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1

2014-5-11 0:07:44下载本试卷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pò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jiàn  ,以免重蹈覆zhé  

2.古诗文名句填空。(①—⑤题必做,第⑥⑦两题选座一题)(12分)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④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⑤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⑥杜甫《春望》一诗中,“          ,         ”两句移情于物,感时伤世,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⑦陈水扁倒行逆施,不得民心。去年,台湾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扁”运动,恰好证明了《《孟子》二章》中所说的两句话:“                   。”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譬如,紫藤花的勃勃生机让我们体悟到人生的意义;罗布泊——仙湖的消逝让我们充满对生态悲剧的忧患;诸葛亮的临危受命让我们          ;        又让我们          。

4.“读鲁迅”综合实践题。(12分)

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走进作品

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         》  你的推荐语:              

活动二:认识鲁迅

要求同学谈谈“你心目中的鲁迅”。下面是同华们收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有的同学建议根据这些材料拟一副对联来概括我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现在,已有同学拟了一则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材科一:鲁迅先生“关于自己”的话。

◎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随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我是不写自传也不热心于别人给我作传的,因为一生太平凡。倘使这样的也可以做传,那么,中国一下子可以有四万万部传记,真将塞破图书馆。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

材料二: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材科三:两张照片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活动三:汲取精华

要求同学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感想:             

活动四:提出疑难

要求同学记下读鲁迅作品时遇到的不解的问题、或想跟鲁迅先生商榷的问题等。学校将举行论坛,邀请鲁迅研究专家与同学对话,在论坛上你准备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11分)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子墨子起,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公输盘不。(     )  ②吾义不杀人。(     )

③子墨子起,拜(     )④义不杀少而杀众(     )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夫子何命焉为?     意思:               

7.墨子是用什么办法说服公输盘的?(4分)              

(二)(10分)

窃槽

刘基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 ⑤仕:做官。

8.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处)。(3分)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酒家   (主持,掌管)   B以鲁酒之    (浸泡)

C而饮之   (索取)      D今子以佛予    (夸奖)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意思:                  

11.本文讽刺了怎样一类人?(2分)                   

(三)(26分)

大 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年届八旬的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落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

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怎么没人去开门?小保姆呢?老妻呢?

黄云山有些生气。正要大声呼喊,猛然想起小保姆上街买菜去了,老妻替他上医院拿药去了,家里就只他一个人。他本来不想理睬,但一想,倘若来的是一位老朋友岂不失礼?

他重重地放下紫砂壶,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

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你找谁?”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父亲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秋小峦说得很快,怕耽误了黄老先生的时间。

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黄云山“哦”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用一只手习惯性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幅画,我也就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

他们一起走进了画室。

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

“旅行袋里还带了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顷刻间满室芬芳。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法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可以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顺利举行,观者好评如潮。

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稍有改动)

12.《大师》一文感人至深。细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令你特别感动?说出三处,要求简要概括。(6分)

如:秋小峦含泪求鉴

①           ②            ③        

 
13.文章含蓄凝练,值得玩味。请联系选文体味下列句子中带▲的词,并回答问题。(8分)①“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黄云山“叹”什么?       

 

 
②“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秋小峦为什么“恸哭”?      

14.你认为题目中的“大师”指的是谁?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6分)

15.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从情节结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选择一点进行评析。(6分)

(四)(8分)

生命的平衡

肖复兴

①不知道你相信不相信,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短促或漫长的人生中都需要平衡,并且都会在最终得到平衡。

②漂亮的白雪公主自然有其漂亮面庞的如意,却也有后母的嫉妒、被追杀以及毒梳子和毒苹果等等的不如意;不漂亮的灰姑娘自然有其悲惨的种种命运,却也有其终成正果的美好回报。眼睛瞎了,意大利的安德烈·切波里却成为了著名的盲人歌唱家;腿残疾了,爱尔兰的克里斯蒂·布朗却用唯一能够活动的左脚敲打键盘,成为著名的作家。个子高的,如姚明,自然成就了他的事业,他可以到美国的NBA去打篮球,风光无限;个子矮的,就一定不如个子高的吗?如拿破仑,按现在的标准大概得是二级残废了,但却不妨碍他成为盖世的英雄。

③这就像伊索寓言里所讲的:高高的长颈鹿吃得着高高树枝头上的叶子,却没办法走进矮小的门;矮矮的山羊吃不着高高树枝头上的叶子,却轻而易举地走进了矮小的门。

 

 

 

 

 
④懂得了生命中的这一点意义,让我们充分去体味到生命其实是一条流淌的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生命中的一种情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生命的一种情景;一条河在流淌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前一种风景,也不可能总是后一种风景,它要在总体流量的平衡中才会向前流淌,一直流入大江大海。

⑤那年我去土耳其,遇见当今被称之为土耳其首富的萨班哲先生。凡是有蓝底白字SA字母牌子的地方,都是他家的产业。在土耳其,SA的标志,触目皆是;萨班哲的名字,家喻户晓。如此富有的人,却也有命运不济的地方,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残疾弱智。命运,就是和他这样开着残酷的玩笑。他却以为这其实就是生命给予他的一种平衡,而不去怨天尤人。他用他的钱在伊斯坦布尔修建了一座残疾人的公园,公园里所有的器械都是为残疾人专门设计的。他希望以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来平衡更多残疾人不如意的生活,从而使自己不如意的生活达到新的平衡。

⑥我们去参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萨班哲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最有趣的是一间陈列室里,挂满的全部都是萨班哲先生的漫画。是萨班哲先生请来土耳其的漫画家们,让他们怎么丑怎么画,越丑越好,画成了这样满满一屋子的漫画。有时候,他到这里来看一屋子包围着他的、画着他的那一幅幅丑态百出的漫画,他很开心,他在这里找到了在外面被人或鲜花或镜头所簇拥着、恭维着所没有的平衡,他在这里找到了在两个残疾弱智孩子给予他痛苦中所没有的欢乐。

⑦我们能够拥有他这样洒脱的心态吗?我们能够拥有他这样宠辱不惊的自我平衡的力量吗?

⑧如果我们拥有,我们的人生就会和萨班哲先生一样过得充实而愉快。

16.第段中加▲的词语“这一点意义”指的是什么?(4分)

17.作者通过萨班哲先生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4分)

三、写作(65分,其中5分为书写分)

18.亲爱的同学,也许你有过丑小鸭的自卑,也许你有过白雪公主的骄傲,也许成功让你激情满怀,也许挫折使你踌躇不前……读了《生命的平衡》一文之后,你一定有许多的感触,想必你也一定有过寻求自我平衡的经历和体验。请你以“寻找平衡”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②不少于600个字(如写诗歌则不少于16行)。

参考答案

1.魄 鉴 辙

2.①只有香如故 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悠然见南山 ⑤人比黄花瘦 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如:慨叹贤臣的耿耿忠心 如:斑羚架起的生命天桥让我们惊叹于动物的群体精神(或:黄泥冈上智取生辰纲的场面让我们佩服水浒英雄的足智多谋;水边飘荡的蒹葭让我们听到了缠绵的情歌。)

4.活动一:答案略。

活动二:如: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慈祥冷峻缘于爱憎

活动三:名句要点:①读书须博览群书;②做事贵在坚持。联系实际略。

活动四:答案略。

5.①通“悦”,愉快,高兴 ②坚决 ③两次 ④坚持道义(以……为义)

6.先生对我有什么指教呢?

7.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通过指出公输盘“义不杀少而杀众”的矛盾行为,从而说服了公输盘。

8.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9.D

10.自鸣得意地自以为有了独到的见解。

11.讽刺那些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

12.如:秋溪谷临终嘱咐,黄云山虔诚赏画,黄云山鞠躬道歉,秋小峦失声恸哭,黄云山真诚换画等等

13.①一叹秋溪谷画艺卓绝,可惜已不在人世;二是秋溪谷一生清贫,却豁达乐观、淡泊名利,黄云山自叹不如。②为父亲一生的努力终于被认可而哭,为父亲没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承认而哭,为父亲追求艺术一生艰辛而哭等。

14.秋溪谷 画艺卓绝,对艺术追求无限执著;一生清贫,却乐观豁达、淡泊名利。他艺高品更高,堪称大师。

或:秋溪谷和黄云山。秋溪谷理由同上。黄云山,在画坛享有盛誉,胸襟宽广(他叹服于秋溪谷的画艺和人品,并竭诚相助),不失大师风范。

15.如:文章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写秋溪谷这一人物。秋溪谷虽未出场,但通过他的画、通过秋小峦的言行、通过黄云山的态度,其形象却已跃然而出。

又如:构思巧妙。文章通过写黄云山对秋小峦前冷后热的态度变化来组织材料,使情节跌宕起伏。

再如:语言含蓄凝练,表现力强。如,“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顺利举行”一句中,作者不多着一字,只“顺利”二字就把黄云山为秋溪谷举办画展竭尽全力的过程毕现其中。

16.生命是平衡的。

17.告诉我们实现生命的平衡,需要有洒脱的心态,并拥有宠辱不惊的自我平衡的力量(或:需要怎样去实现生命的平衡)。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