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08年初中毕业班语文调研考试

2014-5-11 0:07:33下载本试卷

08年初中毕业班语文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22分)完成下面1-8题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看到微笑,我感到xīn wēi(    );看到果断,我感到骄傲;看到疾苦,我产生

lián mǐn(    )。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下列四字短语。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    ),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    ),表现出(     )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    ),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3、揣摩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学用这种句式写一个句子。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4、用一句话表达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5、读文答题。

    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水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得水底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

①选段是围绕一个“     ”字来描写景物的。

②选段运用了大量的    词来表现景物的特点。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海尔集团借助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融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因而创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一个奇迹——产品零库存(没有积压的产品)。当被问到海尔集团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们主张产品零库存,同时主张成功零库存。”

  张瑞敏所说的“成功零库存”的意思是:                     

7、诗词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②诗中的“夜郎”指                

8、默写。

①《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②《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③《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送东阳马生序》: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                     

           

三、(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我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我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选出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而:而形貌 丽           濯清涟而不妖

B.以: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C.于:皆朝于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良田美池桑竹之尾

10、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朝:能谤讥于市朝         朝服衣冠

C.间: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孰:孰视之             我孰与徐公美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2、简答。

①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是                        

②在横线上将本文的行文思路补充完整:三问(答)→            →三变

四、(12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8题

儿子的鱼(作者:珀金斯)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锡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选自《中学生阅读》中考版2005年第4期)

13、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叙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14、小说中的父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请你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

                                       

15、请你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表现的人物情感。

                                       

16、你认为小说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位男孩?

                                        

17、文中有多处对父亲的精彩描写,请你选一处进行赏析。

                                       

                                       

18、下面的句子是用来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的,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读《儿子的鱼》,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和儿子在怎样钓鱼,更可以看到         

                                       

五、(12分)阅读《鸟中诸葛》,完成19-24题

鸟中诸葛(作者:林昌铋)

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把耗子叼到嘴里。

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斯堪的纳维亚半鸟外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

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

新喀多尼亚岛外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讨厌乌鸦的原因。

(选自《智慧背囊》第三辑)

19、请用最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0、用“”给本文划分层次。

21、本文列举的事例可分成几类?请说明理由。

                                      

                                       

2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了举例子外,请你再列举两种。

                                      

23、请说说你对本文标题运用之妙的理解。

                                      

24、请你用文中的语句解释乌鸦的“报丧之谜”。

                                       

                                      

六、(12分)阅读《诚实》,完成25-30题

诚实(作者:黑马白浪)

诚实作为一种美德,将它嵌入诗中,人们在吟唱中会为之潸然落泪;将它写成故事,人们在讲述中会为之动情动容;将它刻成碑文,人们在缅怀中会为之油然而生敬意。

与诚实相拥,无须客套也会很快被引之为友;远处仰望诚实,或许根本不相识也会拜之为师;即使与诚实擦肩而过,它仅仅友善的一瞥,也会令人将之深藏于心而成为温暖亲切的念想。

诚实    如小草,为原野奉献了勃勃生机;    如赤子,为人类精神奉献了真心;    如港湾,为归航者奉献了家的温暖。

诚实作为一种品质,有时又需要不小的勇气去承担。

诚实地道出自己心底的看法,持反对意见的人,尤其是自以为权势就是权威的人,总会认为这种声音不入耳,诚实的人遭不公的待遇也就在所难免。而遭了非议依然不失诚实的本色,没有坚持真本色的定力怕是难以做到。

诚实地守住自己的本分默默做事从不张扬,自然很少被人注意,在名与利上也常常被人遗忘。有时,诚实反被当成弱点让人钻了空子,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得不到回报依然诚实地劳作,没有甘于寂寞的韧性怕是难以处之坦然。

然而,诚实终究是有力量的。

想想看,美丽的谎言,可能一时瞒住了人们的眼睛,只是包火的纸总有被烧着的时候。虚假的表达,可能一时地迷住了人们的心,只是枯枝支架起的桥总是没法叫人走。面对错误,不是去纠正,总是想掩盖,那样,为了掩盖一个错误,竟犯了十个错误。事实上,常常是越抹越黑,欲盖弥彰。

相反,诚实则直面灿烂的阳光或冷酷的风雨,不失自信地预想着还看不见尽头的路和可能要经历的坎坷,风雨中乐观地坚信温暖的阳光总有照到自己身上的时候。

诚实地让自己或笨拙或稳健的脚步走出一条路,旅途也就成了珍贵的经历和不俗的收获。

诚实,使人在道义上能站得更稳,磊落而坦荡;诚实,使人在感情上彼此的心贴得更紧。

以诚实立世,生命的亮色中又多了几分厚重;以诚实去叩天堂之门,上帝都会悄悄助上一臂之力。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4年第7期)

25、要将“可靠、淳朴、单纯”三个词还原于第三段中的横线,其顺序是:

                                       

26、研读全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27、根据你的感受,说说文中前三段的表达作用。

                                       

28、文中有两句话显示了全文主体部分的内容,这两句话是:

                                     

                                     

29、指出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30、以“诚实”为话题,写一个短小精美有内涵的句子。

                                      

                                      

七、(50分)完成下面第31题。

31、作文题:记住自己       的时候

  要求:①仔细斟酌,完成上面的文题,并将完成后的文题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根据完成后的作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