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

2014-5-11 0:07:47下载本试卷

中考文言文12篇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复习资料 (舒生武编辑)

一、《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什么学问的人。

二、《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中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晋陶渊明独爱菊.

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以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5.菊之爱,陶后有闻.

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三、《与朱元思书》

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翻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翻译:蝉则长久不断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往返。

6.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翻译:(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横斜的枝条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太阳。

四、《送东阳马生序》

1、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翻译: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3、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翻译: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

4、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翻译: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5、 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翻译:担心没有与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翻译: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6.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意.   

翻译: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五、《小石潭记》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  潭中鱼可百许条,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的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4、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看到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它的岸边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翻译: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便看见下面有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六、《醉翁亭记》

1.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它的西南方向各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山势回环,道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3.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欣赏山光水色之中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6.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变化不一的是山间的早上和傍晚。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翻译: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8.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翻译: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9.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翻译: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翻译: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11.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而站起时而坐下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情景。

1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3.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翻译:树林茂密成阴,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鸟儿欢唱起来。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七、《唐雎不辱使命》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答: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答: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答:把安陵君当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答: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5、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答:即使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有五百里呢?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答: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7、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答: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他们)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答: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9、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哦。

                 八、 公输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答:先生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

2、夫子何命焉为?         

答: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答:北方有人欺侮我,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4、吾义固不杀人。         

答:我善良坚持道义坚决不杀人。

5、请献十金。           

答: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6、宋何罪之有?          

答:宋国有什么罪呢?

7、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答:楚国有多余的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8、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答:知道这个道理而不劝阻楚王,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

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答:自己说讲道义不杀少数人而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10、然胡不已乎。          

答:但是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11、胡不见我于王?         

答:(您)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

12、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答:舍弃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一辆破车而想去偷。

13、必为有窃疾矣。          

答:(这个人)一定是患了偷窃病了。

14、此尤文轩之与敝舆也。       

答:这就好象是把华美的车同破车相比。

1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如此同类。

答:我认为大王派兵攻打宋国,是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16、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答:公输班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多次抵挡了他。

17、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答:公输班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多余。

18、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答: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不说。

20、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答: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卫器械,在宋城上等待楚军的入侵。

21、虽杀臣,不能绝也。        

答: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九、《孟子》二章: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答: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却弃城而逃。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使人们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答: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8、管夷吾举于士

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10、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答: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受到饥饿和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1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12、人恒过,然后能改。

答: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1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答: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1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

1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6、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然后人们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十、鱼我所欲也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者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选取正义。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答: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有的灾难我也不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假使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用呢?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讨饭的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5、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答:有人对高位厚禄却不辨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6、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答: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

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答:这种做法也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

十一、曹刿论战

1、十年春,齐师伐我。

答: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答:“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答: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答: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答: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

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等,我不敢虚报,一定做到实情相报。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不会赐福的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够明察,(但)一定依据实情判断。

9、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答: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0、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答:齐国的军队大败。鲁庄公准备驱车追赶。

11、       既克,公问其故

答:战胜了齐军后,鲁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

12、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他们的士气消失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13、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答: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十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

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

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早晨穿戴好衣服,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翻译:照镜子看着自己,更觉得远不如(徐公美)。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翻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翻译:宫里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你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能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以受到下等奖赏。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翻译:几个月之后,还不时偶尔有人进谏。

附录:

愚公移山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答: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答:我与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3、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答:大家异口同声的表示赞许,他的妻子提出疑问。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答:凭君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答:于是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山,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答: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7、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的一棵草都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答: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三峡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答: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即使骑着飞奔的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答: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答: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答: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6、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7. 冬春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8.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急流冲荡。

马说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千里马)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它。

《隆中对》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答: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欢唱《梁父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答:这个人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委屈他招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答:我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向天下伸张大义。

4、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答: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5、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答:(曹操)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强。

6、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答: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7、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答:(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答:这大概是上天拿来资助将军的。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答: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他们爱戴的部队呢?

《庄子》故事两则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答: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2、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答: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3、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答:鲦鱼在水中游玩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4、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答:你本来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4、庄子曰:“请循其本。” 答: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