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测练题
东莞中堂中学 李若菡 联系:
一、基础整合(14分)
(一)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第1—3题。
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莫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
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zào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
。
奉献出爱心的你能获得快乐,得到爱的人也会感恩你一份善意。
1.第一行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第二行中拼音代替的汉字应该是:zào( )。(2分)
2.仿照前三行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但格式和运用的修辞方法要与之相同。(2分)
3.最后一行划横线的句子有错误,应改为: 。 (2分)
(二)为了解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某校对初三年级2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统计,却发现阅读“名著”的学生比例只占12%。为此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读书活动,以激发同学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4.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出一可行的建议。(与下一题活动内容不能重复)。(2分)
。
5.某年级开展“走近名著”读书交流会。活动中甲同学作了发言,请你接着也讲述一个名著中你感受最深的故事情节和相关人物。
要求:①在叙述中至少要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②推荐时的语言要有现场感。(3分)
同学甲:同学们,想感受什么是义薄云天吗?那就去读《水浒》。你可以见识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鲁提辖。嫉恶如仇的他在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毅然出手,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你的讲述:
6.假如你是上述“走进名著”读书交流会的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说一段结束语。(3分)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7.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默写古诗文。(12分,含书写2分)
①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②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1分)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1分)
④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⑤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的一种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 !(2分)
⑥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4分)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
。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指出加点词语意义不同的两项。(4分) ( )( )
A.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 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
C.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安思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9—11题。(共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0.文段从桃花源的 和 两方面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2分)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中的“具言”和“叹惋”的内容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6题。
(一)(14分)
①人生在世,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比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尊严,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否则,那就枉自顶着一个人头,空来人世一遭。然而,人要活得豁达、潇洒,又有许多事是不必在乎的。
②宠辱不必在乎。人生是个曲折的过程,有得有失有升有沉,可以得人宠信,也会遭诬受辱。达观者宠亦泰然,辱亦淡然,早就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之说。我们自然也应学会从容面对。
③ 。“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若不正视,也可能变为失败之母”。懂得了成败之间这种辩证关系,我们便没有多少理由因失败而苦恼沮丧,或因成功而骄傲狂妄。在成功面前,最该提醒自己的是:胜不骄,败不馁,既不骄纵自己,也不隳颓自己。
④人言不必在乎。许多人所以一辈子干不成什么大事,与其说是缺乏才智,倒不如说是丧失了自己。太在乎上司的脸色,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一言一语,甚至一声咳嗽都煞费猜度,尽力迎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精神,要治好精神上的“侏儒症”,就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⑤至于那些不涉原则的纷争、鸡零狗碎的恩怨、飞短流长的中伤、亲朋同事的误解等等,则只能算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更不必在乎。对那些烦人的小事说一声“不在乎”,对别人是一种宽容,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⑥许多事不必在乎,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清醒,贪求时变得淡泊,软弱时变得坚强,骄纵时变得谦逊,颓丧时变得积极,愁苦时变得欢快,对任何事也便拿得起,放得下,甩得开。人达到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云舒,是多么令人神往!
12.给本文加一个标题,使之能概括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 (2分)
13.细读文中③④段,然后作答。(4分)
(1)把第③段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语言概括上要求与前后两段段首表观点的句子形成排比)
(2)第④段中的“侏儒症”在段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与此相关的句子。
14.选文第①段中的第一、二句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解。(4分)
15.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4分)
(1)对文中作者阐述的每一个观点你是否都赞同?如赞同,请从第②③④段中任选一段,调动你的积累,为文章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我为第 段补写的事实论据是:
(2)“人要活得豁达、潇洒,又有许多事是不必在乎的。”你是否同意呢?如不同意,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出你感悟较深的一个方面(如:人言、宠辱、名利等)加以反驳。
应该在乎。
(二)故乡的桂花雨(18分)
琦君
①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
②小时候,无论什么花,我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③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a)(批注: )
④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b)(批注: )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批注: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和着桂花的清香淡雅,给读者展现了一位敦厚慈祥的母亲形象。)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⑤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批注:对一家人动手晒桂花的场面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了家庭的和美,令读者也沉醉于花香和温情之中。)
⑥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⑦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⑧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注:琦君,当代女作家。浙江永嘉人,1949年赴台湾,旅居美国。
16.梳理文章思路,在下面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杭州吃桂花恋故乡
17.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就写“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3分)
18.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可以谈感悟理解,或生发联想,或赏析表达特色。仿照示例在原文划线的a.、b处中加上批注。(4分)
a处 批注:
b处 批注:
19.本文题目是《故乡的桂花雨》,而第⑥段中作者花了许多笔墨介绍了在杭州满觉珑的桂花,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不妨借用俗语或成语来揣摩作者的情感。(4分)
20.本文乡土气息十足,别有一番风味。回顾一下,你的童年有类似于“摇花乐”的故事吗? 请写出令你铭记于心的一段经历与阅卷老师分享。(3分)
四、作文(50分)
21.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1)命题作文:错过
(2)半命题作文:阅读 (题目要补充完整)
要求:
(1)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不得抄袭。
(2)根据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合乎格式要求。
(4)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大 鼠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踯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项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2分)
既而鼠跳踯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狮猫最初为什么只是躲避大鼠而不还击。(2分)
(3)故事的題目是《大鼠》,你从大鼠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2.你能仿照示例,以老师的身份给同学写两则赠言吗?拟写的句子不能夹杂公式,教师任教学科自选。(4分)
示例:英语老师——人生可以有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但绝不能有过去时。
历史老师——过去一切虽已成为历史,但书写历史的是我们自己。
仿写:( )老师——
( )老师——
附:参考答案
1.“莫”改为“寞” 燥
2.示例: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
3.“感恩”改为“恩赐”,也可将原句改为“得到爱的人也会回报于你”或.“得到爱的人也会心中有爱”
4.参考示例:学校请作家作一场“亲近名著”的报告会、文学社组织各班举办“读书报告会”(或演讲会、读书沙龙)、在学校举行“名著走向舞台”的话剧表演。
5.参考示例:说到孙悟空,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是透过电视认识这位的“美猴王”的。我想说:同学们,还是看书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阅读书面文字的能力,对我们的写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我们可以有充足自由的空间去想象孙悟空等人物的细节、动作、场面……记得我在读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打败十万天兵天将,令玉皇大帝也无可奈何之时,嫉恶如仇的“齐天大圣”似乎就在我的眼前,我情不自禁地叫喊:“真是一个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的英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走进更多的名著!
6.略。要求扣紧主题,语言流畅,富有启发性。
7.① 山河破碎风飘絮 ②心远地自偏 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④羌管悠悠霜满地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A C
9..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还可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②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10.生活环境、社会风尚
11.“具言”是指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叹惋”的是桃源中人,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12.许多事不必在乎
13.(1)成败不必在乎(全面地表现成败之间的辩证关系)(2) 太在乎上司的脸色,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一言一语,甚至一声咳嗽都煞费猜度,尽力迎合,完全没有了自己
14.不能删去,开头的话强调事关做人的根本是应该在乎的,对本文的论题加以限制,使论述更加严密。
15.(1)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事实论据与观点一致或反驳言之有理3分,语言1分。如:名利不必在乎。名利取之有道不是个坏东西,但绝不能做功名利禄的奴隶。我们如果淡泊一点,量力而拼,从容而搏,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实,有也自然,无也自然,如淡月清风一般来去不觉,不是要轻松得多吗?
16.中秋忆桂花思故乡 童年摇桂花爱故乡
17.在文中桂花是故乡的代名词,通过桂花的香味引起思乡之愁,为全文定下了浓浓的怀乡的感情基调,更好地抒发怀乡思亲的感情,也很好的点题。
18.紧扣文章内容,表达通畅简洁即可。
A.概括本文主旨,或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或内容上能够更深刻、更强烈地表现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B.示例1: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有动作,有声音,有气味,有感受,新鲜生动,使读者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摇花乐”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示例2:儿童时的“我”在摇桂花中的欢呼雀跃和发自内心对“摇花乐”的喜好,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无邪。
19.作者在文末借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道出了自己的恋乡情结,使上述的部分一下成为了故乡的桂花和“桂花雨”的陪衬,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热爱故乡的桂花,而杭州也因为有桂花而让作者喜欢,用一个成语来涵盖是“爱屋及乌”。(义近也可。如:用杭州满觉珑的桂花来衬托故乡的桂花,“月是故乡明”啊,表现出了作者的恋乡情结。)
20.略。(文字中要融有自己对童年或家乡的情感)
21.略
附加题
1.(1)既而鼠跳踯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2)狮猫要令大鼠疲于奔命,待它动作迟钝,有利自己出击。这是一计策,在等待机会。 (3)說明有勇無謀必會招致失敗的道理(如果单凭匹夫之勇,那就无异于笨拙的大鼠。)
2.示例:
数学老师——人生有曲线、抛物线,但绝对没有直线。
语文老师——人生可以有逗号、感叹号、省略号,但不能有句号。
地理老师——人生和地质勘探不一样,可以向后,但更多的是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