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语文模拟题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在答卷前,考生应将学校、考号、姓名填写在试卷密封线内的规定位置。
2、本卷不另设答题卡,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目中指定的位置。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玷(diàn)污 褴褛(lǚ) 偃(yǎn)旗息鼓
B. 歼(jiān)灭 匀称(chèn) 敝(bì)帚自珍
C. 嗤(chī)笑 盔(kuēi)甲 油光可鉴(jiàn)
D. 拮(jié)据 缄(jiān)默 声名狼藉(j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
A.不屑置辩 无耻谰言 虚张声势 B.敷衍塞责 纵横绝荡 错落有致
C.为富不仁 坦荡如底 嗟来之食 D.骄生惯养 雍容典雅 巧妙绝论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B.他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飞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5、选出对下面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一定很多了)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6.选出下面句子诵读时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我/欲乘风/归去 D.衔/远山,吞/长江
7.默写、填空
(1)《陋室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2)《醉翁亭记》中描写瑯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语句是 , 。
⑶《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花草美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送社少府之任蜀州》中成为千古名唱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富于哲理的两句。
⑹出自《黔之驴》一文的成语有__
____。
⑺朱熹《观书有感》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__
, __________。
⑻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 ____。 (陆游《游山西村》)
⑼会当凌绝顶,______ ____。(杜甫《望岳》)
⑽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过故人庄》)
8.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A. 月亮勾起诗人的绵绵情思,清远的笛声在耳边响起,浓浓的思乡情在月光和笛声中弥漫开去。
B. 思乡带给诗人的并不是甜美的回忆,而是怅惆的愁绪,毕竟别离太久,故乡的记忆已经模糊如在雾里。
C. 但记忆永驻,乡愁不灭,就像那棵长青不老的树。树则可以不老,乡愁何时得以终结?诗人把无尽的惆怅和期待留给读者品味。
D. 诗歌通过笛声、月亮、树这样一些形象,构成一幅意境深沉而悠远的画面,表达出作者个人思乡的忧伤和苦闷。
9. 仿照下面的例句造一个句子。(从表意、句式、修辞等方面考虑)
例句: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造句:
10.你在课内外一定积累、掌握了不少描写月亮的优美诗句,请在横线上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要: 咸: 邑:
1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从来: 绝境:
妻子: 无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两个“乃”意义相同,两个“具”意义也相同。
B.“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对外世社会的动乱、黑暗以及人们生活的困苦而感
慨万分的情状。
C.“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了桃源人担心外人进入的狭小气量。
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样划分朗读的音节停顿是错
误的。
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个人—一替他们讲到了见闻。
B.这个人—一给他们详细地讲了所听到的事。
C.这个人—一都讲了他的见闻。
D.这个人—一都详细地讲了他们的见闻。
曾参杀人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抒越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15.用“/”给划线的句子标出停顿的节奏。
其 母 惧 投 抒 逾 墙 而 走 夫 以 曾 参 之 贤 与 母 之 信 也 而 三 人 疑 之 则 慈 母 不 能 信 也。
16.曾子的母亲第三次听到曾子杀人的消息后惧而越墙走,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⑴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⑵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你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⑶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 “外科医生”和杰出的 “药剂师”。在南关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不必拆线,可减少病人的痛苦。
⑷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跨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经过尝试,能使人的舌尖麻木两三个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
⑸①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②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堆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③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④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⑤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17、本文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蚂蚁的特异功能的。
①_
②_
③_
18、第⑵自然段采用了__
__和_
__的说明方法。
19、第⑶自然段中“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两处引号的作用是( )
A.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B.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C.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20、第⑷自然段中加点的“有一种”三个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1、把第⑸自然段划分成三个层次。用“”在句子序号间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
(三)
⑴这两天我一直有点纳闷,因为每当我跨进你的书房时,似乎你都紧紧张张地按下电脑的一个键,屏幕上也便呈现几行我看不懂的字。我猜想你必是在搞什么鬼,可惜自己对电脑外行,所以当你说正在做功课,我也只好点点头,带着一肚子的疑惑离开了。
⑵今天当你打电脑时,碰巧有同学的电话进来,你只顾回身接电话,终于被我抓到——你居然在拷贝游戏光碟。
⑶而我进一步搜索后,才发现你的抽屉里居然有十几个游戏光碟。
⑷当我拿着游戏光碟走出你的书房时,你的脸色突然变了,惶恐地冲出来,请我手下留情。
⑸年轻人:我是多么心疼你的惶恐啊!但我又是何等不忍看到你因为功课做不完而睡眠不足的样子!如果你在功课、睡眠和运动兼顾的情况下,我怎么可能专制到不准你玩电脑游戏呢?即使你想拷贝一百个,我也没有意见哪!
⑹是的!照你说,同学只能借你几天,再不拷贝就来不及了。问题是如果他借你几十个,而且限定你第二天就要还的话,你是否就要整夜不睡呢?
⑺电视上有看不完的好电影;等着你录下来。可是你有没有时间看?当你向前看,尚且来不及的时候,又岂能不断地向后看,那只会使你摔跤的!
⑻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最近很少拍幻灯片,照相机里虽然装着底片,却只有在遇到最难得的情况时,才按下快门,因为我发现过去所拍的幻灯,已经看不完,许多幻灯片只有在刚冲好的时候,能够对着光瞧一眼,连装进幻灯机的时间都没有,就怕要搁到我的百年之后了!
⑼再想想!这世上可读的好书真是太多了,几辈子也念不完。问题是如果每一位作家都穷毕生之力,去读别人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有时间创作呢?
⑽你必定记得我曾经带你去过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家,他的书架上放着上千卷的影片和录影带,说是为了嗜好,绝不舍得将拍好的带子洗掉重拍,所以积下这许多。问题是,他偌大的家业全没了,他有最好的电影摄影机,却买不起胶片;他有最好的影印机,却因为没钱请人保养、装炭粉,而无法使用。他的妻子离他而去,即使他留下的千卷影片和带子,也因为只知拍摄,不知取舍,而难有杰出的作品。那么,他能算是成功吗?
⑾“玩物丧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人由玩物的嗜好,进而成为收藏家和鉴定家。但你也要知道:只有懂得“进退”,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下脚步、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功。至于耽迷其中,不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人,则必然要真正地“丧志”了!
⑿这好比一群画家进入大花园写生,有些人很快地浏览,并找到中意的花卉之后,就开始写生;有些人只觉得每种花都漂亮、都“绝不能错过”,结果左挑挑、右捡捡,再加犹豫一番,到头来什么也没画,徒然跑得一身大汗。
⒀那么现在你所说的:“这里的每个游戏都好玩,绝不能错过!”是不是有道理呢?只怕当你终于有一天,有空拿出来玩时,早有更进步、更精彩的东西发明了!如此说来,精选几个,不也就成了吗?
⒁我尤其担心的是,如果你不知取舍,今天损失还小,只怕未来会落入别人的圈套,而断送前途。
⒂有一位杂志社的老板曾对我说:“某人是个人才,我要高薪把他聘到!”
⒃我问:“可是你已经有那么多人才,聘下这个人,你有没有事情给他做呢?”
⒄“没有!”那老板居然说,“但是总比落在别家杂志社的手上要好,我每个月花几万块,让他高高兴兴、十分满足地坐张闲椅子,不用几年?他就因为跟不上社会的脉动,而不再是个人才。到那时候,再放他出去!随便谁去聘请吧!”
⒅多么可怕!他用每个月几万块的薪水,买了一个人的志气,也可能埋葬一个人才!
⒆且不说未来,如果今天有位同学,嫉妒你的成绩,一下子借给你几十个好玩的电脑游戏,是不是也可能使你因为彻夜拷贝而精神不济、健康衰退,而且把功课荒废呢?
⒇只有知道衡量事情的轻重、缓疾、先后,而明于进退与取舍的人,才能成功,也才不会落入别人的圈套!
(21)请记住我的话!一生受用!
22、给加点的字注音
惶恐 犹豫
23、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拷贝
②精益求精
24、“ 这世界美好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是从文中抽出的一句话,你认为这句话应当在( )
A .第⑺段开头 B.第⑻段开头
C.第⑼段开头 D.第⒀段开头
25、说说你对文中第⒄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26、第⑽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27、从文中找出一个短语,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28、第(21) 段中“我的话!”具体指的是: 。
29、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清简约写在下边:
三、作文(60分)
无论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园外;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那么,究竟什么是竞争?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投入各种竞争?在竞争中有哪些成功的秘诀?有哪些损人利己的误区?请你或叙述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或不该发生的故事,或叙述自己的经历,或抒发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寻求或告诉别人问题的答案。题目自拟,字数不限。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C 2、A 3、B 4、B 5、B 6、C
7、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⑶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⑸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⑹黔驴技穷 或 庞然大物
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⑻柳暗花明又一村
⑼一览众山小 ⑽青山郭外斜
8、D 9、10、(略)
二、阅读
(一)11、yāo xián yì
12、.从来:从…来。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妻子和儿女。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13、B
14、B
15、其母惧/投抒越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16、可以从谣言重复多次就会变成事实,谣言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作用,怎样了解事实而不轻信谣言,谣言止于智者等角度来谈。
(二)17、①力大无比(大力士)。②会缝合伤口和配 制药剂(是"外科医生"和"药剂师"。③能帮助 人类找矿(是"地质勘探家"。)
18、列数字作比 较
19、C
20、不能删。这三个字限制了红蚁的范围,使表达准确;删去,就成了所有的红蚁,与事实不符。
21、①/② ③ ④/⑤
(三)
22,huáng kǒng yóu yù
23、拷贝:复制。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24、A
25、只要能扣住“要分清事情的轻重、先后,明于进退与取舍,不要贪图安逸,才会成功”就可
26、不能。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不知取舍就不能成功的道理。
27、玩物丧志
28、只有懂得“进退”,知道在什么时候停下脚步、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功。至于耽迷其中,不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人,则必然要真正地“丧志”了!
29、(略)