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2、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意涂改。
3、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qiè 而不舍 ②阴mái ③名fù 其实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李白的《静夜思》虽然短小,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B.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C.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D.借这台仪器时,物理老师对实验员说:“放心吧,一定完璧归赵。”
3.解释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的加点词。(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①绝境 ②乃 ③无论
4.默写。(10分)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 ,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潮平两岸阔, 。
⑤ ,寒光照铁衣。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 。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答,只阅前一题。)
⑦“月亮代表我的心”,的确,在古诗词中,月亮往往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面对明月,李白深情写下:“ , 。”给遭贬谪的友人无限慰藉;面对明月,苏轼感慨地写道:“ , 。”给亲人美好的祝福。
⑧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龚自珍用“ , 。”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隐用“ , 。”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
5.请仿照前两句的写法,续写一句赞美母爱的话,使它构成排比句。(2分)
母爱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指明前进的方向;母爱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滋润干涸的心房; 。
6.阅读下面的几段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2分)
材料一:一分钱在许多地方已经失去人们的尊重,全国每年估计有70亿的一分钱消失不见。1989年国会议员詹姆士提议立法,希望政府能在2000年以前停止发行一分钱。
材料二:1992年经济低迷到谷底时,财政部只铸造了91亿枚一分钱,1990年120亿枚,1991年99亿枚,1993年113亿枚,1997年经济好转,则有133亿枚。
材料三:四年前,加州一位小学教师,想向学生表现“100万个东西”的概念,发起捐一分钱的活动,四年时间终于募到100万个“一分钱”。银行反复数过1040遍,去年春天,这100万个一分钱,也就是1万元,利息达到868美元。目前校方还没有决定到底怎么使用这笔钱,不过最大的可能是设立奖学金。
你的探究结果: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2分)
7.对下面这首诗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A.诗的前两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却表示无意。
B.后两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在这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作者烦躁不安的心情。
C.前后两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
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D.这首诗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其胸襟恬淡。
(二)曹玮大破虏师 (11分)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注](1)曹南院知镇戎军:曹指曹玮;南院,官名,是南院宣徽使的略称;知镇戎军,出任镇戎军的主管长官。(2)蕃军:对外族军队的称呼,即文中的“虏兵”。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牛羊无用,徒縻军 ②虏方苦疲甚
③玮又使人谕之 ④比其复来
9.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B. 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 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C.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远行之人
D.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 于是各鼓军而进
10.翻译句子:(2分)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11.这则古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三)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喜获破译(7分)
①2006年5月18日,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
②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破译难度也最大。一个由150名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才完成了1号染色体的测序工作。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书写完了“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③据估计,人类染色体大约由2万到2.5万个基因组成。科学家在破译1号染色体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了1000种新基因。
④人类基因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就像一座巨大的金矿。它将促进生物学的不同领域如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人们从中更可以发掘出诊断和治疗5000多种遗传疾病的方法,阻止甚至扭转一些疾病的遗传。其中,超过350种疾病被认为与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问题有关,包括癌症、老年痴呆症等。
⑤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解读和研究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全球性合作计划。领导1号染色体测序项目的格雷戈里博士说:“公布人类最后也是最大一个染色体的测序,标志着建立在人类基因测序基础上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掀起高潮。”
12.第④段中“人类基因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就像一座巨大的金矿。”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
14.请概括说明1号染色体研究成果所具有的意义。(不超过15字)(2分)
(四)江山之助(7分)
据记载,隋代僧人书法家智永,“闭门习书三十年,写得《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所退笔头五簏,埋作笔冢”。智永历来被视为勤学典范,心如古井的寺院生活,使他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沉浸在青灯黄卷、晨钟暮鼓的事佛环境里。古今确有一些书法家,适应于室内的寂寞生活,离不开邮票般大小的家园。书法本来就是寂寞之道,临摹古帖,遥追古人,都是独自在宁静中进行的。室内的苦练遂成美谈,似乎,书法学习就是室内的产物。
其实书法家艺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游山玩水。山水之乐同样是书法家的本性,山水之乐洗去了书斋枯坐的寂寞,场景转换了,心境也为之一变。老子曾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山水间徜样和在书斋中勤奋,感觉是不一样的。
山水对学书者好像是无所言、无所教,但人在周游目览中能“以悦为安”。王徽之称:“散怀山林,萧然忘羁”,山水美景洗去了琐碎杂念,使人能享受到回归天性的精神自由。像著名的竹林之游、兰亭修楔、西园雅集,文人都带有休闲交流的宽松。走出书斋,优哉游哉,一些佳作也在游山玩水间产生了。
山水无语,处处都有玄机,滋润着书法家的性灵。譬如荷池的萧然远俗之美,在书法家眼里就构成了清幽脱俗的韵味。书法家对于景物有着天生的喜爱。王羲之爱鹅,支道林爱鹤爱神骏,王徽之爱竹,都钟情于清雅高洁的审美性格之物。它们传递着鲜活的信息,足以引发书法家遐想神游,使人脱略形迹而重精神享受,从而影响到书法之理、之趣。
天地万物,品类繁盛,从不同的方向开启着书法心灵的通道,让书法家获得书斋无法给予的生命体验。很多书法家正是由于山水游历而得笔法章法,得形态神韵。这在外人看来,真是荒诞不经,但事实却一再证明着。怀素“观夏去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妙绝”;文同“见道上斗蛇,遂得其妙”;黄庭坚“坐见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这些都是美妙的例证。
15.通读文章,概括出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16.从全文内容看,说说标题“江山之助”的含义。(2分)
17.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智永“闭门习书”写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五)雨(13分)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8.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2分)
19.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4分)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
20.“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请你根据文意,在省略号处再添补一句。(2分)
21.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3分)
22.作者在文中说“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但“她并不落寞”,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2分)
三、综合性学习(8分)
班级举行“走进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3.主持人准备在活动开始之际,在黑板上书写一则能够突出活动主题的对联,于是他向同学们征集合适的对联,请你也来参与,拟出符合主题的对联:(2分)
上联: 下联:
24.同学们运用颁奖词的形式汇报阅读名著的成果。请仿照提示完成该题。提供人物有:简·爱、武松、祥子、保尔、鲁滨孙。(6分)
例:孙悟空(作品《西游记》)
事迹:他大闹天宫,打败天兵天将,令玉帝无可奈何;西天取经路上出生入死,制服无数妖魔鬼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颁奖词:你桀骜不驯、敢作敢为,是西天取经路上的第一功臣;你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深受人们喜爱。
选择人物: (作品:《 》)
事迹:
颁奖词:
四、作文(60分)
人生旅途需要明灯的指引,它或许是一种精神、一个理念、一种追求、一个梦想……它是我们前进的航标,导引着我们茁壮成长。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会点燃你心灵的温暖之灯,读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会点燃你心灵的智慧之灯,因为某件事打开心结可以点燃你心灵的感悟之灯,被某个人的事迹或者精神打动会点燃你心灵的感动之灯……
请以“点亮心灯”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