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做着动人心魄的对比。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里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⑤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上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了腰肢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冷雪花的柠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⑥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岭出世,威风凛凛。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
⑦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它们狂放不羁在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⑧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凡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男子汉。
⑨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皴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风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挟雷的奖章。每一棵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每一棵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⑩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条,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这样的树,永远不会和大都市用旋转喷水龙头浇灌的树、豪华宴会厅中被修剪得平整犹如女人刚剪过发的树雷同。
⑾我会永远珍惜并景仰这种树!我摘下几片胡杨树叶带回北京,那是儿子专门嘱咐我带给他的。树叶很小,上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如同锈的痕迹,比柳树叶还要窄、短,甚至丑陋。但儿子说北京没有这种树。是的,北京没有。
11.作者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作者认为这样的树有哪些特点?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6分)
12.文章第⑥段说“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从文章⑥-⑨段看,作者“咀嚼和思考”出了什么?请分点作答。(3分)
13.结尾说“是的,北京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4.下列句子优美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赏析。(4分)
① 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
②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上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了腰肢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冷雪花的柠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二)让人类冬眠
人类可以像动物一样“冬眠”吗?美国科学家正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三组研究人员都在争取第一个在人类身上试验“人工诱发冬眠”技术,全球首次试验有望在今年末启动。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哈桑·阿拉姆是外科创伤研究专家,也是美军的医学顾问。他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让遭受重创的病人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进入“休眠”状态,为最后的救治争取时间。
根据他提出的观点,救护车上应当配备生理盐水,这样当因车祸受重伤的病人因血液中钠元素过度流失造成血浆浓度下降的时候,可以在现场输入一定浓度的生理盐水暂时提高血浆粘稠度。这会使病人体温从37°C迅速降到10°C,并使新陈代谢变慢,延缓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和伤口的恶化。这几十分钟“休眠”就可能拖住死神的脚步。
阿拉姆医生已经在几只50多公斤的猪身上进行了试验。通过这种方法,这些猪的心脏停跳和脑电波活动停止了2个多小时,在注入温热的血浆后,它们又恢复了生命迹象,而且目前看来没有产生明显的长期影响。阿拉姆医生准备在今年末在志愿者身上进行首例人类试验,未来可能在美军士兵身上进行,很多重伤员就是因为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抢救才丧命的。
此外,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复生研究中心也加入了这场科学竞赛,不过,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UCLA医学院的一名研究员表示:“我们从20分钟(休眠)起步,但很快就会想突破局限,也许会持续几天、几周、几个月,我们还不知道。”
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的本领。在每年4—6个月的冬眠中,它们的心跳、脉搏、新陈代谢都降到最低限度,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
美国科学家道厄已经在冬眠动物的血液里发现一种名为“冬眠激素”的物质,它能够诱发动物冬眠。在盛夏,如果把冬眠激素注入黄鼠和蝙蝠身上,这些动物就会有规律地长时间沉睡。后来又在不冬眠的猴子身上做试验,发现猴子竟然也出现典型的冬眠状态,脉搏跳动减少50%,体温也降低了。当冬眠激素的作用减弱后,猴子又逐渐恢复正常。
2005年,美国研究人员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吸入有臭鸡蛋味的氢化硫的老鼠会进入一种假死状态——停止跑动,接着失去知觉,慢慢进入冬眠状态,呼吸几乎完全停止,体温由37°C下降到11°C。老鼠处在冬眠状态长达6个小时,在呼吸到新鲜空气后又慢慢苏醒过来,恢复了正常的生理机能。
领导此次研究的生化学家马克·罗斯认为,所有哺乳动物可能都具有“冬眠”的潜在能力,甚至人类也具有这种能力。而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打开这个潜在的开关,按照需求进行冬眠状态的转换。
此前,人类“冬眠”的例子屡见不鲜。1999年,曾经有一位挪威滑雪者不幸被埋在雪下一个多小时,在获救后人们发现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体温也从正常的
37°C降到了13°C,但是他最终还是通过治疗活了过来。
2001年,刚刚学会走路的加拿大幼童艾丽卡·诺德比在一个寒冷夜晚竟然自己糊里糊涂地走到室外,当她被母亲找到时,全身已经冻僵了。 小艾丽卡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宣布她已经“临床死亡”,因为她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两个多小时,体温已经降至16°C。但医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为艾丽卡实施解冻。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最后艾丽卡真的苏醒过来了。
最令人称奇的例子发生在去年10月。35岁的日本男子内越光高在登山途中不慎坠落沟谷,在没吃没喝的情况下昏睡了24天,等救援人员找到他时,他的体温只有22°C,但依然还活着。医生认为他当时进入了一种“冬眠”的状态,除了脑部活动仍继续外,身体其他器官的新陈代谢都几乎停滞。经过两个月治疗后,他奇迹般的重返工作岗位。
其实,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人工诱导冬眠”技术,后来因进展缓慢而放弃。在中断20多年后,内越光高的“复活”奇迹再次激发了NASA的热情,并为此项研究划拨了资金。而欧洲宇航局也从2004年开始投入大笔资金,研究让宇航员“冬眠”的课题。
如果让宇航员在漫长的太空航行中进入“冬眠”,对食物的需求将大大减少。这也可以解决掉诸如心理压力、孤独症等棘手问题,为载人航天器登陆遥远的星球铺平道路。欧航局希望,如果这种“冬眠系统”及时发明出来,那么他们将在2033年发射飞船,派人类登陆火星。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4分)
①并为此项研究划拨了资金。
②如果这种“冬眠系统”及时发明出来
16.综观全文,请简要回答“让人类冬眠”的好处。(4分)
17.文章例举了三个人类“冬眠”的例子,其作用是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18.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指出来并简述理由。(4分)
(1)目前有不少于三组的研究人员都在争取第一个在人类身上试验“人工诱发冬眠”技术。
(2)动物在每年4~6个月的冬眠中,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它们的心跳、脉搏新陈代谢都降低到最低限度。
(3)猴子被注入“冬眠激素”出现典型的冬眠现象,老鼠吸入硫化氢的也会慢慢进入冬眠状态,说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具有“冬眠”的潜在能力。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而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②再拜曰:“此夷吾③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④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①牸(zì)牛:母牛。 ②衿:同“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③夷吾:即管仲。
④咎繇(yáo):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主持审判。
19.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以臣名之( 命名 ) B.臣故畜牸牛( 养 )
C.管仲正衿再拜曰( 端正 ) D.若有见暴如是叟者 ( 被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臣名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
B.逐鹿而走 或置酒而招之
C.犹有以智为愚者也 武陵人捕鱼为业
D.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无案牍之劳形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②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22.管仲认为齐桓公碰到的老人是不是一个愚人,为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5分)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它的哪些品质特点?(3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40分)
2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著名网站做了一项“如果有来生,你愿不愿意再做中国人”的调查。10234名参与者当中,64%的选票表示“不愿”。对于“不愿”的原因,认为自己“缺乏尊严感”的占了37.5%;另有17.%的选票投给了“幸福离我很遥远”。作为一个跺跺脚就能令全世界感受到震动的政治大国,作为一个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了20多年的经济强国,为什么会有那么高比例的人“缺乏尊严感”,“感受不到幸福”呢?为什么会对10%的经济增长率、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2008年奥运会、遨游太空的“神州”飞船、西湖的美丽……视而不见?显然,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与中国目前的现状实在是相去甚远。
请根据材料,选择下列一个题目,用适当的词语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1)拥有
(2)从 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